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张晓勇:清华毕业5年后回乡做保安,如今每月工资5000元

场记小任 2023-11-11 12:20:09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江诗月

编辑|江诗月

前言

清华高材生重返家乡,成为保安,月薪5000元?

张晓勇湖南省的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一时之间,名誉全城。

毕业五年后,这位天之骄子却选择回老家当保安,每月固定工资5000元!

从清华高材生沦为落魄保安,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本该前程似锦的青年,又经历了什么?

清华高材生当保安

张晓勇是一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曾经被人们誉为“天之骄子”。当初,大家都以为他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但是,毕业后的张晓勇却做起了一名保安的工作,这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起初,一位老同学推荐张晓勇去一家陶瓷市场应聘保安。张晓勇对这份工作很排斥,甚至觉得是对自己的侮辱。

但经过深思熟虑,他还是来到了那家陶瓷厂面试。厂里的负责人看到他优秀的简历和背景时,非常惊讶。一个清华毕业生竟然来申请保安工作,这在他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经过交流,负责人了解到,他只想要一份简单稳定的工作,平平淡淡地与家人度过余生。

负责人起初觉得他只是暂时遇到困境,过些时日还会离开这里。但张晓勇坚持要求签订5年工作合同,这让负责人不得不相信他的决心。

出乎意料的是,张晓勇对这份保安工作非常上心,每天认真巡逻,维护本地秩序,帮助解决纠纷,获得了周围人的称赞。

陶瓷厂的老板曾问他要不要换一份工作,但他坦言喜欢现在的工作,认为它更适合自己。

张晓勇平时巡逻时,经常会和摊贩们聊上几句。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温和谦逊的青年,他总能用自己的话化解纠纷。

有一次,附近的居民区发生了抢劫案,张晓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成功制止了犯罪分子,受害人由衷地感谢了他。这件事让他在本地获得了“热心市民”的美誉。

张晓勇其实收入并不高,但他总是照顾着一些生活困难的老人。每个月他会从自己的工资中抽出一部分,买些生活必需品送给他们。

有时候遇到紧急情况,他也会自掏腰包资助一些遭遇变故的同事或商户。这些善举无声无息,却温暖了许多人的心。

10多年过去了,张晓勇一直坚守在这个保安岗位上。许多人问他是否后悔,他说自己并不觉得这份工作有任何不体面,只要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就是一份好工作。

他也从未抱怨过现在的生活,反而觉得它更适合自己,没有那么多功名和浮华的追求,只是单纯地为别人做一些事。

张晓勇的选择让许多人费解,但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成功和地位不能代表一切。找到一份适合自己、能获得内心满足感的工作,才是他此生的追求。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也激励了其他人不必拘泥于外在形象和身份,而应该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天才”更加努力

1974年生于湖南长沙的张晓勇,是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生活拮据。

但都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改变命运。张晓勇从小就立志要当科研工作者,心中种下了“清华梦”。

为了实现梦想,张晓勇刻苦学习,高中时成绩名列前茅,被评为“三好学生”。同学们课余玩耍,他却埋头看书,经常向老师请教疑难问题。

每当老师布置作业,张晓勇总是第一个完成。同学们还在纸上涂涂画画,他已经在认真复习下一章的知识点了。

放学后,张晓勇经常跑到图书馆借阅参考书和习题集,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解题效率。

高考前,张晓勇起早贪黑,做题、复习、钻研,全心全意备考。他每天坚持做大量的选择题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重点知识他能够熟练地背诵出来。特别是数学公式推导,他反复练习,直至能够熟练运用。

有时做错一道题,他会反复推敲,直到完全理解原理。如此刻苦,他的学习效果大幅提升。

1991年,张晓勇高考成绩达到538分,摘得“长沙县理科状元”的桂冠,如愿以偿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

大学期间,张晓勇勤奋学习,参与学术活动,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学神”“学霸”。为了积累研究经验,他主动申请加入多个科研项目,承担部分研究工作。

课余时间,他经常泡在实验室进行探索性实验。每逢期末考试,张晓勇总是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

他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表,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每年的奖学金名单上都有他的名字。

1996年,张晓勇顺利从清华毕业,进入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宝洁公司工作。按公司规定,刚入职的员工要进行为期一年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正式入职。

张晓勇满怀信心,认为自己一定能进入心仪的研发部门。但是,考核结束后,他却被分配到了客户服务部门。

原来,研发部门主要在国外,国内暂无此类岗位。张晓勇深感失望,但为了生计,还是留了下来。

在客户服务部门,张晓勇工作认真负责,渐渐升为中层管理人员。但这份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与他当初的理想越来越远。

他曾多次向领导反映想调到其他部门,但每次都被婉言拒绝。张晓勇也主动联系过其他部门的主管,希望能内部调动,但对方表示暂时没有空缺。

张晓勇一度怀疑自己,开始反思。就在这时,一则坏消息从老家传来,父亲突发疾病,情况危急......

张晓勇的抉择

2003年,张晓勇的父亲突然因尿毒症瘫痪在床,母亲也年事已高,这让张晓勇开始考虑是否要回到老家长沙,回到父母身边。再加上工作的不如意,更是坚定了他想离职的决定。

张晓勇回乡之后,白天的时候主要照顾生病的父亲,晚上则帮着年迈的母亲做些家务。父亲每天需要定时洗澡、擦身、换药、喂饭等等,这些都需要耐心和细致。

为了节省医药费,张晓勇经常上网搜索各种民间偏方。他试过许多中草药泡脚法,也尝试过一些特别的蔬菜汤剂。

有时疗效不佳,父亲的病情还是反复发作,看着父亲吃力地撑起虚弱的身体,张晓勇内心备受折磨。

即使面临重重困难,张晓勇从未放弃过,他坚信科学医治和耐心照料终会使父亲康复。

经过一年艰苦的治疗父亲病情好转,张晓勇欣慰不已,仿佛看见希望的曙光,这成为他继续努力的动力。

看到年迈的父母,他决定留在老家找工作,不再追求过去的梦想。他重新在长沙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他的生物专业在小地方没用武之地。

房地产销售工作虽然在面试,但老板看到他的清华学历都觉得大材小用。最后,他还是入职了房产中介的工作,虽然内心又嫌丢人。

多年后,张晓勇偶遇老同学,为了面子他撒谎说自己在搞房地产,没有说明真实的职位。后来,张晓勇在销售工作上越来越艰难,处处碰壁,不得不再次放弃。

最后,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去陶瓷市场找到了保安工作,虽然收入只有5000元,但轻松稳定,可以陪伴父亲,也可以阅读和学习。

张晓勇说他喜欢这份工作,让自己感到自由和安心。他不需要为了钱和名利奔波,可以过上简单的生活。

他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因为他做了自己想做的选择,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尽管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但张晓勇的经历还是在网上引发了讨论。

一些人认为他浪费了国家的人才和受教育的机会,原地踏步,另一些人则理解他的选择,认为读书的目的是面对生活,“百善孝为先”,自己的生活自己说了算。

无论他人如何解读,张晓勇选择了回家照顾父母,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或许对很多人来说,这与理想中的前程有些出入。

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父子之间的选择,也是面对生活本质的一次思考。不管环境如何变迁,亲情和内心的平静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总结

人生路漫漫,理想和现实往往难以调和。张晓勇的选择,对每个人来说都值得深思。

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却给了张晓勇内心久违的平静。他不再为金钱和名利打算,每天持之以恒地工作,利用余暇时间陪伴父母。

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张晓勇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变迁。小时候的街道早已面目全非,如今车水马龙、高楼林立。

但张晓勇的内心,依然保有当年那个单纯善良的少年心性。这也许是他选择不离开家乡的原因。

0 阅读:1

场记小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