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镇馆之宝《簪花仕女图》“活”了

辽沈晚报 2024-04-24 07:15:15

《簪花仕女图》受访者供图

《簪花仕女图》相关衍生产品成了网红。辽沈晚报记者 王迪 摄

文创产品吸引游客。辽沈晚报记者 王迪 摄

近日,来自沈阳歌舞团的古典舞作品《簪花仕女》登陆河南卫视,再度出圈。舞蹈视频转载量居高不下,引发网友热议,也受到了各大媒体的转载和宣传推荐。

该作品编创灵感来源于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今年初,同样来自这一国宝级文物的文创产品“簪花”系列首饰,也同样受到了全网的追捧,更是引发了辽博文创的出圈。

关于这件文物,不仅仅有舞蹈,文创产品,辽博更是将馆内文创店打造成为国内首个以《簪花仕女图》为主题的博物馆文创商店。

如专家所言,文物《簪花仕女图》为舞蹈与文创产品赋予文化底蕴与内涵,而舞蹈与文创产品的成功出圈,则让文物真正的“活”起来、“火”起来。

国宝“活”了 《簪花仕女图》再出圈

近日,河南卫视播出的节目《2024清明奇妙游》中,河南卫视和沈阳市文旅广电局出品、沈阳演艺集团创排的古典舞《簪花仕女》惊艳亮相。舞蹈以实景拍摄、剧情演绎和数字技术等多种手段,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时空,在古都洛阳寻找牡丹盛放的春日风光,感受晚唐仕女的华贵大气之美。

舞蹈视频转载量居高不下,引网友热议,也受到各大媒体的转载和宣传推荐。

该作品编创灵感来源于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其实,这已经是该作品的再出圈了。早在2022年11月,这一舞蹈亮相央视,就已经收获一大波好评。记者曾采访该舞蹈的主创团队了解到,该作品在创作中,为了让画中的唐代美女“活”起来,沈阳歌舞团通过精准还原服装饰品、悉心营造舞台氛围、倾心演绎每个动作,给予观众极强的代入感。创作团队在服装、化妆上都对《簪花仕女图》中多个细节进行了高度还原。

在创作初期,《簪花仕女》编舞、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副教授张杏对演员进行了中国汉唐古典舞课程训练、带领演员阅读介绍唐代文化的书籍、欣赏《簪花仕女图》及唐代代表性绘画、雕塑等,让演员提升“内功”,对每分每秒的动作进行雕琢,最大程度还原仕女神韵。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对演员们进行了多次培训。他将《簪花仕女图》这一名画的创作背景、艺术价值、美术史上的价值等文物信息讲给演员们听,希望演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幅画作,通过演出更好地去呈现这一画作,让传统文化持续焕发生命力。

《簪花仕女图》

为唯一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舞蹈《簪花仕女》使辽博的镇馆之宝“活”起来,也引发了大家对背后的传世名画的关注。

《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周昉所作,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看到这幅画作,就如同看见了整个大唐王朝雍容华贵的缩影,尽显富贵荣华之气。

此画以工笔重彩描绘簪花仕女五人,执扇女侍一人,点缀在人物中间有猧儿狗、白鹤。仕女发式都梳作高耸云髻,蓬松博鬓,发髻之间各簪牡丹、芍药、荷花、绣球花等花时不同的折枝花一朵。眉间都贴金花子。仕女身着透体博袖敞领宽肥纱衣,内着曳地长裙,裙色有石榴红色或大撮晕缬团花。女侍红裙,敞领薄罗宽松外衣,红帛约束双髻,执扇随从于簪花仕女身后。簪花仕女都有彩绘泥金银披巾围绕肩臂再下垂至膝部。左数第二簪绣球花仕女颈下环有造型宽大的金项圈,从画面构图上通体长短比例小于其他人物,而且所占位置又远于其他人物。

据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介绍,这张画可以理解成为镜子或照片,因为这张画的存世,我们精准地了解唐代生活中的女性和社会精神面貌,这张画是特别好的切入点和角度。唐代女性的美,绝不是越肥越好,那种美是雍容的、华贵的,是女性的丰腴健硕之美。这也是盛世大唐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高度发达与文明造就的审美观,也是一个时代的审美特征。

簪花系列手作饰品

引发购买热潮

除了《簪花仕女》舞蹈的再次出圈,《簪花仕女图》文创产品“簪花”系列手作饰品在去年初今年末也是火爆全网,凭借超高的颜值、精巧的设计和独特的内涵“,引发了全国各地观众及网友的购买热潮,更是出现“一串难求”的情况。

“簪花”系列手作饰品设计者卢雪是一名90后的沈阳姑娘。她告诉记者,“簪花”系列手作饰品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簪花仕女图》中女性发髻上的头饰。通过将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相结合,选取桃夭粉、晴山蓝、苍葭绿三种颜色的天然石,用盛开度较好的鲜花做成干花通过现代技术进行封存及固化,让花朵呈现出如同琥珀琉璃的质感。“让大家可以永久把鲜花佩戴在身上,也让这一系列的文创产品拥有了高颜值。”“簪花”系列手作饰品采用手工制作,制作时要从众多的花朵中,选取花头大小、开放程度,叶瓣姿态近乎完美的花朵进行深入加工。可以说,每一件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该系列文创产品的受欢迎,也带动了辽博文创产品的进一步热销。为了方便观众购买辽博文创,1月20日,辽宁省博物馆文创店在京东上线,记者注意到,“簪花”系列手作饰品线上销售持续火爆。多款辽博精品文创也受到网友们的青睐,文创店开业首日,店铺就收获3.4万人关注。

打造国内首个

《簪花仕女图》主题博物馆

文创商店

今年2月,全新的“辽博雅集”文创商店通过全方位的全新美陈设计,重磅回归。打造成为国内首个以《簪花仕女图》为主题的博物馆文创商店。

在文创店入口处就可以看到,一尊巧夺天工、美妙绝伦的德化白瓷簪花仕女像,格外醒目吸睛。透过画卷开窗式的镂空设计,让立体与平面、古代与现代有机交融。走进店内,可以发现,全店以《簪花仕女图》为创作灵感,将花元素有机嵌入空间全景,巧妙运用花艺、藤蔓、宣纸、雅竹、实木等中华美学元素,构造一派雅致和谐、清逸舒适的购物场景。

店内摆满了各类文创商品,熙熙攘攘的游客或驻足欣赏拍照,或挑选自己喜爱的文创商品,或倾听工作人员对文创商品的介绍。在琳琅满目的精美文创产品中,有不少《簪花仕女图》所有衍生出来的文创产品。包括冰箱贴、笔记本、钥匙扣、纸艺灯、首饰等等,还有可爱的簪花仕女造型的文创雪糕,受到了不同年龄群观众的喜欢。

文物、文化IP要真正融入生活

才能真正“活”起来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市文化产业服务协会会长张伟博士认为,无论是《簪花仕女》舞蹈的再度出圈,还是“簪花”引发的辽博文创热,都离不开辽博镇馆之《簪花仕女图》这个“大明星”,所带来的知名度和巨大的文化历史内涵与价值,都是基于这个文化大IP,进行的文化创意,成功的将文创美学融入生活,让“高冷”的古画变得可感、可视、可及、有温度、有活力、有新意,才能打动人,吸引人,受到关注,以文创产品为例,只有让文物、文化IP真正的融入了生活,有实用性,可以带回家,文创产品才能有市场,受到欢迎。同时,这也能更好实现人们对文物、文化更好的了解与关注,实现了文物真正的“活”起来。

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