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彩燕律师: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要点与裁判规则

中恒信律师事务所 2024-05-13 16:02:27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任何一方实施违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行为时,势必会构成对另一方权利的侵犯。因此,有必要使过错方因其损害行为得到惩罚,使无过错方被损害的权利得到补偿和救济,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丁彩燕律师结合法律要旨及裁判指引,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要点与裁判规则进行了归纳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要点

1.请求权主体与行使对象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及《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八十七条第一款,行使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为无过错方,行使对象为无过错方的配偶。因此,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无权行使,而且是否行使由无过错方决定,法院不能依职权判决离婚损害赔偿。根据该解释第九十条,婚姻双方均存在过错情形的,一方或者双方向对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不予支持。就请求权行使对象而言,第三人不能成为该请求权的行使对象。

2. 赔偿范围、请求权时限及其丧失

根据《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八十六条,离婚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在认定精神损害赔偿时,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考虑过错方的过错程度,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及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认定。

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裁判规则

1.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重大过错导致离婚,并承担损害赔偿的,在夫妻财产分割时仍可适用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对无过错方予以多分财产。

如在某离婚纠纷案中,法院认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第三人并非离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如在某离婚后损害责任纠纷案中,法院认为,离婚诉讼案件中的当事人为甲与乙,与甲恋爱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丙不是离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不应作为本案当事人。

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基于侵权之诉获得人身损害赔偿后,仍有权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如在某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中,法院认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因家暴等行为造成另一方人身损害的,受害方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向侵权方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受害方取得人身损害赔偿后,有权在离婚诉讼中依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现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