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死因被解开,专家:死因确实挺尴尬,难怪史学家不敢正面描述

青文评过去 2024-05-08 05:08:12

公元前180年,权倾一时的吕后去世,一个时代落下了帷幕。然而有意思的是,关于吕后的死因,却在后世引起了一番争论。

这主要是因为吕后的死透露着一系列诡异。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指出,吕后死于刘如意的灵魂之手。

当然,现代人都知道,这种说法是靠不住的。但是到了现代,专家们分析各种文献资料后,终于找到了吕后的真正死因。而真相也让人大跌眼镜。

《史记》中记载的离奇死因

按照《史记》的记载,公元前180年,吕后去城外的祭坛参加祭祀。这属于每年的例行公事了,原本没什么特别的。

然而,这一次,却发生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

返回的途中,吕后突然大叫起来:“什么东西在抓我?”然后回头一看,一只苍狗(也就是白色的狗)趴在他的身后,对着其腋下又抓又咬。

周围的侍从闻言,急忙上前查看。但是奇怪的是,他们什么也没发现。吕后再次回头,那只苍狗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吕后不依不饶,立刻下旨让侍卫四下搜寻,一定要找到那只苍狗,可惜众人皆无功而返。

这还没完,等吕后回到皇宫后,立刻找来宫里的巫师占卜。占卜的结果显示,此事乃是赵王刘如意的灵魂作祟。

经过巫师的提醒,吕后想起了赵王刘如意,及其母亲戚夫人。吕后当年对这对孤儿寡母可是一点也不留情,要说她一点不担心报应,那是骗人的。

此后,吕后开始变得疑神疑鬼起来。根据史书记载,他有时候还会发出狗叫,并且有狗一样的行为。宫里的宫女、太监都吓得不轻,认为这都是刘如意所为。

几个月后,吕后早已身心疲惫、奄奄一息了。在交代完后事之后,最终一命呜呼。

司马迁将吕后的死归结于刘如意的灵魂作祟,但是说实话,如果真有此事,那也轮不到刘如意。因为吕后手中的亡魂可不止刘如意一人,其中还有不少大人物。和他们比起来,刘如意真不算什么。

那些亡于吕后之手的可怜人

那些因为吕后而死的人们中,最有名的当数“兵仙”韩信了。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他,战功赫赫,没有他,就没有大汉江山。可惜,他这么一员猛将,没有战死沙场,反而死在了吕后这个妇道人家手中。

当初,刘邦因为忌惮异姓诸侯王,便找借口将他们一一除去,唯独对韩信网开一面,只是找个借口将其贬为淮阴侯。

但是吕后对这个结果不满意,毕竟自己儿子太柔弱了,韩信的存在是一种威胁。为了以绝后患,吕后命萧何将韩信诓骗入宫,诛杀。

除了韩信之外,另一个异姓诸侯王,梁王彭越的死也和吕后有关。

梁王彭越这人,是个典型的小富即安性格,没什么野心。早在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就把他看透了,所以刘邦原本打算饶他一命,只是贬为庶民得了。

结果彭越在离开长安城的时候,恰好遇到吕后。他见吕后是个妇道人家,心想她一定心肠软,就找吕后哭惨,希望吕后帮自己说情,恢复爵位,至少弄个一官半职。

谁知吕后表面上答应,回去就劝说刘邦诛杀彭越。就这样,彭越被刘邦下旨处死。

和这两位异姓诸侯王相比,戚夫人虽然没啥名气,但是其下场却是最惨的。

作为刘邦最得宠的嫔妃,戚夫人还是很有野心的。他不满足于做宠妃,他想要做皇后,想要自己儿子做太子,做未来的皇帝。

因此,她绞尽脑汁,怂恿刘邦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的性格,尽人皆知,戚夫人一撒娇,他那边就扛不住了,立刻保证:“爱妃,放心,朕明天就把这事情给办了。”

可惜,刘邦低估了吕后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他刚提出此事,就遭到了朝廷重臣的一致反对,即便有人想要讨好皇帝,支持此事。但是看了看朝堂上那些大佬的态度,只得把脖子又缩了回去。毕竟得罪了这些大佬,就等着被同僚排挤吧。到时候皇帝都救不了他。

而且吕后又采纳了张良的计策,请来了“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盈。此举让刘邦意识到,太子羽翼渐丰,已经成了气候,不是他想废就能废的,这才打消了主意。

不过吕后这人太记仇了。刘邦前脚去世,她后脚就对戚夫人出手了。

她先是将戚夫人给幽禁起来,只让她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戚夫人如果求饶服软,也许吕后还能饶她一命。谁知戚夫人却在屋里编了小曲自娱自乐,歌词还在讽刺吕后。这下子可惹怒了吕后,将其手脚废去,做成了“人彘”,以儆效尤。

汉惠帝就是因为看了这“人彘”一眼,就吓得大病一场,只得让吕后代为处理朝政。

紧接着,吕后又对赵王刘如意出手。虽然刘邦留下周勃保全刘如意安全,汉惠帝也看出母亲的用意,想方设法保护刘如意。但是吕后依然找机会将刘如意处死。

吕后的心肠之狠可见一斑。

此外,吕后连刘邦的几个儿子也不放过。

赵王刘如意被吕后处死后,赵王之位空缺。也不知道吕后是怎么想的,也许是心中有鬼,于是将刘邦的第六个儿子,淮阳王刘友改封为赵王。

事实证明,汉初的赵王之位真的有毒,谁当赵王谁倒霉。刘友当淮阳王的时候好好的,当上赵王不久就出事了。

吕后大权独揽后,担心刘姓宗室对自己不满,于是便将娘家女子嫁给这些宗室做正室,以便监视他们。刘友的王妃就是吕后安排的吕氏女子。

这位赵王妃仗着有吕后撑腰,根本不把刘友这个赵王放在眼里,在王府中飞扬跋扈。刘友对这个王妃十分不满,但是敢怒不敢言。因此,他刻意疏远、冷落赵王妃,反而宠幸其他妾室。

谁知,这赵王妃十分霸道,竟然禁止刘友与其他妾室接触,想要独占刘友的爱。强扭的瓜不甜,刘友再怎么说也是赵王,他的让步也是有底线的,此时的他干脆将心中的不满一次性宣泄而出。二人大吵一架。

赵王妃在刘友这里吃了亏,只得跑去吕后那里哭诉,她谎称刘友不满吕氏专权,意图谋反。

吕后也不辨明真假,就将刘友给软禁起来,而且不许给他食物。堂堂赵王,最后竟然活活饿死。

而刘友的哥哥刘恢,情况和刘友类似。刘恢是刘邦的第五子,原本被封为梁王。在刘友去世后,吕后将刘恢改封为赵王。

而且,刘恢的王妃也是吕氏女子。这位赵王妃更加霸道,王府中的大小事情全都由她说了算,刘恢这个赵王什么也做不了主。

刘恢也很讨厌这个王妃,而且他原本就有一个很喜欢的妃子。因此,他常常背着赵王妃与宠妃幽会。结果事情败露,宠妃被处死。

刘恢一怒之下,选择了自尽。

此外,吕后还曾经想要用毒酒毒杀刘邦的私生子,齐王刘肥。幸亏当时汉惠帝在场,看出了端倪,庇护刘肥,刘肥才躲过一劫。

刘肥倒也知情识趣,知道吕后很疼爱女儿鲁元公主。便献出齐国的城阳郡给鲁元公主做汤沐邑,吕后一高兴,才饶了刘肥一命。

从这些人的遭遇可以看出,吕后的心肠够狠的。

吕后真正的死因,司马迁的用意

这么多人直接或间接地死在吕后手中,也难怪当时的人们会认为吕后的死,是由于灵魂作祟。

不过我们都明白,鬼神之说是不存在的。只是因为古代科学不发达,古人将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归咎于鬼神之说罢了。

而到了近些年,随着专家们对历史文献的研究,终于找到了吕后的真正的死因。

说来惭愧,吕后其实是死于“狂犬病”。抓咬吕后的那只苍狗,应该是只狂犬。吕后被它抓伤后,便得上了“狂犬病”。

“狂犬病”的症状之一,就是会时不时失常,甚至发狂。所以,吕后生病后,有时会有狗一样的行为,也就不奇怪了。

“狂犬病”别说古代,即使放在现在,不及时处理,也是很严重的病。吕后能熬了几个月才去世,已经很不容易了。看来,宫里的那些御医,还是有些真本事的。

明白了这点,那么《史记》中的一系列记载就耐人寻味了。苍狗不可能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也没有刘如意的灵魂作祟,这些都是司马迁的春秋笔法罢了。

他这么做,其实也是良苦用心。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警示后人:因果报应是存在的,人在做天在看,要多行善事,少做杀戮。

毕竟吕后一生,行事过于残忍。按照古代的看法,这样有伤天和。越是位高权重之人,越要心怀仁爱。很显然,吕后的行为与仁爱完全沾不上边。

司马迁就是想要给后人,尤其是后世君王一些暗示,让他们心怀善念,多行仁政。为此,他才把吕后的死写得那么玄乎。

虽说鬼神之说不存在,但是人在做天在看,因果循环还是有的。否则,吕后在森严的护卫下,怎么会得上“狂犬病”,被病痛折磨了几个月才去世,这无疑是对她所作所为的一种惩罚。



50 阅读:34076
评论列表
  • 2024-05-10 20:30

    专家?倭寇的专家吧?为什么许多人向外跑?因为叶利钦,戈而吧乔夫太多了。

  • 2024-05-11 23:14

    老纳不清楚记得,中国人200万年前已经可以用投映石录下史前文明的轨迹,事实。[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考古学家没有到投映石而已。中华文明最少200万年。

  • 2024-05-19 00:36

    仇杀,投毒。

  • 2024-05-10 10:47

    乱分析,死后谁能报复,要看死后的身份,死后身份本事大才能近吕后!

  • 2024-05-12 11:33

    史记多一半是小说

  • 2024-05-10 23:04

    不可能是狂犬病,前期难区分,后期连水都喝不了,已经无法正常思维,死将至,绝对无法交待身后事

  • 2024-05-11 06:32

    不要炒作

  • 2024-05-21 22:29

    这个吕后太狠毒,应该把尸骨丢粪坑里泡起来,

青文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