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位军统女特务在四川将被处决,副书记写一封信把她救下

历来有些现实 2024-01-06 16:06:46

1951年7月,四川广元刑场,几名解放军战士端起了手中的步枪,将枪口瞄准了一名军统女特务,如果不出意外,几秒钟之内,她将被仇恨的子弹击中,香消玉殒。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辆吉普车疾驰而来,“吱嘎”一声来个急刹车。车还没有停稳,就从车上跳下来下来一名年轻的干部,手里拿着一封信,大声喊道:“快住手!枪下留人。”

这一喊,战士们手中的枪很自然垂了下来,他们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在一边监刑的干部。

监刑的官员看信之后,急忙走上前去,对战士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然后给即将被处决的女特务松绑,还面带歉意恭敬地将她送上汽车。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汽车绝尘而去,消失在人们视线。

见此情形,群众目瞪口呆,在那里议论纷纷,不知道这名女特务为什么会死里逃生。很多人认为,关键点是干部手中的那封信,此女肯定有很硬的后台,救她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他们猜的没错,那封救人的信,出自西南军委副书记之手。

问题来了,对于军统特务,人们躲避还来不及,即使是高官也不例外,这位副书记是谁,为何不避嫌,要救这位女特务?

那名女特务又是谁?值得西南军委副书记为她挺身而出?

1914年3月,一个暖风和煦的春日,一所军营里,传出一名婴儿的啼哭声。

婴儿的父亲,名叫王连山,是四川军阀刘湘手下的一名军官。

王连山当时已经三十出头,这是他第一次当爸爸,尽管妻子生下的是一名女婴,他也很待见,取名王昭。

当时的中国人普遍重男轻女,但是王连山对女儿百般宠爱,把她当男孩子培养,让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让女儿读完了大学。

21岁那年(1935年),王连山还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争取到了公费名额,让女儿到日本留学。

到了日本之后,王昭不但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开阔了视野,树立革命理想,成为一名爱国青年。

正在王昭如饥似渴学习的时候,卢沟桥事变爆发了。

因为两国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交战国,日本政府开始大量驱逐中国留学生,王昭和众多中国学子回到国内。

归国后的王昭被任命为成都市公民训练主任,积极投入到救国运动中去。

没过多久,王昭在大街上遇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是自己青梅竹马的儿时伙伴、大学同学康乃尔。多年不见,康乃尔已经是四川“民先队”的领导,还是中共党员。

对于共产党,王昭早就有了全面了解,觉得它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中国的希望。

很快,她直接对老同学说:“我想入党!”康乃尔说:“那太好了,但是入党前需要好好学习;我这里有去延安抗大学习的名额,你现在就去那深造吧。”

就这样,王昭来到延安,坐在窑洞里,开始在抗大学习深造。

突然有一天,她接到上级通知,要被派到国民党军队去。原来,延安抗日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孙连仲的关注,他对我党那一套很感兴趣,便向八路军总部提出请求,希望够抽调政工人员到晋军去,传播经验。

就这样,王昭和其好友陈云洁等一批青年学生,动身前往孙连仲的国民党27师,担任政治教官。

从此,她的人生轨迹发生重大转变。

在1938年4月的台儿庄战役中,孙连仲的部队损失惨重,王昭跟自己好友陈云洁和部队走散了。

二人就像水上浮萍,随波逐流,一路辗转来到了西安。二人人地两生,举目无亲,就加入了国民党举办的抗日训练团。

反正当时国共合作,只要是抗日就行,她们打算站稳脚跟,度过难关之后,再回延安。

谁知道这个所谓的训练团,其实是国民党军统选拔特务的机构,王昭身不由己,陷入魔窟,成为军统特务,并改名为王化琴。

陈云洁却找个机会逃了出去,后来重新回到组织,继续革命。王化琴却到了重庆,身不由己开始了自己的特务生涯。

她虽身在曹营,却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拒不参加行动组,不接受破坏抗日组织的任务。

戴笠无奈,只好把她调到军统局一处,让她发挥自己的日语专长,负责破译日军密电。

起初,王化琴工作出色,受到戴笠表彰,一再晋升。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超负荷工作,一次破译工作出现失误,戴笠将她一顿臭骂,然后将她一撸到底,派到了成都的军统基层,负责邮件检查工作。

来到这里,她非常难过,因为所谓的邮件检查主要是针对我党的,防止我党地下联络员的书信和刊物流通,阻止我党地下人员利用邮局暗中联络。

因此,王化琴非常不悦,工作经常消极怠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正是我党的东西,她都会假装没有发现而放行。

1940年5月10日上午8时,王化琴刚上班就从同事口中获知一个秘密,军统计划下午6点在重庆某茶馆发动突袭,逮捕届时将在那里开会的中共秘密组织川康联络员兼学运、青运负责人康乃尔等人。

因为此人一手领导了四川的“反饥饿”和抢米运动,矛头直指蒋介石。得知消息,王化琴心里一惊,手中茶杯差点掉在地上。

康奈尔是王化琴的儿时伙伴,还是大学同学,更是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指路人,再加上他的共产党员身份,王化琴决定不惜代价营救。

可是,营救谈何容易?因为军统有严格纪律,上班之后根本不能外出。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距离开会时间越来越近,怎么办?王化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额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紧急关头,王化琴来了灵感,她一咬牙,用力咬破了自己的舌头,一股殷红的鲜血从口中吐出。之后,她假装失血过多,瘫倒在地。

女同事一见吓得哇哇叫,赶紧拨打电话,请示上级。上级立即派车拉她去医院,并让两个女特工随行,一来可以照料,二来也可以防止意外。

当然,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王化琴是演戏,更没有想到她会跑。

至于两个女特工,就更没有想到这一点,到了医院之后,王化琴很轻松地就摆脱了她们。

之后,王化琴赶紧坐上一乘滑竿,塞给抬竿子的汉子一百块钱,急匆匆说道:“快,十五分钟内快把我送到XX茶馆,再给你们加钱。”

两个汉子一听来了大生意,赶紧抬着王化琴快步如飞,奔向目的地。

王化琴终于抢在特务之前来到茶楼,康奈尔果然在楼上。这时候的她已经脱下军装,便上前对他说:“孩子生病了,你还不回去看看。”

康乃尔一见是王化琴,瞬间惊觉,也来不及多说,立即招呼自己的同志,从后门离开。五分钟后,军统的汽车就风驰电掣般赶到,可是他们来晚了一步。

逃脱之后的康乃尔因为身份暴露,被安排回到了延安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来到四川省担任了西南军委副书记。

他上任没几天,就从内部文件中看到一条消息:军统特务王化琴将被处决,上面还配有照片。康奈尔一看,照片上的人太熟悉了,这不是自己的儿时伙伴,大学同学,自己的救命恩人王昭吗?

王化琴是军统特务的事,康奈尔事先并不知情,但是老同学不但救了自己,还救了那么多地下党,就冲这一点,自己一定要救他。

那么,王化琴是如何被逮捕的呢?

原来,救了康奈尔之后,王化琴的身份迅即暴露,她在熟人的帮助下逃脱军统追杀,隐姓埋名到一所中学教书。

没成想,到了1950年,她当军统的黑历史被翻了出来,被当地人民政府判处死刑。

且说康奈尔得知老同学被判死刑,已经押上刑场,他急令自己的秘书拿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往,从枪口下救出了王化琴,及时向上级汇报了王化琴的真实情况。

在老同学的保护下,王化琴得以安稳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并于1985年病逝。

回顾王化琴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也身不由己走过一段所谓的弯路,但是依旧不忘初心,仍然坚守着那份善良的操守,没有干坏事,还在紧急关头救了那么多共产党人。

也因此,好人好报,得以善终,也在情理之中。

参考资料:《冒死营救秘密共产党人的军统女特工》作者 何广华 何明圆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整理记录稿——《康乃尔同志的回忆录》

0 阅读:107

历来有些现实

简介:假装懂点历史,假装不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