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群体的尴尬:不考没有出路,考了依旧骑虎难下

人文之光 2024-05-05 10:54:29

在当代社会,考研群体无疑处于很尴尬的状态。那就是多数考研的群体(从主流来看)之所以选择考研,并非是骨子里对学业有什么热爱可言,而是因为本科毕业后压根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所以只能考研。当然考研的目的倒也干脆:那就是考研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价,另一方面又能在学校里多玩三年——比如男生可以避开求职三年,女方可以多发展舔狗三年,可谓皆大欢喜。

但是,现实中,很多研究生毕业后依旧处于骑虎难下的局面——即研究生毕业了,但是就业局面依旧和本科毕业那会儿差不多。所以,这种现象可谓骑虎难下:不考没出路,考了其实也就那样。

著名自媒体大V九边其实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其实个人觉得,时代变了,对于学历赛道,正确的做法就是平常心看待。

1、学历赛道与传承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刻舟求剑的毛病——所谓刻舟求剑就是用过去的经验观点,来应对不断发展的世界,丝毫不考虑外部变化问题。

比如很多家长对于学历赛道有一种迷之自信。当有人指出在当代社会,学历赛道的效力已经越来越弱的时候,很多家长选择撒泼打滚,认为这种宣传是读书无用论——这其实就是一种没出息的体现,即不敢面对现实。

因为在今后和未来,传承才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东西,而学历其实也就是锦上添花的产物。

其实,这个现象在当下已经很明显了。

比如家里有资源的家庭,即便其子女只是读个大专毕业,甚至比大专更差的学历,但如果家里有合理的规划以及相匹配的资源,那么,人家一样可以有光明的前途。反倒是草根家庭,即便是读到985博士,但如果仅仅就有一张学历,那么大概率也只能处于处处碰壁的状态。

当然,这个现象也并非现在才有,前些年其实就有了,只不过不明显而已。

比如内蒙古开鲁县的“浩哥”(就是勇于和当地不良承包商斗争那姓纪的哥们)就是例子。这个浩哥17岁的时候当兵,按照时间推算,也就是高中毕业。不过浩哥的父母很给力:在浩哥父母的规划下,浩哥退役后成了公职人员,而后还一度做到副镇长——要知道,很多清北的硕士研究生通过选调生的手段,也才就是这个级别,而且还不一定是实职副科。所以从浩哥的仕途来看,说明什么?说明家里的资源和传承,可要比一张985文凭值钱的多。当然很多做题虫不服,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打脸。本专家是教育博主,也是财经博主,财经博主的素养迫使我必须得尊重事实,否则肯定被市场反噬。

2、学历赛道今后的情况

其实在今后以及未来很多年时间里,学历将成为同一个阶层之间的青年博弈工具。对于不是一个阶层的群体来说,学历的作用是不大的。甚至,在绝对实力面前,学历无法抹平差距。比如一个大专毕业(按:未来学历会越来越不值钱)但是深圳三套房的人,要比清华博士在深圳租房的人,经济宽裕的多。

当然,现实很残酷,但就是这么打脸。而且本文没有认为读书无用论,因为学历不断扩招,在未来差不多人人都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这就意味着人人都是读书人,有个学历就等于有手有脚而已,没什么优越感可言。

2 阅读:324
评论列表
  • 007 4
    2024-05-05 14:54

    985博士没问题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