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原著:细思极恐,安杰逼三女儿喝药自杀,无情揭开了她“幸福婚姻”的真相

阿福物语 2024-03-07 18:25:08

电视剧《父母爱情》中,安杰生了5个孩子,其中3个儿子,2个女儿。

而在原著中,安杰其实生了8个孩子,最后一个不幸夭折。

小七就成了那个最小的孩子,也就是原著作者刘静。

小七上面还有3个姐姐,被安排和孟天柱相亲的是三姐。

三姐性格和剧中的江亚菲完全不同,她是个闷葫芦。虽然话不多,但是在爱情方面却和江亚菲一样执拗有主见。

剧中江亚菲假装喝药反抗母亲,把安杰吓得够呛,这里其实做了戏剧化处理。

原著中三姐则真的喝药自杀,被拉到医院洗胃,幸亏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命。

在剧中安杰和江德福一辈子吵吵闹闹,不仅有江德华这个小姑子帮忙带孩子,到了小岛上还当了老师,坐月子也有姐姐帮忙照顾,就像她所说的,“这辈子跟世界上任何女人比,都是幸福的。”

但在原著中安杰的婚姻却完全不是这样。

01,

原著中,安杰不仅生了8个孩子,还没有任何帮手,只能靠自己一手带大。不仅如此,小岛上也没有适合她的工作。

她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当全职家庭主妇。

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资本家小姐来说有多痛苦。

可以说,自从嫁给江德福,两个人就在不断造小孩中。8个孩子,按最快1年1个的速度,安杰生完老八也有30岁了。

独自一人,每天的生活被淹没在屎尿屁当中,很难会维持对生活和孩子的热情。

在小七印象中,母亲对孩子总是喜欢不起来,经常愁眉苦脸。

反倒是父亲和他们更亲近,下了班就跟孩子们打成一片。虽然和父亲相处时间更少,但是感情却很深。

在小岛上安杰也没有朋友。

她自觉跟那些随军家属不是一类人。她们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聚在一起就喜欢八卦聊天,东家长西家短。母亲很难融入其中。

没有朋友就算了,就连读书看报都成了奢侈。

小岛上物资贫乏,每个月都需要依靠船只提供补给品,而且只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果碰上天气不好,十几二十天都吃不到新鲜食物。

知道母亲喜欢看书,为了取悦母亲,孩子们都养成了到处搜罗书本的习惯。

有一回,小七到同学家看到一本泛黄的书,连忙兴高采烈地交给母亲。没想到母亲刚一翻开书就哈哈大笑,问她有什么好笑的,她却只说谢谢小七帮忙找到这本书。

等小七长大后才知道,原来那本所谓的书其实是同学父亲的工作笔记。

虽然安杰的一生得到了江德福很好的庇护,但是精神世界却是贫瘠的。

她一辈子生了8个孩子,没有朋友,没有文字陪伴,只有做不完的家务,和折腾撒欢的孩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无知愚昧的农村妇女。

直到孩子们陆续长大,到了该谈恋爱的年纪,安杰才终于找到了寄托和事情做。

02,

孩子们成年后,安杰意识到她应该尽到母亲的义务和责任。

那就是给他们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这也是为什么在剧里,安杰看到潜力股孟天柱就迫不及待地安排江亚菲和他见面,最好原地结婚步入洞房。

不仅如此,还千方百计打探江亚菲口中的暗恋对象,并阻拦她和于大光的恋爱。

其实很好理解,安杰前半辈子都在生儿育女,做一个尽职的家庭主妇。她对孩子也没有那么喜欢。

有一天她发现给孩子安排对象可以充分彰显自己的价值。

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结合自身安稳无忧的婚后生活,她自觉可以在婚姻这件事上有充分的决定权。

在三姐之前,几个哥哥姐姐都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和安排,婚后生活过得也不错。

这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母亲的信心,让她更加踌躇满志,为三姐张罗。

三姐平时话不多,待在房间里都察觉不到的那种,母亲觉得给她介绍对象应该很轻松。

没想到却遇到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反抗。

表面上看,是安杰为孩子们尽心某一桩好婚事,其实本质上展现了她在亲子关系中权利的绝对化。

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亲子关系是最容易产生权利的严重不对等。

最近看上野千鹤子跟心理学家信田小夜子的对谈《身为女性的选择》,上野在对谈中提到她不愿意结婚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就是害怕自己会成为亲子关系中权利的绝对掌控者。

父母在孩子面前所展现的绝对傲慢,“你必须听我的”这种强势,是很难避免的。

江亚菲结婚后不愿意要孩子,其实也是对自己没信心。害怕自己没耐心,怕老大会觉得自己偏心。

应该也是看到并亲身经历过母亲面临的处境,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吧。

电视剧虽然对原著做了很多改编,但很多地方又有着原著的人物影子,藏着很多小细节。

话说回来,正是安杰婚后长期以来产生的空虚感,才让她对子女的婚事那么在意,并且要把婚事决定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也是三女儿喝药自杀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是安杰一再逼迫,三女儿也不会以死明志。

安杰在亲子关系中所展现的绝对权力,也是源于她婚姻生活的不“幸福”。

如果她有朋友,有自己的交际圈,以及精神食量,不至于所有心思都扑在孩子身上。

当一个女人在婚姻中的价值只剩下生育和孩子,她的所有眼光和寄托也只剩孩子。

幸福之所以加引号,因为她和其他人比已经非常幸福,不仅物质上得到充足的保障,在那个唯出身论的年代,多亏有了江德福护她周全。

而不幸福也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她没有抱怨的理由和借口。否则就是无病呻吟,矫情造作。

原著中,三女儿被送进医院后,江德福气冲冲地回到家要质问和指责安杰。

推开房门,看到安杰静静地站在窗前,听到江德福回家的声音,安杰转过头。江德福发现她面容憔悴,一向精心打理的头发也散乱不堪。

安杰已经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明白,孩子不应该成为她彰显人生价值的标志和寄托。任何人都不应该是。

希望每一个安杰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真正的寄托。

0 阅读: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