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的黄浦,为8000余平方米人防工程“解锁”公益功能

上海黄浦 2024-01-20 13:00:51

“人防工程属于公共产品,理应让工程改造成果惠及更多人群。”近年来,黄浦国动办按照这一理念,将人防工程开发利用作为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抓手,以公益便民为导向,在确保工程人防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工程区位条件和结构布局,充分挖掘人防工程服务改善民生潜能,不断打造危时保护生命、平时服务生活的百姓共享空间。

位于黄浦区金陵中路150号的公用人防工程,建于2002年,是一座单建式人防工程,上部为延安东路绿地二期,防护等级为六级,总建筑面积为8632㎡。

2021年,黄浦区国动办经过调研评估,决定充分发挥其公益便民性,让该人防工程惠及更多群众。特别针对城区“两网融合”环卫车辆固定停放点不足和社会停车难等民生难题,2022年,黄浦区国动办积极与区绿化市容局合作,结合工程防护设施修缮,由区绿化市容局作为该工程改造的立项和实施主体,联合公用人防工程委托管理单位区永业集团共同实施对该工程进行危时功能完好率改造和使用业态调整,用于缓解中心城区公益用地用房紧缺、市民停车难等问题。

改造项目于2023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当年12月底已竣工。焕新后的金陵中路150号的公用人防工程惠民效益凸显。由于该工程处于人民广场区域,紧邻淮海中路,周边商务楼宇众多,长期以来,停车矛盾较为突出,加上原停放于地面环卫作业车辆对区域交通、社会停车和卫生环境等都造成一定压力。改造后,该工程成为了本市中心城区既有公用人防工程中最大体量的地下停车库。工程可以实现两大平时使用功能:社会停车功能区,可满足82辆普通小型车停放;“两网融合”停车和作业区,可停放新能源环卫车62辆。

在凸显公益性、提升惠民性后,该工程还实现了人防效能的全面提升。该工程建成至今已经20多年,当初设计时为便于商场出入,采用了较多封堵的措施,此次改造充分考虑人防工程转换效率,严格按照现阶段设计要求对工程相关设备设施进行了全面更新,新增14扇人防门,对原有的防护设备设施进行修缮,并同步落实民防工程标识系统建设和物联感知设施建设,确保改造后危时防护功能要素和平时安全监管“双到位”。

近年来,在黄浦区,像金陵中路150号的公用人防工程这样实现公益化的已达到20余处。黄浦区国动办通过积极走访、调研、排摸,认真梳理整合各方需求,不断更新人防功能、升级为民服务,将一些公用人防工程及口部建筑用房通过修缮加固提供给区域街道、学校、社区居民作为公共服务驿站、教学活动器材存储、微型消防站、公用停车场等,通过改造让这些民防工程真正实现“危时保护人民,平时造福人民”,不断为上海民防工程公益惠民使用提供新思考,创造新路径。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孙冲

图片 / 蔡维帅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