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的力量】穿紫河畔“枫景”正好

尚一网 2024-04-02 18:10:33

常德日报记者 向晋醇 邓淇月 通讯员 夏婧 文/图

春光正好,常德市穿紫河风光带花香浮动,游人如织。

在穿紫河畔,有这样一个基层派出所,它建于1950年1月,原名为常德市公安局第三派出所,后更名为城西派出所,2015年更名为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分局穿紫河派出所。建所以来,该所屡获表彰,2023年获评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何此处“枫景”独好?3月28日,记者走进穿紫河派出所一探究竟。

巡逻防控

“小案”不小 服务为民

“找到了!”

记者刚踏入穿紫河派出所接警大厅,就听到民警开心地说道。原来,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在散步时迷失方向,情急之下前来派出所寻求帮助。民警经过查询后成功找到老人子女的居住地。“老人家,我这就送你回家。”说这句话的是副所长杨敏,他曾荣获全市“十佳社区民警”称号,对社区工作尤为尽职尽责。

“您看看,这是不是您的家?”“对,我就住这!”杨敏驾车将老人平安送回小区,陪她走进家中。焦急等待的女儿见到母亲安然归来,如释重负。交谈中得知,老人早年因一场车祸导致记忆力减退,时常迷路。“还好您还记得有困难找警察。”老人的女儿欣慰地笑言。临行前,杨敏体贴地建议家属为老人制作一张紧急联系卡,注明联系电话,以便在类似情况下能及时得到援助。

送走失老人回家

面对问题,杨敏始终秉持深思一层、多做一步的工作态度。2023年6月,针对辖区内体育馆球场频发手机失窃事件,他主动作为,与管理方协调沟通,提议增设球场储物柜。此后,他积极参与打击球场盗窃犯罪,带领民辅警强化日常巡逻,引导健身市民妥善存放贵重物品于储物柜中。自此,球场手机失窃案件基本归零。

“每一起看似微不足道的警情,都关乎着实实在在的民生。”杨敏介绍,近年来,该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从细微处入手,扎实推行民本警务。2024年以来,该所已救助群众82人次,寻回走失学生、老人共11人,上门服务34次,通过侦破民生小案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逾20万元。

扎根基层 守护安宁

上到派出所二楼,党员活动室与警营文化墙映入眼帘,墙上一面面群众赠送的锦旗巧妙拼成了一棵大树。

社区民警赵道全今年58岁,20多年的从警生涯让他亲历了辖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练就了一身化矛盾、解难题的硬功夫。“赵叔做‘调解员’,他同意了我的诉求。”采访间隙,小陈的来电打断了对话。小陈是康桥社区居民,因与前男友的情感纠葛向赵道全求助。赵道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终使双方达成和解。“我的手机号不仅公示在社区警务室门前,许多商铺门口也贴着,社区居民无论大小事都习惯直接拨通我的电话。”赵道全说。

调解纠纷

穿紫河派出所的“老黄牛”兢兢业业,“小牛犊”也紧紧跟上。“00 后”新警田宇虽然参加工作没多久,但感悟颇多:“耐心、细心、勤跑腿,和群众走近了,心也贴近了,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就更顺利。”

杨敏告诉记者,穿紫河派出所创新“一警三联”机制,依托“警保联动”,做到风险隐患早感知、早排除;依托“警社联防”,做到治安问题早发现、早处置;依托“警司联调”,做到矛盾纠纷早控制、早化解。2023年该所排查消除各类风险隐患300余处,化解矛盾纠纷400余起。

向群众宣讲防电诈知识

“我们秉承‘抓党建、带队伍、促工作、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民警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锻造过硬公安队伍。”穿紫河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所长罗坤向记者介绍,该所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全体民警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营造出积极向上、团结乐观的警营氛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支由民警、辅警及社区红马甲组成的巡逻队伍走上街头,带给周边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