西工大又立新功?新型地对空导弹射程2000公里,颠覆性创新很神奇

光电科技君 2024-04-02 00:23:41

俄罗斯的高超音速导弹已经让美西方头疼不已,而目前全球严格意义上来说拥有高超导弹的只有四个国家:中俄伊美,美国虽然在高超飞行器上盛极一时,但是现在高超导弹的三个方案,进展都十分缓慢。而西北工业大学2022年一款具有颠覆性创新的导弹试射成功,更是代表着下第一代导弹系统的问世。

最近,《南华早报》报道,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射程超过两千公里的防空导弹。报道称:该防空导弹长8米,重2.5吨,可车载移动发射。由西北工业大学副研究员苏华领导的研究小组表示,这种武器将能够击落预警飞机和轰炸机,阻止它们干预可能发生的地区冲突。

2022年7月4日,西北工业大学牵头研制的“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在西北某基地成功发射,国际首次验证了煤油燃料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火箭/亚燃、亚燃、超燃、火箭/超燃的多模态平稳过渡和宽域综合能力,突破了热力喉道调节、超宽包线高效燃烧组织等关键技术,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当时,因为报道中有一大堆关键词,不是行业内人士很难明白这则消息意味着什么?一般人只能提取关键信息为“西工大这次使用的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有一个以往的世界上任何一台发动机都无法做到的功能。”

其实,“飞天一号”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多模态平稳过渡和宽域综合能力。

简单举例说,就是该导弹可以采用煤油为主燃料,常温下保存。发射时采用火箭助推,速度达到3马赫时,再切换发动机的状态为亚燃冲压,超过7马赫为超燃冲压状态,当飞行马赫数超过12时,进气道关闭,推进系统转入纯火箭模态。

当前,典型的组合发动机有涡轮冲压组合(TBCC)、火箭冲压组合(RBCC)、涡轮火箭冲压组合(TRRE,Trijet)、吸气式预冷火箭组合(SABRE)方案等。西工大的方案其实就是“RBCC”,原理上也许不算复杂,但是要想有所突破却很难。

西工大“飞天一号”这次成功地衔接超燃冲压阶段的经验,可以给“腾云”空天飞机工程的一级空天飞机提供动力。

这种技术的突破不但能轻松实现加速,还能实现循环工作和重复使用。整个飞行过程过渡平稳,安全可靠。运用在军事上就是,速度可以随时切换,在突破黑障通讯的情况下,一小时打遍全球不是梦想。

使用这发动机研制的水平起降高超声速飞机或者导弹具有常规机场水平起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巡航、可随时终止和召回、重复使用等特征,具有响应速度快、突防能力强、作战航程远等特点,将对未来战争形态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

“飞天一号”火箭搭载了独特的冲压组合动力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其前端的飞行体设计,它采用了乘波体技术打造的下颚进气道,紧接其后为火箭发动机,这与我们熟悉的配备传统火箭发动机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截然不同。

尽管和俄罗斯先进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有几分神似,但前者仅采用了冲压发动机,无法在大气层外飞行;而“飞天一号”则配置了组合循环发动机,其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的实力不容小觑。

这次试射次成功,主要是验证了热力喉道调节、超宽包线高效燃烧组织等技术,实际上就是解决了不同工作模式下,冲压发动机需要调节进气喉道的几何形状的难题,以及全域高效燃烧问题。举个例子,就像是如何解决了在十二级台风中点燃一根火柴并保持不灭的难题。

我们知道,东风-17/27高超声速滑翔战斗部,速度超过10马赫,但是如果使用冲压发动机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最大速度超过6马赫,射程1000~2000公里,可由多平台装载。

滑翔的机动能力较差,主动力一直存在就意味着随时可以变轨,如果再加上非轴对称的乘波体构型的战斗部,属于“原始性创新”,没有参照物,世界独一无二。

距离西北工业大学试射成功之后不到两年时间,《南华早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中方已经凭借TBCC技术,研制出射程2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地对空导弹。要知道岸基2000公里,如果搭载在飞机、军舰上,就是无限扩展能力。

并且由于可以直接突破10马赫的速度,从而在不到10分钟内完成2000公里的射程。这样快的速度让对手的防御系统几乎无法反应。

不过,笔者认为《南华早报》这篇报道可能有些不靠谱,从试射到运用到军事上,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虽然该技术将彻底改变防空导弹的形态,但是目前的描述还太早。

无论如何,给西工大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的精神点赞!

4 阅读:527
评论列表
  • 2024-04-02 11:28

    对于国家来说做射程现在不难!难的是如何打的准!这就涉及到跟踪雷达的捕捉目标性能了!

    爱立信 回复:
    你以为我说的是给科学家听的吗[得瑟]我也是瞎扯[呲牙笑]
    lgfdy 回复: 爱立信
    彼此,彼此,现代科技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光电科技君

简介:关注科技进步,解析行业发展,深度科普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