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构成立,余艳红离京赴新疆,与马兴瑞等一同揭牌

政知见 2024-05-17 20:39:39

撰文丨高语阳

5月15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自治区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谋划推动新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会议还举行了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揭牌仪式。

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出席会议并为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揭牌。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赴新疆参会,一同揭牌并在会上讲话。

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

2019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当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意见》围绕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6个方面推出20项举措。

新华社当时发文指出,《意见》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方向。

此后,国务院多次发文推动中医药发展: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对于新疆而言,发展中医药产业有天然优势。

《新疆日报》介绍,新疆有丰富的道地药材,雪莲、紫草、红花、伊贝母、肉苁蓉等;维吾尔医药、哈萨克医药、蒙医药等少数民族医药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祖卡木颗粒、寒喘祖帕颗粒、复方一枝蒿等一批新疆药远销海外。

余艳红在5月15日的自治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希望新疆抢抓重大机遇,立足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中药产业,进一步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另外,5月1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促进新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医药综合改革、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少数民族医药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

新机构成立

政知君注意到,今年以来,新疆已经采取系列措施,布局中医药产业发展。

1月,自治区卫健委发布消息称,今年,自治区将全面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康复以及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防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4月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54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位列其中。

另外,新制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条例》于5月1日正式施行。

“目前,我区还存在中医药整体服务能力较弱、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中医药传承创新弘扬不足,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交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处处长庞爱民介绍,自治区出台《条例》,形成了一整套推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的保障政策,标志着新疆中医药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5月15日的大会上,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成立。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与余艳红一同揭牌。

余艳红在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

简历显示,余艳红是我国知名妇产科专家、博士生导师,曾任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南方医科大学校长,2018年1月出任广东省副省长。

2018年6月,余艳红转任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2023年7月,余艳红出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新疆卫健委官网介绍,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是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管理的副厅级机构。

曾斌芳出任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简历显示,他曾任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药系主任,自治区中医院肝胆科、脾胃病科主任。

他表示,此次对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揭牌,正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把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进中医药领域科技创新、生产要素优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激发释放中医药多元功能和价值,加快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

中医药“走出去”

当天,马兴瑞、艾尔肯·吐尼亚孜、余艳红还一同前往正在建设中的新疆国际医疗中心(新疆国际医院),了解项目建设进展,现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新疆国际医疗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河马泉新区,依托国内院士团队和新疆医科大学医疗资源,打造立足新疆、面向中亚及周边国家的高水平医疗机构,目前正在加快建设,计划今年底试运营。

马兴瑞指出,建设新疆国际医疗中心,是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标志性项目。

“要打造具备现代化水平、体现国际视野、彰显新疆特色的一流医院。”

政知君注意到,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任务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

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是“走出去”的重要方向。

此前发布的《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打造高水平中医药海外中心,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常见病、多发病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中资机构人员和赴境外旅行人员等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

去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白皮书中介绍,中国与14个共建国家签订传统医药合作文件,8个共建国家在本国法律法规体系内对中医药发展予以支持,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投入建设,百余种中成药在共建国家以药品身份注册上市。

资料| 新华社 人民网 新疆日报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0 阅读:9191

政知见

简介:观政识局,知行见远。北京青年报旗下时政类移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