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达数万吨的战列舰,能否在未来复活?马伟明已提出“超能舰”

白鲸新视点 2024-02-17 10:27:20

在军迷圈子里有一个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话题,那就是我们要不要把已经走入历史的战列舰“复活”?这个问题刚提出的时候,其实是带了很多“巨舰大炮”的浪漫主义思维的,一句话:巨舰大炮多铆蒸刚巨型机甲轨道空降一拳超人忠不可言……全都是男人的浪漫!

然后,随着“武安护国电磁显圣真君”马伟明院士,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电磁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之后,这个问题的讨论逐渐有了一丝现实主义技术畅想的样子。当然,就我个人的想法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明显的,如果只是把传统定义中的战列舰,即以大口径火炮攻击(强输出)与厚重装甲防护(强防护)的高吨位海军战斗舰,生搬硬套到现代,为其装备现代化武器、动力与电子系统,而没有同时进行理念创新的话,那我认为这种行为只是一种以技术进步为幌子的理念退步。

我知道,对于舰娘游戏玩家来说,大家确实普遍都很喜欢战列舰和航母,太太、小姨子、打伞的大姐姐和吃手手等等等等,可谓是“如数家妻”,充分暴露了各位LSP的XP系统。但是我告诉大家,你们喜欢也要按照现实主义的基本法,各位的“老婆”们是不大可能真复活滴~

因此,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讨论的地方,其实只有一个点,那就是这种战列舰级别的高吨位战斗舰,在未来海战中有没有用武之地?首先我们要明白,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导弹以及舰载航空兵的作用仍旧巨大,前者速度远比飞机要快,可以用来进行防空反导和对陆对海攻击,后者能够争夺战区制空权,并且舰载预警机既能够协同舰艇和舰载攻击机,实施A射B导战术,扩大编队打击范围,同时也能够前出侦察,避免二战时“雷达哨舰”的悲壮命运再度降临到人民海军指战员的头上。

话说到这我顺便聊一下,前不久官媒报道的南昌舰那一次行动,媒体说是与外军航母战斗群“对峙”,这个说法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后来传着传着变成南昌舰“单挑”外军航母战斗群,这就不严谨了,我们的055的确是强,但仍旧不能脱离体系与敌军一整个航母战斗群对抗,那样很有可能导致南昌舰被敌军集火攻击!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这种设想中的高吨位战舰上,导弹仍旧是承担舰队防空反导以及对面打击的主要作战武器之一,而且这种军舰仍旧不能平替航空母舰在海军中的地位,相反应当是作为航母编队中的一员来增强整个编队的实力。那么,这种军舰在舰队中的定位,有没有替代航母战斗群中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我想现在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种体型可能达到数万吨的巨舰,其火力会比随行的驱逐舰和护卫舰要高。理由,当然是这种战列舰级别的军舰,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大!额……别想歪了,我说的是吨位大和体型大。军用舰船的体型和吨位,本就是作为考量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艘1万吨的战斗舰,自然会比2000吨的战斗舰,能够装更多武器弹药和燃油,以及更多更先进、功率更大的电子系统,因为这种大型军舰的供电能力通常也会比较强。

而一旦要为其安装核动力系统,那么万吨级大型军舰的航速也一定不会低于千吨级军舰,典型例子就是美军的核动力航母,最高航速不低于30节,换算下,约等于55.6公里/小时,与伯克级驱逐舰相当,尼米兹级最高航速甚至能跑到33节。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两点,第一,这种存在于设想中的未来巨舰,其电力系统的供能效率会高于同时代的驱逐舰和护卫舰,这样就可以让这种巨舰可以安装杀伤效果更强、打击范围更大,但目前仍在试验阶段的先进武器系统。众所周知,电磁炮作为一种正在研究试验的尖端武器,其在未来的海军装备建设中是大概率不会缺席的。至于地球曲率对电磁炮打击精度的影响,其实也已经有了解决方法。

中船重工710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2021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强磁场对电磁发射弹药引信的危害及防护》的论文,分析了强磁场环境对电磁发射弹药引信的危害,并提出采用位置布局与柔性导磁材料屏蔽法,可为引信中的活动零部件、电路提供有效防护。既然实验能够证明,在电磁发射弹药中安装电子引信是可行的,那么为其安装制导装置也会是可行的。

去年11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也刊发了名为《一种超高速制导弹用一体化卫星导航系统设计》的论文,研究团队基于超高速制导弹丸的使用环境和使用特性,设计了一种一体化卫星导航系统。具体内容我就不贴出来了,有兴趣的可以去中国知网下载学习。

总之,电磁炮炮弹制导的问题,已经难不住中国的军工科研人员了,而这些技术,都将为以后电磁武器系统实用化打下基础,不光是电磁炮,未来的舰载导弹发射装置,在技术上也可选择使用电磁发射,这样或许可以从技术上优化舰艇的火力通道,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发射更多导弹。当然,不光是电磁武器,正在研究的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也有可能在那时被部署到海军舰艇上。

而我要讲的第二点,就是这种巨舰的动力系统,极有可能是核动力系统,因为只有核动力才能够产生足以推动巨舰本身高速航行,以及供应全舰先进武器系统和电子系统满负荷运行的澎湃能量。这点其实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当下的现实已经证明,核动力航母确实在性能上要优于常规动力航母,各国海军只是因为补给和成本问题,才没有选择打造全核动力舰队,并非是这项技术不够先进,其他的我就不多讲了。

其实与之类似的舰艇设想,在去年8月份的时候,海军工程大学的马伟明院士和鲁军勇研究员就提出来了,他们将之称为“超能舰”,是一种集成电磁能武器和核能综合电力系统的新型海上攻防一体作战系统,防空、反潜、反导以及对陆对海精确打击的任务它都能胜任,同时这种舰艇还搭载有空中、水面以及水下的无人信息系统,融合卫星网络,可以做到比以往海军水面舰艇更大范围的态势感知和信息共享。

另外,我们知道未来战争中会出现大量无人攻击单位,当前的世界强国们也在争相钻研无人机“蜂群”作战的软硬件和战术战法,而且由于某些国家工业产能实在惊人,已经大幅压低了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因此未来这种无人机“蜂群”会对体型较大的目标,比如各种地面设施和军舰,造成比较大的威胁,除非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蜂群”造成大批量杀伤效果,而前面提到的激光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就能做到这点,前者好理解,无人机再快也快不过激光,只要扫得够快,或者同时发射多条激光束,就能大量杀伤来袭无人机。而后者,我换个说法吧,它也叫电磁脉冲武器,能理解了吧?

将这两种尖端武器部署在“超能舰”上,可以起到近程防御的作用,而且相较于当前的近防炮,它们的优势就在于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率更高,而且它们是只要有电就能运行,省去了弹药架占据的空间。如果舰艇本身能够提供更多能源,那么用激光武器防空、反舰甚至反导,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只是这种高功率激光器的全套系统可能会占据较大的舰体内部空间,这就要看那时候的舰船设计师和工程师们怎么取舍了。

最后,我顺着“电磁脉冲武器”这个思路开一个“脑洞”。纵观人类战争史,武器的发展一定会伴随着防御装备的升级,所谓“甲弹对抗”就是螺旋上升的历史发展轨迹,而我军有了电磁脉冲武器,别人就一定没有吗?那么怎么防御这种类型的武器,对我军“超能舰”的攻击呢?

我在知网翻越论文的时候,还真发现了一份有关的论文,名叫《低温等离子体用于高功率微波防护研究》,撰写者是国防科技大学的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根据其研究结果,入射的高功率微波会使等离子体参数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其电子密度将急剧增加,从而使等离子体对入射的高功率微波表现出类似金属的电磁特性,最终实现对入射高功率微波的有效防护。

这比较浅显易懂,应该不需要翻译吧?总之大家记住最后一句就行,我们能够通过低温等离子体化解高功率微波武器的攻击,这相当于给“超能舰”装上了看不见的护盾,越来越科幻了。那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思考下,如果我们能把核聚变装置安装到“超能舰”上,那么可不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实现对高温等离子体(通常为数千到数百万摄氏度)的约束,从而实现对实体弹药的阻挡效果呢?约束高温等离子体的原理已经被应用到了目前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当中,或许,这真会成为将科幻电影中“能量护盾”这种设定,搬到现实中的前置技术。

总结一下,吨位达到战列舰级别的高吨位海军战斗舰,在未来的海上作战当中,理论上是可以拥有一席之地的,但前提条件是不仅要做到武器和防护技术上的大发展,相关的作战理论也得适应未来要求,最起码的,它的出现,应当能够对航母编队中各舰的协同指挥体系,起到明显的优化作用。

但是我们也得面对现实,当下的技术条件,是无法支持这种“超能舰”及其作战理论的存在的,想要获得关于这种大型军舰的基本模型,可能也得等到可控核聚变技术开始商业化应用之后了。

9 阅读:5557
评论列表
  • 2024-02-17 15:09

    超能舰不一定仅仅是战列舰吧,航空舰和潜艇都可以吧,智能化丶电磁化丶量子化丶全息化可以应用到各种战舰

  • 2024-02-18 09:31

    什么乱七八糟的游戏概念扯上大驱?如果想写请写的专业一些!

  • 2024-02-20 14:48

    我们要研制超级龟甲舰

  • 2024-02-17 12:22

    炮弹的好处,是不会被欺骗,经济实惠,,,,,飞机和导弹,为什么是主流,这些考虑清楚,就不难选择

  • 2024-02-18 01:32

    理论是理论,跟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在水面上除了航母之外,其它的舰船吨位越大生存率就越低,目标越大越容易遭到导弹的锁定,所以过去的战列舰,巡洋舰陆续退出历史舞台。皮再糙肉再厚,几枚导弹就搞定!

  • 2024-02-17 12:25

    还是中船湖北宜昌分公司提出的,没想到我大宜昌也有大神

白鲸新视点

简介:跟着白鲸了解天下大事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