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天赋的磅礴续作——《沙丘2》

妙看影视 2024-03-10 11:33:33

艺术与天赋的磅礴续作——《沙丘2》

今天聊聊美国 / 加拿大电影《沙丘2》。

片名 Dune: Part Two / Dune 2 (2024),别名沙丘:第二部(台) / 沙丘瀚战:第二章(港) / 沙丘II 。

丹尼斯·维伦纽瓦的《沙丘2》是一部极为震撼的作品,不仅继承了前作《沙丘》的精髓,更在多个层面实现了超越与升华。在形容这部作品时,经常出现的词是“宏大”,此外“史诗”“奇观”也会频繁地出现在观众的评价中。

好的电影能够改变人的认知,而好的导演则能让人心生赞叹。丹尼斯·维伦纽瓦以其卓越的才华,成功地将一部被许多人认为难以改编成电影的小说,搬上了大银幕。

《沙丘2》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顶级工匠的通力合作,共同呈现了一部试听盛宴。作为2021年奥斯卡获奖电影的续作,《沙丘2》无疑是其出色的延续。影片中的世界观构建之惊人,视觉效果之震撼,动作场面之想象力丰富,情节设置之道德复杂,都让人心潮澎湃。

《沙丘》系列早已积聚了一批粉丝,其深远的影响更是启迪了无数后来者。

但对于电影制作人而言,将这一经典之作搬上大银幕,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这其中的缘由不难理解:如同众多20世纪中叶的科幻巨著一般,它们骨子里都透露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怪异感,这种怪异在标准的英雄之旅的框架之上,充满了狂野和难以捉摸的气息。

而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却在这怪异之中,寻得了成功的密钥。他将这种怪异感融入电影的每一帧画面,每一句台词,使得整个故事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尽管保罗所处的神话般的设定和错综复杂的太空政治让人费解,但维伦纽瓦与编剧乔·斯派茨合作,使得剧本在保持简洁高效,又能精准地突出最重要的信息。他们成功地将复杂的故事线索梳理得清晰明了,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2021年的《沙丘》是一部视觉盛宴,奇观层出不穷。其美中不足在于未能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令众多观众意犹未尽。影片结尾未完待续的态势,就像赞达亚的契妮(Chani)在结尾台词“这是一个新的开始”的字面意思一样,为故事的后续发展埋下了伏笔。

如今,差不多两年半的时间已经过去,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个故事的更大胆、更宏伟的续章。

《沙丘2》紧密衔接了前作,将故事的脉络继续延展,继承了相同的节奏、外观和感觉,更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超越。这两部电影,共同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无论观众是否看过第一部《沙丘》,或者是否看过弗兰克·赫伯特那六部小说,都不妨碍欣赏《沙丘2》。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观看《沙丘2》或许无法像科幻迷那般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但这部影片绝对能够带给他们纯粹的观影乐趣与愉悦。

丹尼斯·维伦纽瓦的《沙丘》故事内容紧凑且丰富。在《沙丘2》中,这些元素得以更加深入地展现。帝国与皇权的争斗、宗教与信仰的冲突、亲情、友情与爱情的纠葛,以及生存与毁灭的抉择,都构成了影片的骨架。同时,内心冲突、报应轮回、圣战激情、民粹主义、种族清洗、政治阴谋,以及弥赛亚情结与预言占卜的神秘,都使得这个世界更加立体而生动。

弗雷曼人与哈克南家族之间的猫鼠游戏,李桑·阿尔-盖布的到来引发的林林总总,杰西卡的谋划暗流涌动,都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与惊喜。

《沙丘2》并非仅仅局限于救世主或王子复仇记的陈词滥调,而是一部充满艺术性和天赋的电影杰作,以其雄浑的气势宣告:宏大的大片可以用艺术性和天赋完成。

在第一部《沙丘》2021年首映周末登上美国票房榜首后,这部续集就获得了许可。这不仅是丹尼斯·维伦纽瓦职业生涯的最佳表现,也是华纳兄弟在2021年最好的开画表现。

有人将《沙丘2》与《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相提并论,这并不完全正确。更为贴切的类比应该是《指环王:双塔奇兵》。两部作品都以其深厚的世界观、错综复杂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塑造,展现出了史诗般的壮丽与深邃。

自彼得·杰克逊的《魔戒》三部曲问世以来,鲜有作品能够与之比肩,而《沙丘》系列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维伦纽瓦导演没有选择将《沙丘》的故事浓缩成一部电影,而是将其分摊在五个多小时的篇幅中,成功保留了原著的复杂性、支线情节和众多角色,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立体。

如果你曾在电影院错过了那场奇幻巨制《魔戒》三部曲,那么现在,千万不要再错过这部科幻巨制《沙丘》系列。

《沙丘2》是一部拥有顶尖电影品质的作品,至少对于没有完全失去观影习惯的观众来说,这是一部值得沉浸其中的佳作。

从导演到编剧,从演员到视效、音响,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创作者的心血与才华,每一处都是我喜欢的,全方面的精致使本片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

如果今年没有出现其他令人震撼的作品,那么《沙丘2》无疑将成为年度最佳影片的有力竞争者。

《沙丘2》作为一部磅礴大气的电影巨制,完全对得起观众的耐心与期待,两个半小时的观影时间里,观众穿越到沙丘世界感悟奇观。

2021年的《沙丘》呈现了原著前半部分的精彩内容,《沙丘2》承接前作,涵盖了后半部分的故事。

丹尼斯·维伦纽夫的两部作品总时长达到了惊人的321分钟,已经比大卫·林奇之前的改编版本整整多出了一倍。和前辈相比,本片的情节是1984版《沙丘》中39分钟的内容,也是2000年迷你剧《沙丘》中166分钟的内容,包含迷你剧第二集的76分钟和第三集的全部90分钟。

《沙丘2》紧随第一部,展开了一幅由战争硝烟、政治阴谋和命运之轮交织而成的画卷。

弗雷曼人怀着沉重的心情,将杰米斯的遗体运回故土,他在与保罗·厄崔迪的决斗中被击败。在厄崔迪家族遭遇血腥屠杀之后,保罗决定与弗雷曼人同行,这让母亲杰西卡感到无比震惊。

哈科南家族误以为保罗和杰西卡已在被消灭在沙漠中,于是他们在消灭了厄崔迪的闯入者后,开始肆无忌惮地掠夺珍贵的香料,进一步扩大了对弗雷曼人的攻击。

影片的前半部分,观众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中,目睹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弗雷曼人与哈克南家族为争夺阿拉基斯星球的控制权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保罗·厄崔迪的成长线开始崛起。

从第一部开始,那个曾经紧张而迷茫的年轻人,已蜕变为一位潜在的领导者。弗雷曼部落的首领斯蒂尔加(Stilgar)坚信,保罗便是救世主。

诸多神话与传说都指向了保罗的救世主身份,然而他并没有被预言迷惑,而是努力融入弗雷曼人的生活,与年轻战士契妮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保罗勇敢地接受了弗雷曼人提出的考验,成功赢得了部落名字“穆阿迪布” (Muad'Dib)。这些只是他复仇之路的开始,他发誓要向哈克南人复仇。

在另一个星球上,沙达姆·科里诺四世皇帝(the Emperor Shaddam IV)与他的女儿伊鲁兰公主(Princess Irulan)以及贝恩·盖塞里特圣母,正围绕着阿拉基斯展开协商。

沙达姆基本上将厄崔迪家族斩草除根,却低估了保罗的主角光环。伊鲁兰公主则充当了政治漩涡中的叙述者角色,将那些纷繁复杂的局势介绍给观众。

《沙丘2》不仅深度描绘了星际政治之间的纷繁复杂,更融入了宗教狂热元素,使得整个故事引人深思。

其中杰西卡夫人的角色尤为引人注目。她不仅在弗雷曼人中崭露头角,更逐渐成为了他们心中极具影响力的宗教人物圣母。她以一种既神秘又令人感到邪恶与不安的方式,引领着她的儿子走向权力的巅峰。

《沙丘2》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之旅。它勇敢地挑战了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局外人是否真正适合领导的观念。

《沙丘2》的情节相较于前作更为丰富,工艺层面是最大的亮点。

影片中的物理特效与电脑特效相互融合,毫无瑕疵,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真实感的遥远星球世界。

片中的色彩与光线运用令人惊叹,阳光以独特的角度洒在人物脸庞,赋予了他们深邃而富有层次的立体感。展现哈克南家族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调色板,以凸显其与众不同的特质。沙漠文化的棕色与蓝色并非单调的荒芜。哈科南家族的世界则显得缺乏色彩,常常以黑白为主调,即使是看似绚烂的烟花,也如同向墙上泼洒的无色油漆,诡异怪诞。

丹尼斯·维伦纽瓦充分相信观众能够领略《沙丘》愈发深邃复杂的设定,将《沙丘2》精心打造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感官盛宴,成功地将这部厚重的传奇故事转化为一部既易于理解又令人叹为观止的史诗巨作。

出人意料的是,影片的结尾并不是故事的终结。

这部续集虽已基本完成了导演对第一部《沙丘》小说的精彩改编,但显然它仍是电影三部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与首部作品相较,结局虽不再那般突兀,却也留下了诸多悬念。保罗对未来的一瞥惊鸿,还有杰西卡那预示厄运的预言,都预示了日后更为揪心的宿命之战。

在电影院里,观众将体验到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巨型屏幕与音响系统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沉浸式的观影环境。

汉斯·季默(Hans Zimmer)的打击乐配乐无疑为影片增色不少,他通过音乐来区分不同的文化元素,为冷酷无情的哈克南家族配上了更多金属质感的音色,以形成与弗雷曼人激烈配乐之间的鲜明对比。

特效与声音设计的结合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打斗场面更加紧张刺激。与其他大片相比,本片在打斗编排上无疑更胜一筹,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

因此,在观影时,我强烈建议大家选择一个音响效果出色的影院,以充分感受本片低音炮所带来的震撼效果。

《沙丘2》既恐怖又浪漫,将观众带入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未来世界。

尽管时代在不断变迁,科技日新月异,但人性却似乎永远不变,这种不变的本质使得我们能够轻易地识别出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相似性。

尽管影片中的战争场面被描绘得如此壮观,令人瞠目结舌,但在这背后所隐藏的政治和道德问题却让人深感不安。

电影所展现的不同时期,无论是集权主义的复苏还是封建主义的盛行,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次次换皮而已。各种社会制度虽然披着不同的外衣,但内核却惊人地相似,都充满了权力斗争、利益纷争和人性扭曲。

丹尼斯·维伦纽瓦曾明确表示,他不会发布任何被删除的场景。

他解释道:“一旦某个场景未能出现在最终的电影中,它便失去了生命。对我而言,这如同亲手扼杀了一个心爱的生命,痛苦至极。有时,在剪辑的过程中,我会面临艰难的抉择,不得不割舍掉某些镜头。那一刻,我会说,'我几乎不敢相信我正在剪掉这些,我仿佛成了一个剖腹的武士。’ 这很痛苦,因此,我无法在之后再去拼凑一个弗兰肯斯坦般的怪物,试图复活那些被我舍弃的部分。当它逝去,便是有其原因。尽管这个项目充满了痛苦,但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我必须坚守。电影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在剪辑室里,我严苛而无情,因为我所想的并非个人的得失,而是这部电影的完美呈现。”

比如,斯蒂芬·麦金利·亨德森(Stephen McKinley Henderson)和蒂姆·布雷克·尼尔森(Tim Blake Nelson),在影片中分别饰演了图菲尔·哈瓦特(Thufir Hawat)和哈西米尔·芬林伯爵(Count Hasimir Fenring)这两个角色,但最终他们的片段被全部剪掉了,他们的名字出现在了片尾字幕中,获得了“特别感谢”。

说说影片的细节和花絮:

1. 丹尼斯·维伦纽瓦向《沙丘》(Dune,1984)的导演大卫·林奇(David Lynch)致敬。

在林奇的《蓝丝绒》(1986)的开头,凯尔·麦克拉克兰(Kyle MacLachlan)发现了一只被切断的人耳,爬满了蚂蚁,在这部电影的结尾,当屏幕显示哈克南男爵的尸体时,镜头放大了他的耳朵,同样是蚂蚁爬行。

2. 在影片的叙事中,提到了帝国立法会(Landsraad),但并未深入展开。

在原著小说中,这个由157个大家族组成的联盟,构建了一个横跨13000个星球的庞大帝国。若沙达姆·科里诺四世皇帝的行为被认定为对帝国构成威胁,或背离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帝国立法会有权将其罢黜。

3. 马赫迪(Mahdi),这个名字在电影中多次出现,是当地人称呼保罗的代号。

它源自阿拉伯语“Mahdi Al Montathar”或“Mahdi the awaited”,寓意着一位将在世界末日出现并清除邪恶的伟大人物。与甜茶的性格相契合,他在影片中崛起为拥有绝对权力的领袖,被视为奇迹般的存在,肩负着清除世界邪恶的使命。

4. 原著小说中,哈科宁男爵的死法颇为特别,他是由保罗的妹妹阿丽娅用戈姆刺(Gom Jabbar )所杀。那时的阿丽娅年仅四岁,却已是一位意识完全觉醒的圣母。在她杀死男爵之前,还向他透露了他们的血缘关系,说:“对不起,爷爷......你见过厄崔迪戈姆刺。”("I'm sorry, Grandfather... you've met the Atreides gom jabbar.")

然而,在电影中,这一情节得到了改编,保罗成为了杀死男爵的人,他说的是:“你死得像畜生一样,爷爷。” ("You die like an animal, Grandfather.")

5. 弗雷曼人经常使用的语言在小说中被命名为“Chakobsa”,它源自现实生活中的阿拉伯语,尽管也包含法语,希腊语,罗姆语和斯拉夫语的部分内容,包括希伯来语和梵语的大量改动。

6. 饰演哈克南男爵的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为了角色的塑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每天需要花费8小时进行身体化妆,2小时卸妆,期间甚至不能喝水,只能依靠盐酸洛哌丁胺药丸(Imodium)来避免在拍摄期间去洗手间。这样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

7. 奥斯汀·巴特勒(Austin Butler)在片中的即兴表演,他即兴亲吻了哈科宁男爵。

视听奇观艺术盛宴,

宇宙史诗磅礴篇章。

0 阅读:23

妙看影视

简介:Wonderful Movie and TV. 妙介子陪你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