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揭发陈永贵的材料,邓小平找他谈话:一个党员应该能上能下

独家故事 2024-05-05 08:48:01

1975年,农民出身的陈永贵当选为副总理,一个农民成为副总理,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件稀奇事,想当上副总理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况是一个农民,陈永贵一路走来非常艰辛。

1914年,陈永贵出生在山西昔阳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家里连地也没有,一家人靠租种别人的地谋生,在他5岁那年,跟着父亲逃荒到了大寨村,后来父亲病逝了,陈永贵就靠给别人干活谋生。

直到解放后陈永贵才过上了好日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陈永贵是种地好手,在开展合作社的时候,他带领大家把大寨村的几百亩坡地改造成了梯田,让大寨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陈永贵逐渐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公社和大寨的干部,然而他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文化,起初连文件也不懂,进了“扫盲班”学习之后才认识了一千多个字,这样识字储备足够他看报看文件了。

可是对一些文件政策不能很好的理解和领会,随着陈永贵职务的提高,给他配了秘书,一些文件和理论方面的工作就由秘书帮忙, 然而由于缺乏理论知识,陈永贵还是深受“四人帮”一伙的影响。

在“四人帮”一伙宣扬和诬陷下,陈永贵对邓小平等人有了不好的印象,产生了很大的质疑,以至于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陈永贵对邓小平仍存有偏见,竟然反对邓小平的复出。

当时陈永贵的思想一时无法转变,在“两个凡是”提出之后,他坚定支持“两个凡是”,为此在1977年的一次会议上,讨论邓小平的复出问题时,陈永贵提出了不同意见,不支持邓小平复出。

后来在大多数同志的支持下,邓小平得以恢复工作,对于陈永贵的不支持,邓小平没有放在心上,他深知陈永贵理论知识水平有限,思想转变需要时间,遗憾的是陈永贵却没有明显的改变。

1980年2月,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央收到了山西方面大量的来信,这些信件是山西群众揭发陈永贵的材料,邓小平和中央的其他领导看过信件之后不禁叹气,该如何处理此事呢?

当时政治局的多数同志主张对陈永贵进行停职检查,邓小平提出了不同意见,邓小平认为陈永贵本来是出色的农村基层领导,是种地能手,可硬要让他当副总理,这是赶鸭子上架。

邓小平认为陈永贵在工作中,个人品质是没有问题的,他勤劳节俭,接待外宾收到的礼物能主动上交,从不占公家便宜,但是他知识水平缺乏,在工作中难免会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为了挽救陈永贵,让陈永贵体面退下来,邓小平决定亲自找他谈话,见面后邓小平对陈永贵敞开心扉,对他说;“对于你的缺点和错误,你能认识多少就检查多少,一个党员应该能上能下。”

陈永贵听了邓小平的话,当即表态:“服从党的纪律和规定。”1980年9月,陈永贵向人大提出请辞,大会通过了陈永贵的请求,他体面地离开主要领导岗位,按副国级退休享受待遇。1986年,陈永贵病逝,享年72岁。

1 阅读:559

独家故事

简介:分析讲解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