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院刘旭院士:顶尖植物种质资源学家,提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未名林 2024-02-07 01:18:52

翘首等待3年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终于重磅启动,各个奖项陆续进入提名阶段。最受瞩目的当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中科院、教育部、工信部等单位提名13位顶尖科学家成为候选人。其中,由农业农村部提名的刘旭院士,成为农业科学领域唯一的候选人。

202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

刘旭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植物种质资源学家,也是名声在外的农业发展战略专家、中国生态文明学者。他的一生,专注于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取得了大量原创性、系统性研究成果,推动了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发展,为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刘旭院士

学无止境,勇攀学术高峰

2009年,56岁的刘旭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育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的他,正在中农院任职,后来也曾担任中农院副院长,而他与中农院的结缘,要从他在中农院研究生院读研开始说起。

刘旭1953年出生于河北省定县,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发展农业和农业科技的重要性。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了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读农学专业,希望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推动农业的发展。大学毕业后,刘旭留校任教,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继续他喜欢的农学研究。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刘旭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不足,于是,他考取了中农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许那个时候,他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会与中农院及其研究生院结下深深的缘分。

河北农业大学

在中农院研究生院,刘旭师从著名作物种质资源专家董玉琛、戴松恩研究员。刘旭深知学无止境,而时不我待,因此,他总是抓住一切时间,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最终以优异成绩完成了硕士、博士的课程,获得博士学位。

在读博期间,刘旭已经担任中农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一边要承担研究所的管理工作,一边要兼顾家庭,还要花时间完成博士研究课题。最忙的时候,他每天工作、学习到晚上10点回家,凌晨一点半又要起床到试验田里做杂交授粉工作,但他却乐此不疲,因为他知道,只有不断耕耘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正是因为对农业科学的热爱,促使他不断攀登更高的学术山峰。

刘旭出席活动

奋力攻坚,引领物种遗传前沿

中国是世界的农业大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科学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刘旭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多年,对普通小麦起源演化、遗传多样化分析以及特异DNA序列克隆等领域颇有建树,同时,他对生物多样性、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说,刘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为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助力完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

刘旭参与组织了全国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对于优异种质利用性评价和种质创新工作作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他的帮助下,我国创建了中期保存库和复份库,建成了仅次于美国的种质资源信息系统。该系统已经形成了资源充分利用的种质与技术基础,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刘旭(右二)考察

第二,推动建立作物种质资源质量控制规范体系。

经过多年研究,刘旭提出了利用作物种质资源质量控制规范保证描述规范和数据规范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创新技术思路。他主导完成了110 种作物,多达20 万份种质资源的标准化整理和规范化评价,并从中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作物种质资源科学分类、统一编目、统一描述的技术规范体系的创建,对于学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关注“三农” ,作出大量创新性研究。

刘旭将种质资源的价值评估与产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领域,明确了种质资源在科研、教学和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意义,首次在全球上实现了对种质资源价值的经济量化评估,推动了我国对生物多样性、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刘旭参加学术活动

培育英才,推动学科研究发展

相对于农业科学数千年的历史而言,作物种质资源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学科。从1960年刘旭的导师董玉琛院士从前苏联引进了“品种资源”的概念算起,这个学科在国内的发展不过60余年。在董玉琛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刘旭继承了他们的衣钵,极力推动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的同时,也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科建设。

刘旭经过多年研究论证,提出了杂草与有毒植物、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采集及放牧植物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丰富和完善了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

刘旭担任中农院副院长,也担任中农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研究中国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作物遗传学等领域。他编撰并出版了《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系列专著,《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系列110 册,推动了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在国内的研究发展和人才培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一代大家,提名国家最高奖

作为国内作物种质资源的学科带头人,刘旭的一生中,身兼数职,载誉无数。他担任中农院副院长,也曾被委任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 项、省部级一等奖2 项。

如今,刘旭又被提名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不管最后他是否获奖,都不影响他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科学大家!

0 阅读:34

未名林

简介:专注,严谨,丰富,趣味。不求一鸣惊人,或许一语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