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40多年的冷战,美国凭什么熬死苏联,中国在背后都做了什么?

文史书生一枚 2024-05-17 22:22:37

1991年,苏联宣布解体,持续了四十多年的冷战自此结束。冷战期间,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冷战的结束,和中国也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美国为什么能够取得冷战的胜利,冷战期间,中国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结束,法西斯的失败,使得世界局势有了新的变化,美国和苏联的博弈也开始转到明面上。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布了铁幕演说,冷战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为了遏制苏联的发展,美国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全方位打击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极大地限制了苏联在欧洲的影响力,苏联不甘示弱,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美苏两国的博弈也就愈演愈烈。

在这个过程中,冷战初期的美国其实过得并不是很顺利,尽管马歇尔计划扩大了美国的影响力,但是美国在外部的战争中却频频失利。

首先是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为了自身在东亚地区的利益,派遣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和韩国的战争。

结果,美国不仅没有取得想象中的胜利,反而因为中国的出兵,最终无奈选择和中国、朝鲜在板门店和谈。

其次则是越南战争,战争爆发后,美国本以为可以速战速决,可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这么顺利,美国很快就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中难以自拔,并因此损失惨重。

军事上的重大失利,导致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有了很大的下跌,尤其是朝鲜战争中的失败,让世界各国意识到美国并非不可战胜的。

不过美国毕竟是超级大国,虽然屡次失败,可是因为基础雄厚,所以美国的实力很快就能恢复过来,除了苏联,没有国家可以单独和美国抗衡。

在冷战期间,美国的经济稳压苏联一头,这是美国最自信的领域,遗憾的是,等到军备竞赛开始,美国在经济领域的优势也有了很大的削弱。

苏联因为过于重视工业化,对农业以及轻工业不够重视,这导致苏联的经济结构很不合理,存在非常大的隐患。

当然,苏联重视工业化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常耀眼的,苏联的军事实力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就连美国也逊色不少。

为了在军事上赶超苏联,美国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军事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军事实力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代价则是经济水平快速下降。

到了冷战后期,美国的经济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1971年出现的贸易逆差,以及之后爆发的经济危机,同时,美国还有相当严重的通货膨胀。

经济的问题激化了其他的矛盾,例如种族问题、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冷战期间一直是美国政府的顽疾,令美国政府头疼不已。因此,美国在冷战期间的情况并不好,同样地,身为对手的苏联其实也过得很艰难。

1991年,苏联宣布解体,长达四十多年的冷战就此结束。冷战期间,中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冷战的结束。

那么,美国是如何熬死苏联的,中国和冷战的结束又有什么关系呢?

冷战爆发初期,苏联的优势是军事,在军事方面,仅美国有一较高下的实力,其他国家根本不可能是苏联的对手。

正是因此,苏联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怎么强大的情况下和美国进行争霸,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短板越来越明显,最终苏联也因此解体。

在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同时,苏联也提出了同样的计划,这个计划名为莫洛托夫计划,意在和美国进行对抗。

可是苏联的经济水平根本不允许苏联这样做,外加在执行时出现了一些意外,最终莫洛托夫计划以失败告终,没有发挥马歇尔计划那样巨大的作用。

因为初期苏联的军事实力过于强大,所以苏联对经济方面的问题并不重视,尤其是斯大林模式的不断强化,使得苏联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经过多年的发展,苏联的重工业体系遥遥领先,在核武器领域,苏联制造的核武器的威力远在美国之上。

与此同时,重工业的强大给苏联带来了不少的好处,这使得苏联在有明显经济短板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转。

尽管当时苏联的轻工业和农业不发达,但是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低。

苏联人民可以分到免费的住房,有免费的医疗服务,中小学教育也是免费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免费服务的水平也很不错,在全世界都是位于前列的。

不过这仅仅是和一般国家相比的,如果和发达国家相比,尤其是和美国相比,苏联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其实并不算好。

冷战初期,因为战争刚刚结束,苏联人民可以忍受这样的生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提高了不少。

遗憾的是,苏联因为过于轻视农业的轻工业的发展,无法满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社会矛盾因此不断激化。

致命的是,苏联虽然有广袤的耕地,可是因为不重视农业,管理方式也有很大的问题,导致苏联生产出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联没有选择从内部解决,反而是选择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这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到了冷战后期,苏联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都出现了问题,军备竞赛让那个苏联不堪重负,粮食不足的问题让苏联内部矛盾重重。

最终,在美国的不断推波助澜下,曾经强盛一时的苏联在多次错误的选择中走向了解体,美国遂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美国和苏联进行争霸的同时,中国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和美苏两国都有过博弈,间接地影响了冷战的结局。

1991年,苏联宣布解体,长达四十多年的冷战就此结束。冷战期间,中国备受影响,与此同时,中国也间接地影响了冷战的结局。

那么,中国和冷战有什么关系,冷战期间,中国和美苏都有哪些博弈?

冷战初期,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僵硬的。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支持的是国民党政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中苏交恶以前,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十分友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领袖美国,自然不会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更多的是进行多方面的打击。

遗憾的是,赫鲁晓夫上台之后,苏联的政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斯大林的许多政策被推翻,就连斯大林的思想也遭到了抨击。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多次提议苏联不要这样做,尽管斯大林模式有问题,但是也有很大的作用,不能一刀切断。

结果苏联不仅没有听从中国的建议,反而因此迁怒与中国政府,后来更是提出了建立联合舰队等无理的要求。

中国为了不破坏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多次和苏联磋商,可是不仅没有取得效果,苏联却因为中国的主动示好而变本加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和苏联的关系越来越差,苏联先是撤回了对中国的援助,后来更是在边境制造摩擦,导致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中国和苏联的交恶导致中国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十分尴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却和社会主义的老大哥有矛盾,这是很难处理的。

到了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和美国搞好关系,利用美国强大的影响力,遏制苏联对中国的不断侵扰。

就在中国和苏联交恶的同时,美国也有和中国交好的意愿,当时美国因为军事上的失败在冷战中处于劣势,急需中国这样的盟友扭转局势。

尽管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中苏的交恶让中国无法在社会主义阵营立足,和美国交好几乎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出路了。

美国意识到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机会,如果能够争取到中国这个盟友,苏联在东亚地区的力量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竞选时就表示对中国有好感,正式成为美国总统后不久,尼克松就派人了解中国的情况,希望能够尽快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经过多次接触,中美双方均认为可以和对方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变化,为美国后来取得冷战的胜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79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自此进入了一段相当友好的时期,中美达成了许多合作,中国和美国的处境都有了可观的改善。

相反地,苏联的处境就没有这么好了,因为多次失败的改革,苏联的发展急转直下。尽管军事实力依然强悍,可是经济已经有了致命的问题。

最终,美国的发展回归正轨,而苏联则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下宣布解体。

0 阅读:59

文史书生一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