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真实历史中的春申君黄歇

书桃寻史 2023-03-12 14:19:18

2015年,一部横空出世的古装电视剧《芈月传》,展开了一幅美丽的战国史诗画卷。

《芈月传》中有许多精妙绝伦的人物角色,智慧磅礴的芈月,以及多情重情的黄歇。

《芈月传》中黄轩饰演的黄歇

其实,《芈月传》在人物设置上,虽然已经是极力贴合历史,但是对于黄歇这个角色的刻画,还是有些蜻蜓点水,不得其神,因为真实历史中的春申君黄歇,远不止是电视剧中表现出来,只是个多情种子。

实际上,春申君黄歇,以及其他三位战国公子,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并且也是战国中期搅动国战风云的焦点人物,而且在战国四公子中,春申君黄歇也是最特殊的一个,为什么这样说呢?

楚王礼贤,布衣为相

之所以说黄歇在战国四公子中地位特殊,是因为战国四公子中,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三人都是王族出身,身份尊贵,只有黄歇,不属于楚国王室,并且身份平凡,是一个纯粹的游学士子。

春秋战国时期,没有被招揽为官的游学士子,统称为“布衣士子”,或者“布衣”,比如秦孝公时期的名臣商鞅,在入秦为相以前,就是卫国布衣卫鞅,秦昭襄王时期的名相张仪,在入秦以前,自称洛阳布衣张仪。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各国都力争上游,所以为了邦国发展,都流行有礼贤下士,敬贤明德之古风,真正身怀大才者,朝为布衣,暮成王臣,出将入相,犹未可知?

卫鞅,张仪就是这样一朝一夕,飞黄腾达的大才,而黄歇,也是这样可出将入相的不世大才。

黄歇出身于楚国潢川(一说蜀地达州),平民之家,但是少有际遇,得以师从贤达,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黄歇出师以后,效仿当时天下学子周游列国增长学问,最后,黄歇在楚国国都郢都与人论战,因学识扎实透彻,见解新奇闻达而出名,其后便被人引荐给求贤若渴的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熊横,是楚国末期几位楚王中,相对最明达有为的君王。

虽然他上一代的楚国国君楚怀王把国家交给他的时候,楚国已经被秦国和列国撕扯的七零八落,处于持续衰败的境况,但楚顷襄王还是比较振作的,他上台以后,在吏治上任用贤臣,对封建大族给予安抚,暂时稳定住了朝局。

而在军史上,楚顷襄王懂得不多,但他懂得用人,几位楚怀王时期留下来的老将,楚顷襄王一律给予了信任,将心定则军心定,军心定则邦国安,楚顷襄王的动作不多,但都很有效,一举廓清了楚国乱政,稳定了局势。

此时,楚顷襄王所缺的,就是一个鼎定乾坤的相材,帮助自己稳定朝局,理清发展思路。

而恰巧,以论战而出名的黄歇,就这样不期然的走进了楚顷襄王的视野中。

楚顷襄王请来黄歇,几番讨教,对黄歇的才干深感佩服,便礼贤下士,当场封了黄歇为大夫爵位。

而黄歇,有感于楚顷襄王之求贤心切,与敬贤心诚,便立誓要为楚王做出一番助力贡献。

黄歇以一介布衣士子之身领大夫爵位,署理楚国政事,令楚国朝野侧目。

但是楚顷襄王鼎力支持,谁也动不得黄歇。

如此两三年下来,黄歇在楚国站稳脚跟,黄歇以辩才出众而闻名,楚顷襄王便让他做专司外交的使者,斡旋邦国。

而黄歇上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出使秦国,劝秦退兵。

力行合纵,四大公子

公元前278年,秦昭王嬴稷派大将白起统领秦军二十万,东出函谷关折向南下,攻打楚国。

白起领兵,势如烈火,快如闪电,五天时间,攻下楚国十几城池,一下子震动了楚国朝野。

然而白起之兵去势不减,在楚国尚未堵住防线的时候,又攻下了楚国的外围城池,兵锋直指楚国都城郢都。

楚顷襄王吓得赶紧把都城挪到了陈县,然后赶紧派了善于外交的黄歇出使秦国说秦。

公元前272年,黄歇出使秦国,对秦昭王陈明楚若王,则秦国危险的一番利害实情,获得了秦昭王的肯定,于是秦昭王下令,白起收兵,放弃攻打楚国。

这次出使,秦国退兵,黄歇功不可没,领楚国丞相之位。

不过而立之年的黄歇领高爵当丞相,一下子就在列国出了名。

黄歇上任以后,积极思考楚国的未来思路。

经历过近百年积极变法,秦国吏治完善,举国丝战,势大力强,面对山东六国可谓是谁也不怕,想打谁就打谁。

一直被动挨打可不行。

黄歇正在想办法,而办法却已经悄然不期而至,那就是苏秦的合纵攻秦之策。

苏秦出身于鬼谷纵横家,学习纵横邦交之术,在他的倡议下,山东六国联合起来,发起合纵联盟,集六国兵力,组成联军,意在封锁强秦。

为了支持苏秦这位合纵盟主,六国各自给予苏秦该国相印,让他成为了佩戴六国相印的六国丞相,天下第一。

而为了支持苏秦的工作,六国各自还派出了代表王权的高爵大臣,其中以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孟尝君田文最为出名。

当时,这四人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才俊,又都有非凡的眼光与果决的性格,因此和苏秦这位六国丞相很合得来,在四公子的斡旋周折下,合纵联盟正处于蜜月期,而强如秦国,面对六国合纵,也很是忌惮了几年。

一直到后来张仪入秦为相,以连横破合纵,秦国的日子才又好过了些。

不过,经过合纵联盟,战国四公子的名号算是彻底稳定了。

不过,虽然四人风头一时,却是抵不过岁月磨砺,物是人非,后来苏秦到齐国为间,被处死在齐国,没了这个主心骨,合纵联盟随之瓦解,而随后,战国四公子也天缺一角——因为春申君黄歇,死在了四公子四个人的最前头。

新君昏昧,明珠投尘

原来,张仪的连横之计,瞄准了楚国这个偏安一隅的诸侯国——秦国和楚国接壤但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冲突,因此是连横的最佳选择。

秦国派出了使者向楚王表达了意愿,黄歇便被楚王派去与秦国谈判,与秦国结成了连横盟友。

但是为了表示诚意与互不进攻的态度,楚王把自己的儿子公子熊和黄歇派到了秦国,当起了半使臣半人质的“质子”。

这人质一做就是十年,虽然黄歇在此期间依然惕励自省,努力发奋,但是他身边的公子熊,却是日渐消沉,沉溺玩乐了。

这对黄歇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他很清楚,这个公子熊,作为楚顷襄王的嫡长子,将来必然是下一代楚王,但是这个储君这么完蛋,怎能让黄歇不担心?

但是更让黄歇难受的事情发生了,原来,就在他们待在秦国为质的过程中,楚顷襄王病死了。

然后公子熊就回到楚国,继位楚王,史称楚考烈王。

这位楚考烈王,就是个胸无大志,识人不明的昏君,虽然他最开始给予了黄歇信任,看在他十年陪伴的份上,让他担任了楚国最高官职——令尹,并赐予实封封地十二县,让他主管楚国的军政大事。

但是楚考烈王又疑心很重,且耳朵软,一听谗言就嚷嚷着要罢了黄歇的相位。

公元前242年,秦国势大,黄歇总领六国合纵抗秦,然而,老白起一战打掉了山东六国剩下的精锐,楚国也跟着遭遇了大败。

从此,黄歇就被楚考烈王弃之不用,束之高阁,而改用黄歇的门客李园为大臣。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去奔丧,被李园埋伏,杀死了黄歇,并屠杀了黄歇的所有家人。

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结语

其实,如同黄歇这般有才华,有能力,又果真出将入相身居高位,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英豪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少,比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比如六国丞相苏秦,又比如促成了魏国变法崛起的吴起,都是这一时代的豪杰。

但是,以上这三人,还有其他许多如黄歇这般大才士子,最终却都没落得好下场,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他们都是布衣士子,不如平原君赵胜他们那样,拥有王族根基。

身居高位而恋权不去,以至于君王都换了一代了,还身居高位,自然会惹人嫌弃,落得不好的下场。

这些典例就告诉了我们,但见水高浪急,急流勇退未尝不可,君不见,战国之世,居高位者不知几何,然最终全身而退者,唯有泛舟西湖之李悝,安享晚年之张仪,以及推蔡泽上位而自己回归封地的应侯范雎?

0 阅读:49

书桃寻史

简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