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世界观6个重点解析!什么是“香料”?电影有哪些没有讲的事?《沙丘3》可能会演什么?

大友组长 2024-03-05 19:13:36

由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史诗动作大片《沙丘:第二部》,是延续2021 年荣获六项奥斯卡金像奖《沙丘》未完的故事,同时也是改编自美国作家法兰克赫伯特于 1963 年至 1965 年间分成两个部分在杂志《模拟科幻小说与事实》上连载,后于 1965 年出版成书的巨作!《沙丘》世界观庞大,影响了后世许多科幻作品,并且涉及政治、宗教、生态学等多元题材。而在这么庞大的世界观中,到底有哪些是我们需要细细了解的事?以及还有那些重要内容是电影所没有讲的?以及在未来的《沙丘 3》电影可能会演些什么?

1. 在《沙丘》“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沙丘》的故事发生在 10191 年(距今 8,000 多年后的未来),整个世界观描述了在“旧帝国”时代(其实就是我们所处的现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并且高度仰赖机器、电脑、尤其是“人工智能”;随后,有 20 个好战的人类借由人工智能的“思维机器”掌控世界,全世界分为了 20 个不同的统治领域,并且这 20个科技军阀以古希腊的“泰坦神”的名字自居。

可是就如同所有的“人工智能科幻悲剧”的剧本一样——人工智能反扑,并且开始奴役人类,于是人类便发起了名为“巴特兰圣战”(Butlerian Jihad)的世界大战,目的是为了消灭这些人工智能。这场浩劫最终还是由人类获得了胜利,并且订下了所有电脑、人工智能、智能机器、思维机器……等“全都禁止使用”的严格规定。

但虽然禁止了人工智能,但是科技发展还是需要依赖电脑各种高速且准确的运算,尤其当时正值人类正在拓展“银河系”的各种殖民计划;所以发展出了类似“人型电脑”的存在——也就是训练某些天赋异禀的人,使他们的大脑完全开发,进而能使这些人能做出如电脑的各种精算。

2. 到底“香料”是做什么用的?

为了发展“人型电脑”,所谓的“香料”在《沙丘》的世界中就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人类在发展星际殖民的时候,在俗称“沙丘”(Dune)的沙漠行星“厄拉科斯”(Arrakis)上发现了所谓的“香料”。“香料”拥有很多功能,首先它具有使人“延年益寿”的功能,甚至可以使人长寿高达上千岁;其次,在星际旅行中,人类常会因为超光速的星际跳跃移动感到不适甚至死亡,但“香料”作为药品可以消弭这种不适,进而使人类能有效的完成星际旅行。

然而,“香料”却如同毒品一样,长期服用不仅会成瘾,还会出现需要越服越多的戒断症状,甚至服用过多的“香料”更会导致人体变异,初期症状即眼睛变为蓝色,后期则会产生“肢体变异”——人类的形体长得越来越像“沙虫”……最后,大部分的人类甚至会因为服用过多的“香料”而死亡……

不过,某些“天赋异禀”(说穿了就是天生的特殊体质)的人,在服用大量“香料”后不仅没事(顶多眼睛变蓝),甚至还开拓了自己脑部的完全发展,进而成为了“人型电脑”般的存在,可以“看透过去及未来”(但严格来说,所谓的“看透过去”概念类似于电脑的“资料转载”;而“预知未来”的部分,在电影《沙丘:第二部》中,由提莫西·查拉梅所饰演的保罗·厄崔迪有一句台词说自己“看到了未来的各种可能”,换言之那其实并非真正的“预知”,而是对未来各种发展可能的“精算”结果。)

总结来说,“香料”是《沙丘》世界观中最要的资源了,在原著中甚至描述了“谁掌握香料,谁就能掌握宇宙。”但实际上,对于“香料”描述,它存在着多重的隐喻,可以是“毒品”也可以是“石油”或“煤”等资源。

3. 三大重要的“人型电脑”族群

在原著中,这些天赋异禀成为“人型电脑”大致分为了三大族群: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Bene Gesserit)、宇航公会(Spacing Guild)的领航员(Guild Navigators,或称 Guildsmen、Steersmen)和晶算师(Mentat)。

其中存在感最大的莫过于“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其成员通常被外界称为“女巫”,且“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的成员透过多年的神经和肌肉调控训练(Mental condition)训练自己的身心(称为“Prana-Bindu训练”),并获得了非凡的能力。当一个贝尼洁瑟睿德学徒通过“香料磨难”成为完整能力的成员将被称为“圣母”(Reverend Mothers)。而姐妹会还会透过自身的能力,来操控整个银河帝国的政治情势,甚至安插自己的成员在王室与各大氏族中,并且诞下拥有王室与氏族血统的新“贝尼洁瑟睿德”成员。

另外,就把人都视为电脑的逻辑来看,“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所使用的“魅音”则可以理解成是高阶电脑对低阶电脑所下达的“指令”。

而在由丹尼斯·维伦纽瓦 Denis Villeneuve 所执导的《沙丘》与《沙丘:第二部》中,对于“宇航公会”的描述相当的轻描淡写,仅在《沙丘》首集中提到“在帝国之下,宇航公会的领航员会用香料来寻找星球间的安全路径”;但实际上,在小说中,“宇航公会”凭借着对“星际旅行”和“银行业务”的垄断,掌握相当的政治影响力,公会的权力甚至能与皇帝以及所有大氏族的地位势均力敌。在原著与 1984 年由大卫林区执导的旧版《沙丘》电影中,部分的政治阴谋其实并不是“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所策划的,而是“宇航公会”所设计的(包含主角厄崔迪家族的灭门悲剧),但丹尼斯·维伦纽瓦则让“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背了所有的黑锅(不过如果大家看过原著小说的最后两部,似乎也能理解所有阴谋的锅都让“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背也是刚刚好就是了……)

至于所谓的“晶算师”就是服侍于各大氏族的独立个体,毕竟氏族们要治理自己的领地也是需要“人型电脑”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与“宇航公会”理解成是帝国皇帝的“晶算师们”)而在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所执导的《沙丘》中,饰演主角厄崔迪家族的晶算师“瑟非郝沃兹”(Thufir Hawat)是由史蒂芬亨德森(Stephen Henderson)所饰演的。

4. “沙虫”跟“香料”有什么关系?

“沙虫”跟“香料”其实息息相关,最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香料”的真实来源,但随着原著小说的揭秘: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厄拉科斯”并非沙漠行星,而是一个充满水资源和绿地的宜居星球。但在某一天,从外太空来了(理论上是来自银河系外的宇宙)未知的外来种生物“沙鳟”(Sandtrout)(但与其说是“鳟鱼”,“沙鳟”长得其实更像巨型的水蛭或蛞蝓),“沙鳟”会大量蚕食的水和微生物,并且将所到之处变成沙漠化的贫瘠之地,随后“沙鳟”会进化成为“沙虫”并且长期生存在该地(此后沙虫便不得再进食水,一旦进食极有可能死亡,而巨大的沙虫死亡后会再分裂成为无数的沙鳟,并且再寻找新的栖息地。)

所谓的“香料”有两阶段的变化,在“沙鳟”食用完水和微生物后会进行排泄,而“沙鳟”的排泄物则被称为“pre-spice mass”(通常译作“早期香料”或“古老香料”),这些“早期香料”会长期蕴藏在地底下,一旦累积到一定量后就会从地底喷发(就像火山爆发),这些“早期香料”在接触到阳光后经过炙烤和风乾就会成为大家人类所食用的“香料”。

有趣的是,如果大家还记得在电影《沙丘:第二部》中,由赞达亚(Zendaya)所饰演的“契妮”(Chani)曾戏称“生命之水”是“沙虫的尿”的话(不得进食水分的沙虫在喝到水后分泌出的毒素,实为香料的浓缩萃取液);就这个设定,其实所谓的“香料”说穿了也就是“沙虫小时候拉的屎”。

5. 《沙丘 2》“之后”还要演什么?

由美国作家法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所著的《沙丘》系列小说一共有六集,分别为《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沙丘之子》、《沙丘:神帝》、《沙丘:异教徒》、《沙丘:圣殿》,其中分别以两集为一个单元。

最一开始,丹尼斯·维伦纽瓦只预计将第一册《沙丘》拍成电影,并且拆为了上下两部(《沙丘》的前半部讲述厄崔迪家族的灭门惨案,后半部讲述了主角保罗厄崔迪带领沙丘原住民弗雷曼人复仇,最后逆袭成为银河皇帝的故事);

但随着两部《沙丘》的电影成功,丹尼斯·维伦纽瓦也已经确定了电影《沙丘 3》的制作,而改编自小说第二部《沙丘:救世主》的剧本也大致完成了,电影预计会在 2027 年问世,不过《沙丘:救世主》的剧情可谓画风大变……

在《沙丘:第二部》电影最后,我们知道主角保罗厄崔迪虽然成功登基,但是他的皇位并不被各大氏族们所接受,进而展开了一场“圣战”。不过如果你以为接下来的剧情会是壮丽的“圣战”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沙丘:救世主》一开场就已经是《沙丘》结局的 12 年后了……它描述了在保罗厄崔迪登基成为皇帝后,在这历经 12 年的“圣战”中,全银河系死了 600 亿人(即保罗在电影《沙丘:第二部》中说自己害怕的事情已然成真);然而即便保罗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有权力的帝王,但还是免不了许多的政治阴谋斗争,而在一场阴谋导致的核弹灾难中,保罗不幸失明,而尊崇弗雷曼人的习俗,残疾无用之人必须自行走入沙漠自身自灭,所以他禅位给自己年幼的儿子(由契妮所生)并让自己的妹妹阿丽亚厄崔迪(确定由安雅泰勒乔伊饰演)担任摄政女王。

在第三部《沙丘:沙丘之子》中则是描述保罗的儿子“雷托二世”(与保罗的父亲同名)即位,而摄政女王阿丽亚却被已被保罗杀死的“外公”“哈肯能男爵”的恶灵附身(严格来说因为哈肯能男爵也服用过香料,以科幻层面来说是哈肯能男爵的意识成为了一种类似电脑病毒的存在,并且透过基因入侵了同为类似人型电脑的阿丽亚);另一方面,雷托二世前往沙漠想要寻找出走流浪的父亲,而在找到保罗后,保罗却被自己的妹妹阿丽亚(实际是哈肯能男爵)设计杀害,最后雷托二世也逼迫杀害自己父亲的姑姑自杀。

而第四部小说《沙丘:神帝》持续围绕在保罗的儿子“雷托二世”身上,讲述的是在《沙丘:沙丘之子》故事后的 3,000 年,因为香料的关系,雷托二世的统治长达了 3,000 年之久,并且被人称为“神帝”,另一方面雷托二世也完成了祖父跟父亲的遗愿,成功将厄拉科斯“绿化”为原本的模样,所谓的“沙丘”早已不复存在,但这却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香料”短缺。不过此时厄崔迪帝国的版图已经从银河系拓展到了其他已知宇宙中,而随着 3,000 年来的服用香料,雷托二世早已“不成人形”(他变成了一只人形沙虫),而随着雷托二世被暗杀死亡,其沙虫身体分裂为无数的“沙鳟”,前面提到沙虫与香料关系的秘密也终于在众人面前揭晓……

最后两部的《沙丘:异教徒》与《沙丘:圣殿》则是描述自“神帝”雷托亚崔迪二世遭暗杀后的 1,500 年,人类进入了所谓的“大离散”(The Scattering)时期,人类带着“新种类的沙虫”(由神帝死后分裂出来具有神帝意识的沙鳟)去银河系外宇宙中的其他星球生产香料。然而随着各种局限与阻挠,加上新一代的“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介入,人类的文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轮回噩梦——也就是回归智能机器帝国。

6. 电影没有演到的事?

虽然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所执导的《沙丘》与《沙丘:第二部》已经相当还原原著的描述了(至少比起 1984 年大卫林奇的旧版电影来说完整了很多,不过毕竟丹尼斯·维伦纽瓦用了两部电影共约 5 个小时来讲这个长长的故事——而且这还只是全部的 6 分之一,而大卫林奇只用了两个小时就要讲完第一集的小说……),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删减,例如前面提到的“宇航公会”,在原著中很多阴谋其实并非“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策划,而是“宇航公会”的阴谋,但电影直接简化归咎给“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宇航公会”的存在仅被简单提及而已。

另外,其实保罗的妹妹阿丽亚厄崔迪其实在其母亲洁西卡夫人喝下“生命之水”成为弗雷曼圣母的同时就因为“生命之水”的作用快速成长提前出生,并且出生后也是因为受到生命之水的缘故快速成长。但在《沙丘:第二部》电影中,阿丽亚厄崔迪始终是“胚胎”的形式,虽然一样受到“生命之水”的影响提前获得成人的意识——甚至更过,她拥有人型电脑的能力,甚至还会心灵传达——在《沙丘:第二部》她就透过意识传达进入保罗的梦中,并用自己未来的成年体模样(安雅泰勒乔伊 饰演)与哥哥交谈(不过仔细想想,小说的形象是一个“神童”,但电影变成“神胚胎”好像帅很多……?)

在小说中,保罗和女主角契妮早就生有一子,在皇帝大军入侵厄拉科斯的战役中,阿丽亚厄崔迪与保罗和契妮的长子皆被皇帝俘虏,甚至保罗的长子还被残忍杀害,但这段不管是在哪一个电影版本中皆被删除(后来继承保罗皇位的儿子是他登基后与契妮所生的第二胎,此胎为一男一女的龙凤胎,同时契妮也在这次的生产中难产去世。)

由蕾雅瑟杜(Léa Seydoux)所饰演的“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的成员“玛歌夫人”(Lady Margot)在《沙丘:第二部》电影中设定为是皇帝的密友,被安排至哈肯能家族的母星“羯地主星”(Giedi Prime)作客,并且任务是必须怀上哈肯能男爵的姪子“菲得罗萨”(Feyd-Rautha,由奥斯汀巴特勒 Austin Butler 饰演)的女儿,好作为“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未来的新血。

虽然这个设定大致正确,但根据其实所有“贝尼洁瑟睿德姐妹会”成员到氏族母星都是联姻的设定来看,在小说中,玛歌夫人其实还是另一个大氏族“芬伦家族”(House Fenring)的“芬伦伯爵”(Count Fenring)的妻子,而非电影中只是单纯哈肯能家族的“客人”。而在最后保罗与菲得罗萨的决斗,在菲得罗萨哈肯能输给保罗后,其实皇帝还有命芬伦伯爵再与保罗进行第二轮单挑,但因为芬伦伯爵感受到保罗对他的同情,因此没有动手……这些都在电影中被删减了。

1 阅读: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