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私十年的杜昌勇和他“老东家”兴证全球基金的“频频相遇”

老虎财经 2024-05-16 22:30:21

公私募“协同”重仓同一个股的操作总是让投资者津津乐道。近日,杜昌勇掌舵的睿郡资产在一季度首次进入公牛集团前十大股东行列,无独有偶,该公司正是兴全基金的重仓标的。事实上,除了公牛集团,睿郡资产与老东家兴全基金已多次在同一个股上“重逢”。这或从侧面反映,作为兴全基金曾经的灵魂人物,杜昌勇的“影响力”仍在。

杜昌勇和兴全基金在投资江湖上再次“邂逅”。

5月14日,看究竟数据显示,睿郡资产旗下睿郡有孚1号基金今年一季度“突现”公牛集团前十大股东名单,该基金产品持股数约186万股,持仓市值近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公牛集团一直是兴全基金颇为青睐的投资标的,截至4月25日,兴全基金旗下三只产品共持有公牛集团约1286万股,占总股本的1.44%,是除了实控人外的第一大外部股东。

事实上,睿郡和兴全在公牛集团上的英雄所见略同并非首次,此前睿郡和兴全就曾在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相逢,其中包括芯朋微与鼎龙股份。

二者相似的投资轨迹或因“师出同门”。据悉,睿郡的创始人杜昌勇曾在兴全任职十余年,甚至睿郡的核心成员也多出身于兴全,一度被市场称为“小兴全”。

来源:看究竟app

大小“兴全”在公牛集团上相遇

兴全基金和睿郡资产同时看中了公牛集团。

看究竟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郡资产”)旗下的睿郡有孚1号以186.15万股新进成为公牛集团前十大股东。

不过,4月25日,睿郡有孚1号的第十大股东之位却被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全基金”)旗下的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181.98万股“挤掉”。

这意味睿郡有孚1号在一季度末到4月25日之间至少减持了4万股,而这期间,公牛集团的股价在100元附近震荡。

事实上,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早在2021年三季度就持仓公牛集团,此后时间有过多次增减仓。比如2023年四季度,兴全商业模式优选减持了18.46万股,2024年一季度继续减持,以至于掉出前十大股东。

来源:看究竟app

除了乔迁管理的兴全商业模式优选外,兴全基金百亿基金经理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灵活配置、兴全合润混合型基金也出现在公牛集团的前十大股东之列。

兴全合宜、兴全合润与兴全商业模式优选一样,早在2021年三季度持仓公牛集团,此后有过多次增减仓。

而在持股期间,公牛集团的股价一直在80--110之间宽幅震荡。

截至4月25日,仅以前十大股东持股计算,兴全旗下三只基金共持有公牛集团1286.06万股,约占总股本的1.44%,持股市值13.9亿,是除了实控人外的第一大外部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睿郡有孚1号在2024年一季度新进入公牛集团前十大股东后,其股价开始加速上涨,自1月低点至今,股价涨幅超40%。

而在股价上涨期间,睿郡有孚1号进行了减持,退出了前十大股东,而兴全旗下的两只基金兴全合宜、兴全合润截止4月25日未进行减持。

来源:看究竟app

虽然私募与公募布局同一股票的现象较为常见,但睿郡资产与兴全基金在同一个股上的“相遇”还是引起了市场关注。

细究之下,这或因为睿郡资产与兴全基金有较深关联有关。

2015年,时任兴全基金副总经理、专户投资总监的杜昌勇做出了“奔私”的选择,创立了睿郡资产。2020年7月,另外一位兴全基金的原副总经理王晓明成立的兴聚投资发布公告,公司股东、实控人变更为睿郡资产。2022年初,原兴全基金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监、基金经理董承非宣布从兴全基金离任加入睿郡资产担任首席研究官并成为主要股东之一。

目前,杜昌勇担任执行董事、王晓明担任首席投资官、董承非担任首席研究官、薛大威担任投资经理;四位投资团队成员在过去的从业经历中均长时间在兴全基金参与投资管理相关工作。因此,将睿郡资产称为“小兴全”也是实至名归。

值得一提的是,睿郡资产与兴全基金的密切关系也可从其公布的“通讯地址”窥得一二,公告显示,2016年睿郡资产从浦东新区银霄路搬至浦东嘉里城,而同一年,兴全基金也从浦东新区张杨路搬至浦东嘉里城28-29楼。

“默契十足”的投资轨迹

事实上,睿郡资产与兴全基金在持仓上有诸多雷同,除了公牛集团,它们还在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行列“相遇”。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芯朋微与鼎龙股份。

2022年,前兴全基金副总董承非加盟睿郡资产后,对布局半导体情有独钟。2022年第四季度,其管理的睿郡有孚3号就以103.54万股持仓首次成为了芯朋微的前十大股东,并在2023年一季度继续加仓。

与此同时,董承非的另外一产品睿郡有孚1号也在2023年一季度新进成为芯朋微的十大股东。该季度末,这两只基金还分别以122万股、117万股位列芯朋微的第五、第六大流通股东之列,持仓市值约为1.9亿元。

而兴全基金旗下的产品也紧随其后布局芯朋微。

资料显示,2023年9月15日,作为董承非在兴全基金“后辈”的谢治宇和乔迁管理的三只基金产品均新进芯朋微前十大股东之列,三只产品合计持股约546.78万股,持仓市值约3.17亿元。

不过,或是因兴全基金的大举加仓“挤掉”了睿郡资产的前十大股东之位。在兴全基金进入后,董承非管理的睿郡有孚1号、睿郡有孚3号再也没有出现在芯朋微的前十大股东之列,并且芯朋微的股价开始持续下滑,最大跌幅一度达51.71%。

芯朋微之外,董承非还看上了兴全基金另一后辈任相栋的重仓股——鼎龙股份。

2023年一季度,董承非所管理的睿郡有孚3号、睿郡有孚1号分别以763.23万、706.33万股新进成为鼎龙股份第九、第十大流通股东,若以该上市公司3月末的收盘价计算,两只基金的持仓市值合计为3.59亿元。

同一期间,任相栋也加仓鼎龙股份244.48万股,而随着二者手中的筹码逐步增多,鼎龙股份的走势也格外亮眼。数据显示,一季度该公司股价上涨幅度为13.88%,而创业板整体上涨幅度仅为2.25%。

2023年中报,睿郡有孚1号加仓90万股鼎龙股份,而兴全两只基金却大举减持,合计减持达1280万股,减持金额超3亿。

而在兴全两只基金减持后,鼎龙股份股价从高位开始下跌;三季度,兴全两只基金再次大幅加仓,但睿郡有孚3号、睿郡有孚1号已不在前十大股东之类。

来源:看究竟app

除了二级市场的“相遇”外,兴全基金与睿郡资产在“一级半”市场也有所联动。

以京山轻机2021年的定增为例。据其公布的定增资料显示,睿郡资产旗下四只产品合计获配815万股,成本约为5200万元,而另一家由兴全基金前总经理杨东创立的宁泉资产合计获配1567.4万股,成本约为1亿元。

而在睿郡资产和宁泉资产的定增锁定期内,“老东家”罕见加仓了京山轻机。

2021年三季度,兴全基金谢治宇管理的兴业合润以850万股成为第九大股东,并在四季度进行了“锁仓”操作,一股未减。

值得一提的是,从6月中旬开始,京山轻机就开始了强势上涨,股价一度涨超110%。截至定增解禁前,其股价仍处于13.12元/股的高位。

按照6.38元/股的获配价格来算,两家拥有“兴全系”背景的私募获益颇丰。睿郡资产的浮盈将达到5493万元,宁泉资产的浮盈将超1亿元。

睿郡资产与兴全基金在资本市场上多次“邂逅”的背后或许有更深层的含义。

杜昌勇和兴全“往事”

谈及睿郡资产与兴全基金的关系离不开关键人物——杜昌勇。

就目前来看,杜昌勇在资本市场的传奇生涯,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2015年前是兴全基金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股债双通”的公募大佬。而2015年后杜昌勇的“标签”则是百亿私募睿郡资产的掌门人。

2003年,在基金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杜昌勇与复旦学长杨东以及另一位投资界能人王晓明被兴业银行委以重任,筹建兴全基金的前身兴业基金。

2004年股市大起大伏,值此牛熊难辨之际,杜昌勇毅然选择发行中国历史上第一只可转债基金,并担任旗下第一只基金兴全可转债的基金经理。而这段经历,也可以说是杜昌勇的兴全故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据显示,该基金在熊市中成功防守,在牛市开启后快速飙升,杜昌勇担任基金经理期间,该基金在大起大伏的环境下以-6.88%的最大回撤和108.23%的总回报迅速走红。

可以说,杜昌勇不仅展示了可转债这一资产的神奇之处,也打响了兴全基金的名号。

不过,在2012年后,杜昌勇开始淡出公募一线,转做专户及子公司业务。据杜昌勇在复旦管院的演讲,他开始分管公司专户业务后,公司专户管理规模从20多亿增长到了300亿,3年间为客户赚取了超过百亿的投资回报。

与公募业务风格相迥的专户业务也让杜昌勇快速积累起管理私募基金的经验,并在2015年从兴全基金离职“奔私”,创立了睿郡资产,开启了下段传奇的资本市场生涯。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在杜昌勇任职期间,兴全基金规模从2004年的25.27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913.97亿元,在公募基金公司行业的排名从30上升至15。而在杜昌勇离任后,兴全基金放慢了步伐,虽然2015年规模增长至1130.64亿元,但总排名却从15下降至20,而2016年兴全基金规模和排名均有所下滑。

此外,杜昌勇的“长尾效应”还吸引了众多后辈加盟,比如兴全基金“第二代”可转债基金经理杨云、以及被誉为兴全基金头牌的董承非。

而在多位强将的加持下,睿郡资产的规模早已突破300亿,成为私募行业的顶流。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杜昌勇有16只产品披露了业绩,其中睿郡5号收益率最高,自2018年7月13日至今,收益率达147.3%,年化收益16.81%。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