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办事,如何委婉地询问结果?这首诗做了示范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5-11 22:59:26

本文为“每天读一首好诗”系列

01.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厨房有人好吃饭,朝中有人好当官。

在唐代,想要当官有两种途径,一是参加科举考试,登进士第后就进入了备选期,这个过程一般是三年,但如果倒霉,等上个五七八年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登科后一般还会参加吏部的铨选,如果再中,就能很快封官,并且封一个相对好的官。

第二种途径是“干谒”,比较文雅的说法叫“行卷”,因为唐人好诗、爱诗,所以通常是用诗当敲门砖,来拍那些公卿权臣的马屁,以求得到举荐。

比如李白,他因是商贾之后,所以无法参加科举,就只能拜谒求官。

当然,在唐代干谒求仕不丢人,因为唐律有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有举荐贤能的责任,因此孟浩然出鹿门山后,干谒了15年无果后,才去应试的。

我们今天所讲的这首诗,就是“行卷诗”。

公元826年,朱庆馀举进士第前找到了张籍,希望他能为自己举荐,当时张籍任水部员外郎。

张籍在看过朱庆馀的诗后,很欣赏他的才华,就帮了他这个忙,向主考官美言了几句。

考试过后,朱庆馀有些不放心,可是又不好意思直接问张籍结果,因此就写下了这首诗。

下面我们就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02.

诗文大意可解为:

洞房之夜,新婚的卧房内红烛摇曳,娇羞的妻子在等待日出东方,好去前厅拜见公婆,给公婆敬早茶;

天刚蒙蒙亮,妻子就化好了妆,我的眉毛画得是否妥当,浓淡可可合时兴?

朱庆馀这首诗写都很巧妙,古人有四大高兴之事,其中两件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诗人特意写了这首新婚诗,就是想委婉地表达,我的科举考试结果怎么样了,是否能登第?

并且,在诗中诗人也把新娘子的忐忑心情描写得很细腻,一句“低声问夫婿”准确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思,但又不显唐突。

因此,张籍读过这首诗后,忍不住捧腹大笑,高呼写得妙,还提笔研墨,给朱庆馀回了一首: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这首诗,同样回得巧妙,因为朱庆馀是越州人士,所以张籍写了越女,又通过对这位女子细腻的赞美,委婉地告诉朱庆馀,这件事你就放心吧,你有这样的才华必然能高中。

果不其然,等放榜以后,朱庆馀登进士第,名列前茅,因此这件事一时为美谈。

03.

朱庆馀,名可久,字庆馀,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寥寥,连生卒年都不详尽,但是朱庆馀在中晚唐诗坛诗名却不小。

他当时干谒张籍的诗为《上张水部》:

出入门阑久,儿童亦有情。不忘将姓字,常说向公卿。

每许连床坐,仍容并马行。恩深转无语,怀抱甚分明。

这首诗写得很朴素,完全没有炫辞藻,所表达的感情也很诚挚,因此得到了张籍的肯定。

朱庆馀还有一首《早梅》诗,写得很有特点: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

中进士后,朱庆馀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协律郎,仕途并不算得意,一直为下僚,因此后期曾游历边塞,写了不少边塞诗。

在诗坛,朱庆馀常与贾岛、姚合、无可上人、章孝标等人唱酬,与白居易、王建、令狐楚、蒋防的关系也很好。

《全唐诗》收朱庆馀诗177首,数量并不算多,但佳作不少,在唐代诗坛有一席之地。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