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修的隐仙派

课南瓜子 2024-02-17 20:02:57

看过课南瓜子之前关于“徐甲真人”视频的,应该都知道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牵牛的是徐甲。那么今天就来说守函谷关的官令:尹喜,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后世称:关令尹,关尹:无上真人、尹喜仙师或关令尹、 关尹 子。老子和尹喜就是课南瓜子今天要讲的文始道的祖师。关尹子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武圣。被称为天下射圣。道家学说里的重要人物冲虚真人列子,拜过最出名的师傅就有关尹子。有兴趣的搜一下列子学射这个故事。

文始道俗称:隐仙派,楼观派,犹龙派,隐派等…大家从这个名字上应该就能看出来秘而不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

尤其从楼观派,楼观这个地名更能体现文始道的神秘,隐世。在现实里看得到摸得到的,离的够近了吧。但你就是不知道他是修的什么道。他也不弘法不扬道就自己闭门修行,外人只能按地名称之。

正因为文始道秘传不显,尊老子,关尹子,为祖师。后世外行均把“关”误解为关公,观音,福禄寿喜三天官…。得文始道真传之人当然也不会出来广而告之。

文始道,一代只真传一个人,因为在传法过程中,必须经过十二吉占筮,也就是每一新阶段的传法要经过占筮,大吉,才会继续传至核心。文始道只有传法师兄,没有师傅一说。入门都是老关弟子,只尊老关二位为师。传法者与你同修道法,经过考验之后代替老关传法给你,称作师兄即可。另:凡道门中人称呼不分性别。叫师姑,师姐的不是道人。有皈依证也不是道士。

文始道真传不修经醮科仪,不重谱系,不显众,以自修为主,师不具名。意思就是你可能是跟小区门岗大爷学成,这个大爷叫什么,从哪儿来,跟谁学的,不会告诉你,你也没有必要知道。此派不是刻意由某个人开创的门派。以上俗名也只是后人归类而撰。

入道之人就算你拜的是文始道,但是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你没有经过12吉占,没有得到符玺。那你的师傅永远不会跟你说,文始道这三个字。一般都随便跟你说修的是关爷道,老君道,老关道等。

所以这一脉传承下来,修成之人每代只有一个。而没修成的人呢,得传的都是上面所称之俗名。修成之人隐逸,少为门人知。所以派名讹误。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修菩提祖师传法给孙悟空都是打暗号,让他悄悄去找自己。学成之后,不准孙悟空对外人提起自己的名字,说是自己的徒弟。这样做一是看弟子没有这个悟性,二同时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这种想学到真东西,就需要师傅给考验,试徒弟有灵性,真人不留名,真人不露相的思想也一直渗入到国人的血液里面,到今天亦都如此。

文始道没有教义和戒律,对弟子就一个要求:周行妥善。不讲究绝对善恶之分,一切以当下局势周全处置为妥善,让你因时因地因人相机行事。注意这个善并非善良的善 。文始道反对伪善,愚善。不意气用事。也不妇人之仁。文始道修的应该是最接地气,最深入人心的道;只修“妥善”二字。通俗一点的说就是:心机婊。

大家所熟知在历史上留下姓名,是隐派传人的有:武当张三丰即是少阳派传人,也是隐仙派传人,沈万三得张三丰授丹法,也是隐派传人。

永乐年间,张三丰游历至四川,收内江人明正为徒,传其符咒之法。

文始道有文字记载据今最近的一位大成者,他没对外说自己的姓名,只让人称名曰:白白先生,他住在青城、峨眉山、嘉州山水之间。也就是今天的青城,峨眉,乐山一带。白白先生所著有《河洛易象图解》、 《道德经正义》、《圆峤内篇》,他发明创造了内外丹法层次,这是前古仙经所从未有。无事则混俗和光,默抱玄微而已。插播一句,欢迎给课南瓜子点赞。

现今《道藏辑要》及《道外藏书》收录的《张三丰全集》中载:“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五传至三丰先生…,

文始隐关令,隐太白麻衣,隐石堂,隐黄山希夷。隐太华火龙,隐终南先生,隐武当,此隐派之说也。此影派之说也。夫神仙无不能隐,而此派更为高隐。

孔子曰:老子岂有龙乎?言其身隐莫测也。故又称犹龙派。

由此可知,隐仙派道脉由老子传尹喜,尹喜传给麻衣道者李和。麻衣传陈希夷陈抟老祖,陈希夷传火龙真人贾得升,火龙真人再传张三丰…。近代的传承:陈撄宁于上海传袁介圭先生,袁介圭于台湾传洪硕峰。

后因正一天师府统领天下,道教成为万法宗源,文始派也被归入正一派中。

现有泰山玉虚宫为文始道传承。

文始派以道德经、清净经、文史真经为主经,

当代道学大家萧天石说:道门丹道派以重阳派最大,而以文始派最高。衡之曲高和寡之名。文始派应该是最接近初始道教创立本意的,一切的修炼,就是为了长生。轻符箓咒法。其修炼功法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从修炼下手。即以炼神还虚做起,直接合于大道,主张修一己正阳之气,以接天地正阳之气。盗天地虚无之机,以补我神气之真机,教人无所有,无所为,无所知,虚之极而无之极,从而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一无所见,则我通天地,天地通我。

全身关照是隐仙派的独门功夫,也是隐仙派最重要的筑基功法之一。此派悟性要求极高,需要大慧根大机缘才可以修炼。没有任何一种功法能够让你一步登真得道。练功如学易,都是先夯基础,更重天赋。看原本的西游记吧,这个也是重要的道家寓言故事里面全是五行阴阳基础且通俗易懂。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