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开启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少先队员寻访民国邮政博物馆

扬眼 2024-05-18 14:05:42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进一步以博物启迪智慧,在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南京市赤壁路小学红领巾博物寻访团的队员们走进底蕴深厚的南京民国邮政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寻访之旅。

书信之韵,邮局之史

为更好了解邮政历史、弘扬书信文化,寻访前期,队员们借助研学单,初步了解了邮政历史,领略了书信文化的魅力:《驿使图》壁画砖与中国古代的邮驿制度有何关联?中国邮政的业务包括哪些?中国邮政徽标有何含义?借助纪录片,队员们还走进了“最美奋斗者”王顺友的故事,感受一人、一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感悟使命必达的责任与信念。

红墙绿瓦,穿越时空

民国邮政博物馆是一家藏在中山陵景区的深处,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邮局”,前身为建于1934年的陵园新村邮局。

进入展厅,展厅左侧柜台内,逼真的蜡像邮政员工正在“忙碌”。柜台后,摆放着旧时常见的包裹与明信片,是以前常见的邮局模样。民国邮政博物馆经历了启、始、兴、韧、难五个发展阶段,集中展示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邮政行业的发展风貌。

一封家书,一份真情

在博物馆中,少先队员们发现了一封朱自清父亲1925年的家书。这封信跨越时空,让朱自清感受到父亲对自己浓浓的爱,写下著名的散文《背影》。队员们围聚在这封家书前,仔细端详着泛黄的纸张,仿佛能回到那个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年代。他们想象着朱自清收到家书时的情景,感受着来自父亲的深沉情感。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书信作为传统文化符号的重要性,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后,队员们纷纷以笔墨为媒,为心中最重要的人精心撰写了一张明信片。他们字斟句酌,随后亲手将这份承载着情谊的明信片投入邮筒,期待它跨越千山万水,将这份真挚的情感送达对方的手中。

情牵万家,信达天下

在参观的尾声,队员们怀揣着对邮政历史与书信文化的浓厚兴趣,纷纷向讲解员阿姨提出了一系列深入的问题。讲解员赵阿姨耐心细致地解答队员们的问题,对邮政历史娓娓道来,让少先队员们领略到了邮政业务的时代变迁。昔日,它曾是达官贵人间的专属通道,如今已化作千家万户的贴心服务。邮戳印记,昭显着邮政人使命必达的坚定承诺;书信传递,筑起情感沟通的坚实桥梁。

知来处,明去处,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在这里,历史变得具体生动,将不朽的智慧和永恒的精神,积蓄成创造未来的力量。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宋蕴表示,博物馆是培根育苗、铸魂强基的重要场所,希望通过博物馆寻访活动,让赤壁路小学每一位“小小博物家”,都能以行动践行使命,为守护中华文明的根脉,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通讯员 宋蕴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校对 陶善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