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为禁区的神农架,除野人外,还有2个未解谜团

宇宙天文馆 2024-05-06 10:38:07

神农架是我国最神秘的原始森林,其蛮荒的历史、诡谲的传说和奇异的动物,无不为它披上了一层奇幻的外衣,吸引着无数学者前来探索。

虽然神农架已经作为景点向游客开放,但和它广袤的丛林相比,只是冰山一角。而隐匿在密林深处的区域,至今荒无人烟,更是被列为禁区。

由于众多难以解释的迷踪,神农架也被打上了“神秘”的标签。除了人们津津乐道的“野人”传说,神农架还存在另外两个未解谜团。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神农架之谜。

“野人”之谜

提到神农架,就绕不开“野人”的话题。据说,“野人”身高2米以上、全身红棕毛发、行动敏捷,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行踪极为神秘;因此,神农架的“野人”之谜,也被列入世界四大自然之谜的榜单。

那么,“野人”真的存在吗?

自古至今,无论是在民间口头流传还是史册记载,都能找到“野人”的相关记载。

《山海经》便曾有描述:“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而民间也流传着“野人”的故事,在神农架当地,频频有“毛人”出没,专门攻击捕食人类。

从外貌和习性的描述上看,这种“毛人”与我们所说的“野人”存在一定的相似度。

20世纪50年代以来,神农架“野人”的消息层出叠现。1976年5月14日,在神农架林区,6位目击者看到一个全身红色毛发、身高1.8-1.9米、能直立行走的野人。自此,神农架“野人”的传闻不胫而走,有关“野人”的目击事件也频现报端。

1976年6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一支考察队,寻觅“野人”足迹。自此之后,神农架掀起了一股探寻“野人”的浪潮,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和探险者接踵而至。

据他们描述:“野人”身形巨大,外貌像猴,举止像人,2/3的“野人”全身呈棕红色,1/3的“野人”呈灰色,动作机敏,时不时发出怪叫。这和早年的民间传说一般无二。

据统计,从1976年至1980年,共有300多个人曾亲眼目睹过“野人”;发现了2000多个大于人类脚长(一般默认为20-30厘米左右)的脚印;搜集到3000多根毛发样本和多份粪便;但这都属于间接证据,无法证明“野人”的存在。

科学家经过研究鉴定,发现那些“野人”毛发,有些事人为伪造的,有些是其他动物的毛发;而且也没有搜集到任何“野人”的骸骨或尸体;再加上神农架海拔较高,并不适合“野人”生存,更没有“野人”繁衍后代的条件。故此,这些科学家们认为,神农架根本不存在“野人”。

随着更多“野人”否定论的出现,不断有研究人员放弃对“野人”的探索,考察组织和部门也相继解散。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科学家和兴趣爱好者们始终认为“野人”是有可能存在的,他们坚持不懈地搜寻着“野人”存在的证据。

在众多专家的努力下,终于在2009年11月,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恢复成立。

这表明,虽然近30年来的考察没有搜集到令人信服的“野人”证据,但也并不能完全否定“野人”的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家们将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探索。届时,神农架“野人”的谜面,自然会被揭开。

其实,除“野人”未被证实之外,神农架已经有不少生物被确证,只是对于这些生物的奇特之因,科学家们还没有得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白化动物之谜

神农架拥有的白化动物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以前,人们总以为只有在北极才有白熊,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有白熊的存在。

直到近代,大家才改变这一认知。1954年夏,一个老药农在神农架附近采药时,从熊窝捉到一只小白熊。这是第一次在亚洲发现白熊。之后,有人在神农架相继捕捉到四只白熊,这些白熊后被转到北京、武汉等城市的动物园展示。

除了白熊,人们在神农架区域还先后发现了白鹿、白苏门羚、白蛇、白猴,甚至连乌鸦都是白色的。

1992年,在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管理所所长在厨房发现了一条白蛇,蛇长大约3米,粗约10厘米,浑身雪白,背上有三条清晰的黄色条纹,正安卧在一块岩石上。这并不是第一次在神农架发现白蛇,但这么长的白蛇是极为很罕见的。

随着发现的白色动物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对白色动物的成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这是继神农架“野人”之谜后的第二大谜。

科学家经过实地考察,认为这一些列的白色动物,很可能是因为人类不断地扩大活动范围,使得这些动物的生态环境遭到干扰和破坏,生存空间缩小,不得不近亲繁殖,故而出现的白化现象。

但这一说法很快被一些学者反驳,他们认为,神农架的白色动物自古便存在,《史记·帝王本纪》中便提到了有关白熊的内容。也就是说,神农架的白色动物应该是原本就存在自然界的物种,而非同类动物的“白化”。

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大多数学者更倾向于基因突变的观点。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导致白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基因突变。因为动物的毛色是由酶的活性决定的,通过酶来控制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正常进行。

在正常动物体内,一部分苯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形成黑色素。而白化动物体内正是由于缺少了起关键性作用的酪氨酸酶,导致黑色素无法合成,从而外在体征表现为白化。

但白化并非纯白色,大多是黄白夹杂。这是因为白化动物体内虽然无法合成黑色素,但其他色素还是会正常形成的,所以白色中会掺杂着其他颜色。

当然,基因突变的说法并不是完全绝对的。科学家们还认为,白色动物的成因,也与当地气候、地质和环境等多重因素有关。

神农架林区海拔300至3100多米不等,由于地形千沟万壑,太阳辐射的程度不同,形成多样性的气候环境。这里高山地带温暖多雨,山头云雾缭绕,原始森林湿度大、日照时间短、霜期长。一些动物从长期栖身于洞穴,晒不到太阳,最终导致毛色变为白色。

再加上神农架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一年中有大半年都是冰雪之景,白色动物在林海雪原中躲藏起来,利于避敌和捕食,这种变成变成和周围环境一样的保护色,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

因此,科学家们不断呼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神农架的白色奇异动物。

除了白色动物,神农架还有一种世界上极为罕见红色动物。

红化动物之谜

从1924年到21世纪初,在神农架区域附近,不断有目击者发现红毛动物,有红毛“野人”,红毛狐狸、红毛飞鼠、重达30公斤的红色癞蛤蟆,还有头部长得像羊、身子像牛、尾部像鹿的红毛“三不像”,红毛金丝猴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各种红色动物种类繁多、数不胜数。

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动物的毛发最好是杂色、麻色、灰色,而红色却是一种极易暴露、被猛兽和人类发现的颜色,所以很多红色动物都在进化的过程中被淘汰了。

那么,神农架为何会出现大量的红色动物呢?

根据科学家分析,红色动物是当地动物进化的最高阶段,是适者生存长期选择的结果。

虽然红色动物极易被天敌发现,但由于这种颜色的动物罕见,在天敌猛兽看来,这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故而见了红色动物就会本能地对其产生一种畏惧感。因此,红色也就成了这些动物的保护色。

从生物学角度解释,学者们认为这些红色动物有一部分是红化现象,和白色动物的白化相对;但并不是所有的红色动物都能用红化解释得通。尤其是红色“野人”、红色野猪和红蛇等生物,而且这些红色生物数量很多,有时还会成群结队地出现,所以不排除是远古遗留下来的红色动物。

虽然红化动物的成因至今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解释,但它们和白化动物,以及未被证实的“野人”,都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是神农架的无价之宝,更是全世界的稀世瑰宝。

除此以外,在被列为禁区的神农架密林深处,还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由于人类目前的认识有限,原始森林充满未知的凶险和变数,故而还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但人的认知水平是无限提升的,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神农架的神秘面纱将会被揭开。

参考文献:

[1]明海英. 神农架“野人”寻踪,中国社会科学报[J],2013年12月20日第A04版.

[2]刘莉.神农架为何盛产白色动物,科技日报[J],2003年11月05日.

[3]沈军.神农架地区的“白化动物”,中国青年科技[J].1994年第6期.

[4]渝文.神农架:“红山动物”乐园,奥秘世界[M].2012.11.

[5]尹笋君.神农架的红色动物,中国青年科技[J].1996年Z1期.

0 阅读:4

宇宙天文馆

简介:宇宙天文馆,不止有宇宙天文,万物皆可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