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中难忘的6种美食,当年边读边流口水,馋了好多年才吃上

市井觅食记 2024-04-07 01:56:33

或许是小时候能吃到的美食太少,也或许文字描述更有想象的魅力,又或者自己天生就是个吃货,学生时代上语文课,印象最深的都是关于吃的课文,老师在讲台上面讲述,自己在下面想象着味道,暗暗流口水垂涎作者笔下的食物。

孔乙己的茴香豆,朱自清的橘子,猎人的烤松鸡,少年闰土看管的西瓜,甚至是他差点刺到的那个猹,虽然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猹"是个什么生物,但还是想到了这种野味也一定别有一番风味。盘点一些曾经出现在语文课本中让人难忘的6种美食,都是馋了好多年的。

一、《端午的鸭蛋》——高邮咸鸭蛋

要说起语文课本中的美食,可能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汪曾祺的作品《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是个不折不扣的美食家,他在文中对自己家乡高邮出产的咸鸭蛋进行了着重介绍:“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课堂中本就容易肚子饿,经汪老先生文字一描述,那鲜香、沙绵的鸭蛋黄仿佛是在自己嘴里抿开,又仿佛是有人在面前炫耀着吃,自己馋得咕噜咕噜叫的肚子是配乐。这节课堂真是从身到心都在学习着这颗端午节的咸鸭蛋,恨不得把作者挤开换成自己,想象着自己拿筷子挑开空头看那亮黄的红油滋出来,赶忙嘴巴凑过去吸舔,吃得一手狼狈一嘴鲜。

咸鸭蛋各地都有,高邮咸鸭蛋久负盛名,前有清代《腌蛋》一文中“腌蛋以高邮为佳……”,今有《端午的鸭蛋》。高邮麻鸭的鸭蛋腌制出来咸鸭蛋,蛋白鲜嫩爽滑,蛋黄油脂丰富,早已成为高邮市的特产,也是高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美食。

高邮咸鸭蛋现在不仅是高邮的城市名片,更是大江南北食客中的一个记忆。

二、《我的叔叔于勒》——牡蛎

聊完高邮的咸鸭蛋,就不得不提另一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牡蛎。

虽然课文中于勒的处境令人伤心,但莫泊桑刻画女士吃牡蛎时的画面鲜活得在眼前上演,“……她们先用一块精致的手帕托着牡蛎壳,把嘴稍稍向前伸,以免弄脏裙子,然后轻快地一吮,一下子就把肉和汁水吸进嘴里……”

一撬、一递、一托、一吮,那爽滑的牡蛎就滑进了嘴里。当初看到此处,边看课本边跟着吞咽,似乎也一起品尝了鲜嫩爽滑的牡蛎。

可能是身处内陆,连在短视频看到赶海时都要停下观看半晌:赶海人手拿开蚝刀搜寻长了牡蛎的石壁,刀尖插入牡蛎开口缝隙,手腕一转撬开外壳,露出乳白蚝肉,撒上随身携带的柠檬汁细细品尝,亦或手捧净水一洗直接开吃。

中国牡蛎出名的几个地区:乳山牡蛎、南澳牡蛎、北海牡蛎、荣成牡蛎……根本吃不完,如今天气回暖,夜市摊的牡蛎们也要收拾收拾准备再次接待食客了,别错过了。

三、《槐乡五月》——槐花饭

春季吃春,恰逢四月,又到了槐花成熟盛开的时候。槐花季节性强,通常只有一周时间可以吃到,错过就要再等一年。

而《槐乡五月》里:“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咸的、甜的槐花饭组成了作者的童年,也是我们的童年。槐花饭对于咱们来说可不陌生,小时候大概都吃过槐花饭。

做槐花饭要趁着槐花开放,采摘一袋子清香鲜嫩的槐花,再洗净控水,加入面粉搅拌抓匀,铺在蒸笼上蒸熟即成。做法简单,口味则不简单,甜口咸口都能满足。也有人什么都不加就吃原味,吃得是槐花天然的清香。

槐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除了单吃槐花也可将槐花制成槐花蜜和槐花茶,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四、《我爱故乡的杨梅》——杨梅

“……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单看这句话可能你还没有想到这是什么水果,那接下来的:“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就能帮你回忆起吃杨梅时的酸甜。

四月开花,六月结果的杨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不仅食用起来可口,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祛痰止呕哕……”。但我们一次不能吃得太多,容易上火。

这“果中玛瑙”,生长在南方,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钙、磷、铁的含量远超其他水果的含量。鲜食之外,杨梅酒在果酒里也是素负盛名,酒水里浸进清香酸甜的果肉,啜饮馥郁果香。

五、《荔枝》——荔枝

红关公、白刘备、黑张飞三人结义,大家猜一种水果。不绕圈子了,谜底就是——荔枝。

记得在《荔枝》这文里作者描写母亲吃荔枝时的神态:“……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那甜滋滋又水灵灵的荔枝,在课文里好像变得更甜更水灵了,吸引力加倍的增长。初读课文时,荔枝对于北方的我也是个稀罕物,平常买不到,买到了也吃得少,家里一粒一粒的分。剥开红艳外壳,莹白剔透的果肉藏于其中,吃起来鲜嫩多汁,不枉“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名号。

六、《画杨桃》——杨桃

学这一课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我一样在脑海里想象杨桃这个水果。课文里没有描述杨桃的味道,但在儿时印象里,杨桃是个比荔枝都要少见的稀罕物。

一个像五角星的水果,谁能不好奇?后来偶然在商超中见到了杨桃,还绕着看仔细观察它是不是个五角星,不知道你在见到杨桃后有没有探究呢?可惜杨桃见面不如闻名,吃过以后也是大失所望,好奇感顿消。

——老井说——

告别学校生活颇久,现在吃到课本里的食物,会勾起当初的校园回忆。那些美好抑或不美好的记忆,都成了回不去的历史,时不时拿出来咂摸回味,叹一句“遥想当年……”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2 阅读:447
评论列表
  • 2024-04-07 23:29

    还有那个挖荠菜的

  • 2024-04-07 23:29

    好奇槐花的味道

  • 2024-04-08 14:45

    黄油烙饼熬小鱼,草籽粥。以前小的时候没条件吃,现在有条件吃了也没有不出来那种感觉。

  • 2024-04-21 06:41

    最令我难忘是夜宿山神庙,熟牛肉就冷酒!

  • aab 2
    2024-04-20 21:58

    我印象最深的是故乡的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