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朝烧不出!结果惨遭一成语“打脸”

张司马讲历史 2024-04-20 08:10:47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张英编辑 | 张英

前言

马未都先生曾经告诫我们:“历史并非是真相的全部展示,而是仅留下了一条大道理。”

既然历史并无确凿的真相可言,那么他又是如何能断言宋朝时期无法生产制造出大型水缸,以至于司马光当时无法将缸砸破呢?

这个看似矛盾重重的回答背后,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探究。通过对一句广泛流传的成语进行严谨的考据研究,以及对考古发掘成果的详细分析,马未都先生所提出的关于宋代缺乏大型水缸的观点便显得站不住脚,似乎有被“打脸”之嫌。

我们先说一下司马光砸缸的历史背景

司马光(公元1019年至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杰出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历经宋朝四代,他是中期的关键人物。

早期的司马光七岁能文,16岁高中进士,22岁任职秘书省校书郎,后升为翰林学士、枢密副使以及尚书右仆射等要职。

他倾注心血于编撰史书,主导编写了《资治通鉴》这部影响深远的编年体通史。

他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童年“砸缸救人”的英勇事迹。

根据记载,司马光年少时与伙伴玩耍,一名孩童失足落入盛满水的大缸,危急时刻,司马光果断举起石块击破水缸,成功解救了同伴。

这个故事从北宋一直流传至今,可见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形象深入人心。

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时候,著名文物收藏家马未都却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观点。他认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很可能并不属实,因为宋代的制陶工艺还无法烧制出如此巨大的缸。

马末都又是何许人也呢?

马未都生于1955年,早年历经农村生活,后成为机床铣工,他并不满足于此,转而投身文学创作。

马未都在写作领域展现出非凡才华,短短一年内创作了数部作品,其中小说《今夜月儿圆》被《中国青年报》整版刊载,此外,他对收藏的热爱使其家中藏品丰富,并著述众多相关书籍,广受好评。

随后,马未都决定开设博物馆,展示个人藏品,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观复博物馆应运而生,成为新中国首家私立博物馆。

2008年,马未都荣获中国作家富豪榜;2016年,他荣获“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荣誉称号。

马未都在文化界享有盛誉,尤其在藏品鉴定方面具有极高权威性,他曾入选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其言论备受瞩目。

在某档节目中,热爱文学和古玩收藏的他,在研究古籍之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人烧不出大缸。

这意味着,在他眼中,宋代并无供孩童玩耍之大缸,甚至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并非事实。

作为知名学者的马未都的言论备受争议,司马光是否真的砸过缸呢?

依照马未都的见解,宋代烧制缸的可能性极小,而更可能烧出的是瓮。

这涉及到瓮与缸的差异,瓮较为常见,形似灯笼,两端收缩,中部凸起,受力稳定,易于支撑,且受热均匀。

早在新石器时期,瓮已被广泛应用,毫无疑问,瓮是更为常见的容器。

相比之下,缸为开口式容器,虽然同样用于储物,但其制造工艺远比瓮繁琐,成品率相对较低。

因此,实用性更高的瓮更受青睐,在众多史书记载的盛水器具中,瓮占据主导地位,而缸则很少出现,难免引发疑问:宋朝是否真有缸这类容器?

对于司马光砸毁的盛水容器究竟是缸还是瓮,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在马氏提出观点之后,立刻有人提出异议,列举出《史记》所述的“醯酱千缸”一词。

此语源自司马迁的著作,意指醋和酱油的缸多达千余个,反映出当时醋茶业的繁荣景象。

为何这个成语能成为有力的证据呢?

关键在于,《史记》成书于汉代,表明汉代已有大量缸类容器存在,这无疑推翻了马未都关于宋代无法烧制缸的论断。

由此可见,宋朝制缸确为事实,而马未都对司马光砸缸事件中缸的质疑,实属无稽之谈。

从这件事本身出发,在对历史上的一件事产生疑问的时候,还是要保证在高度了解历史、还原历史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单凭咬文嚼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7 阅读:7422
评论列表
  • 2024-04-20 22:04

    一个投机商,赚点钱就以为自己啥都知道了

    哈哈 回复:
    得意的过了
  • SSZ 32
    2024-04-20 17:20

    瓮就是缸就好比番茄就是西红柿!一种物二个名称而已

    明月清风 回复:
    执着字面意思有意思吗?大瓮称大缸比比皆是。
    Jack 回复:
    删了吧,怪丢人。
  • 小兵 25
    2024-04-21 11:15

    他收了不少美日金主的钱,在努力否定歪曲中国历史!

  • 2024-04-21 13:06

    一个小学课本都没读过的腌臜 靠着开放倒卖文物发家的腌臜有啥资格评论历史教学书

    陌生人 回复:
    文物没你想的那么复杂,只不过人家是专业干那个的,咱普通老百姓一辈子可能见都没见过几个文物,所以觉得神秘。 以前那些干造假文物的,典当行的掌柜伙计,能有多少文化知识? 真有那么深厚的文化知识,还不考学当官去,哪会去干下九流,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可也包含这些人。
    风雨 回复: 陌生人
    这就是区别
  • 2024-04-21 12:02

    这就是狂妄自大。认为他自己了不起了好像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可笑。

  • 健身 13
    2024-04-21 10:01

    那是古代 现代就是一小孩玩耍掉进大纲里路人砸破大缸救出小孩 缸主人说缸是司马光时期传下来的古董索赔一个Y 被救下父母表示 路人救人方法不对 没有游泳类救援证件 导致孩子被砸缸时多碎片划伤 脸部更被多处毁容 要求路人赔偿各种费用共计八百二十五万余…事件被称为砸司马光时期的缸…

  • 2024-04-21 16:04

    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在没望远镜的古代,他们就能列出天上二十八星宿,牛郎织女搭鹊桥,嫦娥抱兔吴刚砍树……。反观现在的专家,田里长的韭菜跟禾苗还傻傻分不清。

  • 2024-04-21 17:45

    老马说的是烧不出那么大口径的缸,不是说烧不出缸

  • 2024-04-21 19:14

    总有一些所谓的文化人来质疑本国文化故事中的一些事件。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无论真与假都具有教育意义就行了。真的有本事,你去质疑外国的圣经,荷马史诗之类的。

  • AA 6
    2024-04-21 16:36

    废话,人家也没说宋代不能造出缸,只是造不出那么大的缸,一群评论区的大概都是遥遥领先们的余孽吧

  • 2024-04-21 19:22

    作者断章取义,马未都是说宋朝烧制不了那么大尺寸的缸体,不是说烧制不了缸。目前残存文物和出土文物都没有可以让人淹没的缸体。自媒体写文章不要总想着哗众取宠蹭流量,文章要有严谨性。

  • 2024-04-21 18:57

    中国文字从来就是先有物而后拟形造字,若无“缸”之物,何来“缸”之字?你可以怀疑小孩儿的力气能否砸的烂缸却不能怀疑缸的存在。

  • 2024-04-21 19:32

    坏人激你说没有,你一受激说破嘴,宝易主了。所以对于这种自命大家者不理不睬。

  • 2024-04-21 16:38

    大禹治水是真的吗

  • 2024-04-21 15:05

    别说宋朝汉代就有了

  • 2024-04-21 20:21

    这个文物贩子还不断赞美日本,否定中国文明,青海马家窑文明早就出土了最早的缸,这厮却否定晋朝无缸!

  • 2024-04-21 15:02

    还有一个“请君入瓮”呢。

  • 2024-04-21 19:50

    欺老百姓不懂叫捡漏一群……

  • 2024-04-21 19:18

    自以为是的投机商

  • 2024-04-21 16:56

    这个人也是闲的蛋痛,一个智慧故事,那么刻意求真,你这样执着,为什么不深研马王堆出土文物呢?解释一下那个该有那个不应该有呢

    砸烂柯基犬 回复:
    就图一乐呵 人家本意是说古代烧制大口径缸的工艺很难。
  • 2024-04-21 19:39

    一个大坑,谁在其中。

  • 2024-04-21 14:55

    老马,小马,加老王,海燕歌舞厅

  • 2024-04-21 14:58

    无知让他猖狂至极得意忘形

  • 2024-04-21 18:42

    节目里马也没有断定没有那么大的缸,只是向清华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罢了

  • 2024-04-21 20:02

    小编自作聪明!!!

  • 2024-04-21 19:03

    马爷没见过实物,小编也只是通过文字“缸”认为有。实物和称呼没改变和偏差吗?

  • 2024-04-21 19:42

    自作聪明

  • 2024-04-21 14:47

    人家的原话是宋朝从来没有出土过那么大的缸,你要反驳也要从这说,他说的不一定对,但你这玩偷换概念又有什么意义?

  • 2024-04-21 10:02

    瓷缸没有,司马缸可以是个石缸陶缸

  • 2024-04-21 12:33

    砖家

  • 2024-04-21 18:48

    有没有文物史籍佐证?

  • 2024-04-21 18:54

    文盲最喜欢断章取义

  • 2024-04-21 14:16

    有关系就叫砖家,没关系就叫贩子,有关系就叫收藏,没关系就叫没收!

张司马讲历史

简介:关注我每天带你看不一样的历史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