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镇雄医院歹徒!为何没一人敢搏斗?这么多人还打不过一歹徒?

星辰说 2024-05-17 08:48:54

面对暴力,我们究竟缺少什么?

前不久,镇雄医院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暴力事件。一群人在医院大厅里拳打脚踢、砸烂设施,而在场的众人却默不作声、视而不见。网上视频疯传,大家议论纷纷,一个问题被反复提出: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制止暴力?

99%的人不知道,当暴力发生在眼前,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沉默和逃避。这是人性的弱点吗?还是社会的悲哀?

有人说,这是教育的缺失。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不当英雄”的告诫,久而久之,见义勇为的勇气被磨灭。德育的缺位,让我们面对不公时缺乏反抗的意识。

也有人指出,现行法律对见义勇为者保护不力。“碰到事儿,少管闲事”成了大多数人的生存法则。在自身利益和正义之间,很多人选择了明哲保身。

更有人把原因归结于社会风气的日渐冷漠。在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集体意识逐渐淡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成为普遍心态,公德沦丧,见死不救的案例屡见不鲜。

一个个沉重的词语拼凑出现实的困局:冷漠、犹豫、退缩、麻木......暴力嚣张跋扈,正义躲在阴暗的角落瑟瑟发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小小的“镇雄医院”,面对欺凌时的犹豫、面对诱惑时的动摇、面对困难时的退缩,我们无一例外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感慨:“什么是教育理想的最高境界?是造就一个勇敢的人!”在他看来,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应该具备正义感、同理心和公民勇气。而我们的教育恰恰忽视了培养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莫以善小而不为”的传统美德,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一个在不义面前沉默的人,本身就是个哑巴、瞎子和懦夫。”法律的空白和滞后,助长了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在权力失衡面前,普通民众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完善和细化相关法律条文,加强司法保护,建立鼓励机制,或许可以让“挺身而出”不再成为勇者的专利。

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森提出“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揭示了个人在集体中会出现“搭便车”行为。在公共事务面前,每个人都期待他人出头,结果是所有人都成了局外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改变的参与者,用实际行动唤醒内心的善意和正义。只有人人都有担当意识,社会才不会冷漠。

马丁·路德·金曾呼吁:“我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除非有人勇敢对抗,否则这个世界就会毁灭。”勇气,是直面恐惧和欺凌的力量。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修炼和坚守的结果。在风险与代价面前,我们要鼓起道德的勇气,用行动捍卫内心的正义。

教育需要向勇气致敬,法律需要为勇气撑腰,社会需要更多勇气的践行者。希望下一次暴力发生时,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勇敢说不的伙伴。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邪不压正,光明终会到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心点亮心中的光,温暖这个世界。

你愿意成为蝴蝶效应的源头,做世间美好的创造者吗?

1 阅读:281
评论列表
  • 2024-05-17 19:40

    打赢坐牢,打输住院,不输不赢判你个互殴。图个啥?

  • 2024-05-17 20:01

    手上连烧火棍都无条,怎去拦?那保安要是手上有电击枪的,估计一下子就能让那家伙欲仙欲死了。

  • 2024-05-17 22:27

    我觉得主要砸的是医院。肯定很多人都想干。但是没敢干呵呵

    河神 回复:
    呵呵。。。问题就是医护着工作服,目标是医护的话,很容易辨认,而死伤者多是就医患者和患者家属。你若在医院受了什么气有什么怨,你自己去诉告去撒气去,别搁这“借尸还魂”,充当搅屎棍带节奏。这样显不出你看事情透彻,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疑点,只是在大声跟别人说你怂。
猜你喜欢

星辰说

简介:每天分享社会新鲜事,阐述身边趣事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