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大清兵力10倍于英国实际交战却在以少打多

文叔逗号 2024-03-18 22:06:36

前言

1841年2月25日,英军势如破竹地拿下大清最强火力网,广州城外海的虎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道光震怒,同年4月,广州领导层大换血,原钦差大臣琦善被捕入狱,靖逆将军爱新觉罗‧奕山和三等国勇侯杨芳组成为新的广州领导班子。当时,英军的战舰已经深入广州城省河,英国重新在中国的领土上插旗。最终,奕山决定发起反攻,广州大战一触即发!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英国是怎么打赢广州战役与厦门战役的。

清军精锐的反攻

1841年4月14日,靖逆将军奕山来到广州,奕山的祖上是康熙帝的十四子允禵 ,当时本是争取皇门的领跑者,但最终康熙传门给了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雍正帝即门后,变相软禁了允禵一族,到了奕山这代时,两家的恩怨已经退去,奕山在道光朝得到重用,曾参与平定张格尔之乱,又担任御前大臣,如果这次能平定英吉利之乱,或许能为奕山祖上曾受的委屈,一雪申冤。

奕山

另外一门是三等国勇侯杨芳不同于奕山,杨芳是真正上战场的老将,曾参与平定白莲教、天理教、以及张格尔之乱,可谓战功彪炳,乃当时大清最能作战的人之一。

杨芳比奕山早一个月到达广州,还亲自布署了河南岛的防御工作,但杨芳的布防轻易地被英军摧毁,杨芳深知,这场仗不能打。

杨芳

但奕山呢?靖逆将军仍没准确意识到两军实力的差距,奕山到广州后,亲自布署了广州的防务工作,广州的地形是,城北靠着越秀山,城南面向省河,当时,奕山在城南布署了4300名士兵防御,那里有最密集的广州炮台,此外,又在城北的四方炮台布署了2500名兵勇,越秀山则有1000名士兵驻守,北门派有500名士兵,贡院1000名,其他7800名士兵派驻到广州附近其他地方。

广州兵力分布图

你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一件事,就是广州的防御范围太大了,即使有一万七千名的增援部队,大清的兵力仍然被分散得很厉害,如果你是英军,你会怎么打?

对英军来说,最有效的方式,绝不是强攻靠近省河的城南,而是像之前的定海、虎门战役一样,派地面部队从广州城防的侧翼切入,其中,最关键的战略要地,就是城北的越秀山,只要拿下这座高地,英军就可以将先进的榴弹炮架在此处,而整个广州城就会笼罩在英国的火力之下。

对清方来说,投降是不可接受的,道光帝不会承认,所以如果你是奕山,你会怎么打这场仗呢?,武器不如人、船只不如人的情况下,奕山最终选择在夜间发起偷袭

5月19日,英军侦查船发现中国战船在上游集结;

5月21日,大英帝国全权代表义律撤侨,令所有英国商人即刻离开广州商馆;

当天晚间,中国火船便接近停泊在商馆附近的英国战舰,同时广州西炮台向英国战舰开火,打响了广州战役的号角,当时,虽然英军方面已经做好了迎战准备,但清军挑选反攻的时间是内河风速最弱的时候,大部分的英战舰被困在岸边不得动弹,但仍然有三艘战舰得以远离中国密集的炮火攻势,转而向中方反击。

白色为清军、蓝色为英军、黄圈为复仇女神号

另一方面,蒸气动力的铁壳战船复仇女神号,不在乎风速低的问题,向广州炮台发起进攻,然而,这时复仇女神号的前置炮台突然失灵,船舵也坏了来不及修复,造成船员无法掉头、将后置大炮对准中方军队,清军发现复仇女神号动弹不得后,立即发起一连串炮火攻势,但也只是造成船上的火箭炮爆炸,伤及了船长。

然而,这时的皇家海军陆战队,在复仇女神号上持续向中国炮台输出,得以压制中国的攻势。

战斗一直持续到22日清晨,广州城南炮台全数被英国的优势火力给破坏掉,复仇女神号继续往上游推进,打哑了固守省城侧翼的炮台,毁掉43艘水师战船,32只火筏。

至此,靖逆将军奕山精心规划的反攻行动大败之后,为了遮掩战败的事实,与琦善、杨芳一样,奕山向北京发出了一份充满谎言的军情奏折,宣称英夷遭到驱逐。

攻占广州战役 兵力分散 清军优势兵力却总在以上打多

随后,义律和郭富立刻规划登陆作战

5月24日,英军即将发起攻势,在此之前,所有英战舰鸣炮,庆祝维多利亚女皇22岁生日。

登陆作战分为两路,右路由普拉特少校率第26步兵团由商馆附近登陆,压迫广州城南的防御,但这仅是佯攻,左路才是英军的主力部队,左路由伯勒尔少将领军,自缯步登陆,一路往广州的城北进攻。

白色为清军、蓝色为英军

5月25日清晨,伯勒尔少将率军执行登陆作战,大量的榴弹炮、先进火炮投入战场,英军首先遇到的是,建在高地上的两座中国炮台,两个步兵团首先抢占了两炮台之间的丘陵高地,切断炮台之间的沟通渠道。

再者,伯勒尔少将亲自率领皇家爱尔兰步兵团海军陆战队、49步兵团,攻陷东边炮台另外一方面,海军陆战队则占领了西炮台,这时,大批中国军队从英军的侧翼方向杀过来。

白色为清军、蓝色为英军

伯勒尔令陆战队去协助防御侧翼,英军的优势火力彻底打退清军的支持部队,一个半小时后,两座炮台都被拿下,至此,大批英军往城北方向推进。首要目标是拿下越秀山。

然而,在城东北处有个被壕沟围起来的清军大营,有4000清兵驻守,透过这个大营,大批的清军从此出发,骚扰英军的左翼,英国陆军指挥官郭富,只好将49步兵团从进攻端挪出来,以防守英军大部队的背处,这使得英军的总攻计划遭到推迟。

白色为清军、蓝色为英军

下午三点,英方接获消息,杨芳已亲自到了城外的大营,表示清军准备对英军侧翼发动大规模冲锋。

郭富令伯勒尔率领第18步兵团和陆战队加入侧翼的战线,抵挡清军的攻势,数千的中国军队杀下来,但都被英军猛烈的炮火挡回去,中国军队遭受巨大打击,于是向后撤。

这时英军必须先解决侧翼的弱点,所以暂缓了主攻,令两个步兵团和陆战队继续追击清军,目标是毁掉城外的清军大营,郭富提到,通往大营的路相当窄,英军遭受大量来自清军和城墙上的火力攻击,造成了英军相当程度的麻烦,但无论清军如何抵抗,英军火力的绝对优势仍然显着,清军最终溃散。

黄圈为清军大营

英军来到清军大营前,一把火将其烧掉,火势点燃了大营旁的弹药库,顿时整个城东北陷入一片火海。

郭富随即下令追击部队撤回双炮台区域,英军准备大举抢攻越秀山,然而,由于弹药缺乏,英军于26日暂缓了进攻,等待更多子弹、榴弹炮送达前线。

英军的战略目标就是拿下城北的越秀山,所以陆军司令郭富计划分两路进攻,一支纵队执行登墙作战,一支纵队轰炸北门,最后两支部队在越秀山会师,并将之强攻下来。

白色为清军、蓝色为英军

但是,英国全权代表义律却在这时候指示停火,重启谈判,这引起英军将士强烈的不满,这次临时喊停,也是后来巴麦尊之所以换掉义律的原因之一,因为对英军来说,他们已经占有绝对的优势了,若先拿下广州城,英国绝对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停战期间,中英之间持续爆发零星冲突,包含著名的三元里抗英事件,当时因为部分英军性侵当地妇女,引起数千名村民的反抗。

三元里抗英

但如果大家有兴趣想,了解三元里抗英的具体经过,欢迎留言告诉我。

至此,清军死亡500人,受伤1500人,英军死亡16人,100多人受伤,广州之战基本结束。

5月27日,广州当局同意义律开出的停战条款,包含600万的赎城费,虽然,义律的谈判有了初步的成果,但在同一期间,根据英军的军医回忆录中表示:热病、疟疾带给英军很大的麻烦。

例如,由600名士兵组成的37步兵团,在停战期间只有100人能继续执勤,此外,37步兵团还因为疾病死了两个军官,还有16个军官严重生病,只剩1个能活动。

但除此之外,对义律来说更难以接受的是,英国也在换将,新的全权代表璞鼎查正在赶往中国战场,因为外相巴麦尊认为义律对华过于软弱,新的冲突即将爆发。

厦门战役 硬核花岗岩炮台 挡得住炮 守不住人

璞鼎查,出生于爱尔兰,14岁时就搭船前往印度次大陆,谋求军职,他曾为孟买总督工作,1836年时,璞鼎查代表东印度公司与南亚的独立王国谈判,为东印度公司取得大批领土的控制权,也为他带来了爵士的头衔,1841年4月,外相巴麦尊指定陆军上校璞鼎查为新的英国全权代表。

璞鼎查

8月,璞鼎查抵达澳门,并宣布大英帝国不会承认义律与中方达成的停战协议,新的英军领导层决定,执行北上作战,英军的首要目标是浙江的宁波,然后直通长江下游的重镇,南京,一旦占领了南京,帝国经济命脉,京杭运河就会被英国掌握。

但为什么英军不直接以优势火力打下南京呢?

这只能收英国人的战略素养在当时确实挺高,当年郑成功的军队,郑军就是以优势水军直接切入长江下游,对南京进行包围战,但这个战略最大的难点是,进攻方在陆地上没有占领其他区域,如果攻城失败,撤退会造成相当大的难题。

满清时的厦门外海

17世纪时的郑军,就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受到清军巨大的伤害,但明郑之所以没有试图占领陆面上的城池,原因是其地面作战不如满州铁骑。

然而,在鸦片战争的案例中,情况完全不同,英国不只海军碾压大清水师,陆军也是压倒性地强大,英军北上作战的第一站就是厦门。

厦门,在当时的中国,是仅次于广州、上海的第三大航运中心,福建水师提督衙门便是设立于厦门,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1841年3月,新任闽浙总督颜伯焘一上任,便直接赶往厦门去,推动新的防御工事,最重要的便是"石壁”工程,这个石壁坐落于厦门岛的西南角,由当时世界上最结实的花岗岩做成,长达1.6公里,高3.3公尺,厚度2.6公尺,每隔16公尺就有一炮洞,共架设了100门火炮,这个石壁工程得到英方高度的评价。

颜伯焘又在鼓浪屿、屿仔尾放置了279门火炮,形成三点交叉火力网,以防止英国战舰进入厦门南水道,

白色为清军、蓝色为英军

再者,颜伯焘知道虎门战役清军的侧翼被英国陆面部队袭击,导致整个防线崩溃,所以他又在岛的北岸和东岸,布置了1410名士兵、100门火炮,防守南边主阵地的侧翼。

此外,为了防止英军可能从北水道到西水道,直接攻击厦门城,在西北角的高崎一带又派了哨船10艘,300守军。

白色为清军、蓝色为英军

然而,因为海军部份被彻底辗压,如同我们在虎门战役所看到的那样,清军无法集中防守一面,只能分散兵力在全岛以维持防御,但英军的优势战舰与陆战部队,可以集中火力打击特定一点,只要一点破防,整个防线就会崩溃。

在此一役中,英军计划直接派战舰,强攻鼓浪屿和石壁炮台,然后在派地面部队绕到侧翼进攻清军的火炮阵地,前近代水平的清军基本上对此战法毫无招架之力。

8月26日清晨,英方向厦门当局递出最后通牒,要求让出所有的炮台和城池,但未收到中方的回复。

下午1:30,英军正式发起进攻,一列英国战舰向石壁炮台发炮,同时,郭富领导的陆军准备从侧翼登陆。

下午3点左右,第18和49步兵团在石壁东侧登陆,开始夹攻石壁炮台上的守军,第18步兵团执行登墙作战,第49步兵团则负责以火力骚扰海边正面的石壁守军。

白色为清军、蓝色为英军

虽然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但终被优势火力所折服,石壁防线崩溃,英军往厦门城推进,这时,又有一支海军旅和陆战队从内港登陆,与18和49步兵团会师于厦门城外。

另一方面,一列战舰也齐向鼓浪屿的炮台开火,海军陆战队与26步兵团从侧翼切入,战事很快就结束了,鼓浪屿守军完全无能为力。

当晚,由于英军在等待海上送来的弹药支持,并未对厦门城发起总攻,隔天早上,弹药送到前线,还有一支55步兵团加入攻城行动,三支英国步兵团在接近厦门城后发现,墙上已无守军。

事实上,闽浙总督颜伯焘在亲眼目睹了自己努力半年的厦门海防,如此轻易地被英国打穿后,与他的部下”痛声大哭”,然后就离开了厦门、遁往同安。

白色为清军、蓝色为英军

第18步兵团登上城墙,后打开东城门,大批英国部队进入厦门城,至此,厦门战役结束。

英军方面仅受伤16人,死亡1人,清军详细的死亡人数不明,但至少300多人阵亡,包括总兵江继芸,副将以下军官战死7员。

但英军没有长期占领厦门的打算,在1841年9月4号,郭富便令陆军回到船上,除了26步兵团的三个连留在鼓浪屿以外,当晚6点,所有战舰与人员北上,三日后,英军抵达舟山定海。

第二次定海战役、镇海战役,以及清帝国第二次反攻号角,在1842年3月间即将到来。

2 阅读:434
评论列表

文叔逗号

简介:记者、资深媒体人、主流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