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室最后的脸面,皇后朱琏以死守节

说不尽的历史风采 2024-02-02 10:41:49

公元1127年,开封城在金军的铁蹄下沦陷,历史的洪流将宋徽宗、宋钦宗、郑氏、朱氏两位皇后以及后宫宗室、大臣等三千余人席卷至北方。这一刻,历史上悲怆的一页——“靖康之变”揭开了序幕。

那些曾浸淫在富贵荣华之中的人们,如今却在屈辱中苟延残喘。尤其是那些曾经高贵的女性,她们在金人的凌辱下,尊严被无情地剥夺。然而,有一位女性,她以生命的代价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让金朝皇帝都对她产生了由衷的敬意。那么,这位坚韧的女性究竟是谁呢?

她,便是北宋末代皇帝宋钦宗赵桓的皇后,朱琏。自崇宁元年(1102年)起,朱琏便在开封府祥符县的一户显赫家庭中诞生。朱琏的父亲朱伯材,却因缘际会地被封为武康军节度使,离世后更是被追封为恩平郡王。

这其中的缘由,便是朱伯材的异父异母的姐妹,乃是宋神宗的德妃以及宋哲宗的生母。尽管并非同父同母,但这份血缘关系依旧为朱伯材带来了莫大的福祉,使他在朝廷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政和六年,宋徽宗赵佶为皇太子赵桓挑选了才貌双全的朱琏作为太子妃。二人在那年六月喜结连理。转瞬即逝,朱氏在次年十月诞下了一位皇子,赵桓的龙种。这个皇嫡孙的降生,让宋徽宗赵佶欢欣鼓舞,他立即册封这个年幼的皇子为检校少保、常德军节度使、崇国公。赵谌的到来,无疑巩固了太子赵桓的地位,为其增添了不可动摇的砝码。

除此之外,朱琏还有一位亲如姐妹的妹妹,同样也嫁给了宋徽宗的皇三子郓王赵楷。这位赵楷王子才华横溢,深得宋徽宗的青睐,甚至一度让赵桓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然而,赵桓最终还是在历史的大潮中坐稳了帝位,这无疑要归功于北方的金朝。当然,这样的结果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金军的强大压力下,宋徽宗无奈退位,于是赵桓得以顺利登基。作为赵桓的结发妻子,朱琏被册封为皇后,她的荣耀与辉煌,如同春日的桃花,璀璨而夺目。

靖康元年(1126年)的正月,金军的铁蹄汹涌过黄河,直指繁华的开封城。然而,在民族英雄李纲的坚毅指挥下,北宋军队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山,稳稳挡住了金军的狂潮。这是一场振奋人心的东京保卫战,北宋军民团结一心,终于击退了凶猛的金军。那一刻,胜利的喜悦溢满了整个开封城,李纲的威名也因此更加响亮。

然而,好景不长。数月之后,金军如同狡猾的狼一般,再次卷土重来。此时的李纲在政治斗争中失败,无奈地离开了他的岗位。开封城中人心惶惶,原本坚定的信念开始动摇。更糟糕的是,开封的外城被金军攻破,宋钦宗被逼到了绝路。他悲愤交加,为了保全城中百姓的生命,他最终选择了屈辱地前往金营投降。这一刻,历史的重压无情地压在了这位君主的肩上,他的泪水与无奈交织在一起,诉说着一个王朝的落寞与悲凉。

在历史的长河中,宋钦宗曾遭受金军的囚禁。那些金人贪婪无比,向北宋索要大量的金银。尽管朝廷竭尽全力,也只能凑出金16万两、银200万两、衣缎100万匹。然而,这些财富与金人的期望相去甚远。于是,贪婪的金人开始在开封城内肆意抢夺,连北宋的宗室也未能幸免。

在金军的严密监视下,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宫佳丽、公主王妃、宗室大臣们,被迫踏上了北迁之路。这一路上,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心中的苦楚和无奈难以言表。而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皇室成员,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渐渐失去了昔日的荣光。

在那个时代,无数女性在金军的铁蹄下遭受了无尽的凌辱。其中,就连尊贵的宋徽宗公主、妃嫔也未能幸免,她们被残忍地折磨,甚至失去了生命。而那些幸存下来的女性,则被送进了浣衣院,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在这场浩劫中,身为皇后的朱琏,虽然身处险境,但她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尊严。她亲眼目睹了那些惨遭蹂躏的女性,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愤怒。身为皇后,她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她选择了以死抗争。

朱琏最初试图自缢,但命运似乎并不想让她轻易地离去。被人发现后,她又选择了投水,这次她再也没有回来。那年,她仅仅二十七岁。

金朝皇帝听闻了她的故事,被她的贞节所感动。他赞誉她“怀清履洁,得一以贞”,并追封她为靖康郡贞节夫人。相比于那些贪生怕死的徽钦二帝,朱皇后无疑成为了皇室中最为有气节的人。

0 阅读:38

说不尽的历史风采

简介:探索历史真相,汲取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