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了杜绝腐败实行过高薪养廉,结果怎么样?我们能从中借鉴吗

民间传奇人物 2024-05-13 23:54:14

清朝的俸禄在历朝历代中算低的,但民间却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俗语,而这俗语主要说的是通过贪污得到巨款的官员。清朝为了杜绝这种贪污,曾在户部实行过高薪养廉,那么效果如何呢?我们又能否从清朝的高薪养廉中,借鉴一些东西?

晚晴户部衙门

曾国藩的侄孙子曾广汉曾经担任过礼部侍郎和户部侍郎,在他担任礼部侍郎的时候,轿子是坐不起的,因为礼部侍郎的俸禄是300两一年,而坐轿子一年最起码要600两;可是当曾广汉担任户部侍郎后,天天都是八抬大轿出入

清朝对官员实行的是薄俸制,即使是京城里的正一品大员,一年下来俸禄也只有600来两;更不用说从九品这种基层官员了,在不贪污的情况下,一年的俸禄还没有100两。曾广汉在担任户部侍郎后,他的基本俸禄和担任礼部侍郎时是一样的

他之所以坐得起八抬大轿,是因为户部的官员饭食银非常高。什么叫饭食银?清朝时官府还公开卖官,买官的人必须支付两项费用,一项是买官的所需费用,另一项就是饭食银,美其名曰花钱让朝中的其他官员多照顾一下自己,说白了就是贿赂。

坐轿子的清朝人

户部的银库

其中因为户部主管钱粮,买官的人是直接将钱交给户部,为了得到个好官职,这些人会给户部官员更多的饭食银。清朝统治者知道饭食银这种贪污现象的存在,但他们并没有管束,因为这就是他们高薪养廉的福利,希望借此让官员不再从其他地方贪污

光绪年间的王文绍写过一本日记,里面清楚的记载了他在不同岗位上的饭食银情况;担任兵部侍郎时是448两一年,吏部侍郎121两一年,礼部侍郎一年只有67两;而在担任户部侍郎之后,他的饭食银立刻增长至1075两一年,比一品大员的基本俸禄还高

光绪五年买官的人很多,王文绍作为户部侍郎,一年就分走了24000两饭食银;即便得到了这么多,朝廷也没有拿王文绍怎么样,那如此高的饭食银能阻止官员,尤其是户部的官员从其他地方贪污吗?答案显然是不能

道光帝

新加坡

因为官府不能每年都卖这么多官,官员们就不能每年拿这么多饭食银,贪污也就仍然存在。道光23年朝廷检查户部掌管的银库,结果发现有925万两银子不翼而飞,一时间朝野震动;所以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那是不是意味着高薪养廉不可取呢?

新加坡和我国香港都奉行高薪养廉的政策,新加坡基层干部的年薪有三百多万人民币。他们对贪污的态度则是零容忍,贪污官员不仅要赔偿国家和民众的损失,还会面临最长终身监禁的惩罚。曾经有新加坡狱警收了20元的贿赂,结果被监禁了3个月

再加上所有官员的收入公开,一旦官员贪污不仅倾家荡产,还会臭名远扬;所以高薪养廉国家必须要有健全的反腐措施,能对贪污进行强有力的打击,社会对贪污零容忍;不然就会像清朝一样,即便再高的薪资和福利也做不到所有官员都保持清廉

0 阅读:59

民间传奇人物

简介:分享民间故事,讲述名人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