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营救苏武,顺手救回一小随从,却没想到给匈奴制造一可怕对手

陶陶读历史 2024-05-14 07:56:38

苏武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作为汉朝使节,他被匈奴扣留了整整19年,任凭匈奴单于如何威逼利诱,仍守正不移,坚决不投降,最终等来了汉朝的营救。从此以后,苏武成为了中国所有爱国者的榜样,成为了华夏民族爱国主义的象征。

苏武名满天下,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当苏武被拯救回汉朝时,他的一个小随从也被顺手带回了祖国,而他所创造的功业,甚至连苏武也无法比拟。而此人便是后来的著名外交家、军事家——长罗侯常惠。

天汉元年(前100年),汉武帝命令苏武组建一支使团前往匈奴。当时匈奴和汉朝仍处于敌对关系,因此双方互派使节并非为了睦邻友好,而常常是互放狠话,对敌人进行战争威胁,要对方小心一点。因此使节被杀、被扣留是常有的事。在苏武使团之前,已经有十多个汉朝使团被匈奴扣留了。

因此汉朝使节,是一个高危行业,非最勇敢、聪明、坚贞之人,是无法担任的。但高风险往往就有高回报,汉朝使节也是一个容易立功封侯的行当。只要你不辱使命,封赏也是少不了的。因此在汉朝,汉朝使节对于众多有野心、有毅力的英雄豪杰来说,是个理想的行当。

常惠,他出身贫寒,出身于太原郡。当苏武奉汉武帝之命组建使团之时,决心改变自己命运的常惠自告奋勇地应募了。

在苏武和常惠看来,这一次出使恐怕不会像前几批汉使那样罹遭厄运。当时,匈奴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因害怕受到汉朝攻击,于是决定向汉朝示好:“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随后释放了一批被囚已久的汉使。汉武帝龙颜大悦,于是准备了丰厚的礼物,想赏赐一下匈奴单于。举手不打笑脸人,这次出使任务应该很轻松,只要把礼物送到单于手中,再说几句吉利话,应该就可以回国了。

然而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前文也提到,愿意担当使节之人,一般都是抱着立功异域、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有野心之人。平平淡淡的出使任务,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野心。苏武使团的副使名叫张胜,他随使团到达匈奴后,发现单于新立,根基不稳,反对者众多,非常有做文章的价值。

于是张胜联络匈奴的反对力量,决定趁匈奴单于出猎之机发动政变,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逼迫单于就范。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张胜等人准备起事之时,消息不幸走漏,匈奴单于很快平息了事态。随后,匈奴人很快查出了幕后主使——张胜。受张胜牵连,苏武、常惠等100多人均被匈奴人逮捕、扣留。

苏武在匈奴苦捱19年,年轻的常惠在匈奴吃了19年沙子。常惠从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精通匈奴语言、熟悉匈奴地形的中年人。然而和苏武一样,常惠始终没有屈服

后元二年(前87年),匈奴与汉朝达成了和解。汉大司马霍光决定向匈奴要人,将苏武等人救回汉朝。然而到了匈奴,匈奴人却谎称苏武早已去世。一筹莫展的汉朝使团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衣衫褴褛的常惠突然摸到了他们的身旁。

汉朝使团被扣押之时,常惠与苏武被分别关押。虽然相距遥远,常惠仍能打听到苏武的消息。他清楚地知道,苏武并没有死。于是常惠悄悄告知汉使:

“你们就这样跟匈奴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著帛书,上说苏武等人在北海。”

后来汉朝使节见了单于,照苏武所说的话来责问匈奴人。单于一听大惊,知道再也赖不过去了,只好同意苏武归国。

始元六年(前81年),苏武终于可以归国了,和他一起回国的,只有9人。而其他汉使不是投降,就是湮没在茫茫的大漠之中了。而这9人之中,就包括常惠。

为了表彰苏武、常惠等人的坚贞不屈,汉昭帝均予以巨大奖励。苏武被授予典属国的官职,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随从归汉的常惠、徐圣、赵终根都官拜中郎,赐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因年老而返乡,各赐钱十万,终身免徭役。

后来汉昭帝、霍光听说了常惠的事迹,佩服于他的机智、勇敢,于是将其封为光禄大夫。

本始二年(前72年),一封来自于西域的急报摆在了汉宣帝的桌案之前。而这封急报乃是汉朝和亲公主——解忧公主的亲笔信。

乌孙,是位于今天伊犁河流域的游牧国家,曾是匈奴的附庸和盟友。张骞打通西域后,发现乌孙这个国家非常具有统战价值,该国大不大小,拥有十余万骑兵;该国虽曰匈奴属国,实际与匈奴的关系若即若离,具有很大的离心倾向。乌孙王猎骄靡十分贪财,只要给点好处一定会投向汉朝的怀抱。

依张骞之言,汉武帝对乌孙展开了外交攻势,赠予猎骄靡数之不尽的金钱和丝绸。猎骄靡见汉朝国势强盛、出手大方,立即背离了匈奴,与汉朝建交。为了坚固两国的关系,猎骄靡希望能迎娶一位汉朝公主。

汉武帝先是派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前去和亲,是为细君公主。然而细君公主身心皆极为脆弱,始终无法适应异国的气候和风俗,仅仅几年后,细君公主便香消玉殒。

不久后,汉武帝又派楚王刘戊之孙女——刘解忧前去和亲,是为解忧公主。她嫁给了乌孙的新任国王——军须靡。在乌孙,刘解忧不辱使命,她在宫斗中打倒了同样嫁给了军须靡的匈奴公主,使乌孙的亲汉派占据了优势地位。

匈奴见乌孙迅速背离了自己,大为恐慌。乌孙是西域大国,而西域各国又是匈奴的钱袋子。乌孙一旦投汉,无异于斩断了自己的右臂。公元前72年,匈奴主力大举出动,其盟国车师也出兵配合。匈、车联军威胁乌孙,必须交出解忧公主,否则便要灭了乌孙。一时间,乌孙面临着灭国的风险。于是解忧公主修书一封,希望汉朝出兵救援。

收到解忧公主的信后,汉宣帝立即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他调兵遣将,派遣五路大军共15万人,久违地发动了征讨匈奴的战争。另一方面,汉宣帝决定派遣一位得力的外交官前往乌孙,让其作为监军,指挥乌孙军队与汉军会击匈奴。

思来想去,汉宣帝最终选择了熟悉异族语言、风俗以及习惯的常惠。汉宣帝召见了常惠,让他立即组建一个大使团前往乌孙,必须帮助解忧公主解困。

对于常惠来说,这样的任命是他等待已久的,他正愁一身本事没有地方运用呢?为了这次军事行动,汉宣帝授予了常惠以校尉这样的军职,同时还派遣300驰刑士带着重弩相助。

常惠到达乌孙后,立即向乌孙国诸贵族宣读了汉宣帝的旨意。乌孙王大喜过望,立即点齐翕侯以下五万多骑兵,向匈奴的西境进兵。

就在乌孙骑兵向匈奴境内猛插之时,15万汉军已经深入了匈奴的腹地。匈奴见汉军兵强马壮,并不敢恋战,而是收拾家什、牲畜,没命地向西境逃窜。因此汉军没能抓住匈奴的主力,仅斩获数百首级。

就当匈奴人摆脱汉军追击,松了一口气时,突然迎面撞上常惠和乌孙王所带领的乌孙大军。此时的匈奴人早已疲惫不堪,累得连弓都拉不开,哪敌得过汹汹而来的乌孙军。此战之中,匈奴人大败亏输,史载:

“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 得马、牛、驴、骡、橐佗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胜,其斩获丝毫不输当年的卫青和霍去病。更可贵的是,这次大胜既没有耗费汉朝的钱粮,也没有牺牲汉军将士的性命,乃是以夷制夷、借力打力的典范战例。

这场战役不仅让匈奴承受了人力、畜力以及财力的损失,同时还让匈奴威风扫地。曾作为“百蛮之长”的匈奴,竟被昔日的属国踩到脚底下。这也使匈奴的威信,在各国之间受到普遍的质疑。匈奴的衰落,实际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而这一切,都是常惠一手操作的结果。相比于之前的汉使,常惠懂得异族语言和风俗,能够更加顺利地与乌孙王沟通。常惠所带领的300名持弩汉军,也起到了压阵作用。

匈奴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放过苏武的一个小随从,没想到竟然给自己造就了一个如此可怕的对手。汉朝也万万没想到,当年随手救走的一位小随从,竟能创下如此功业。

然而就当常惠胜利班师之时,却出了两个大意外。首先,乌孙独吞了所有战利品,一点儿也没分给汉朝;其次,当常惠接近乌孙之时,见钱眼开的乌孙人竟盗走了常惠的官印、绶带、节杖。要知道,这些都是证明皇帝权威的信物,见此物就相当于见到了皇帝。

这两件糗事,让常惠惊慌不已,以为自己回国后一定会被皇帝诛杀。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汉宣帝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对其大为嘉奖。汉宣帝当即宣布,常惠晋升为侯爵,是为长罗侯。

汉宣帝不愧为英主,他深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如今匈奴已被击溃,正是汉朝大举进入西域之时,而常惠的外交才能、军事才能,是必不可少的。

汉朝击溃匈奴之前,西域诸国自恃险远,常常不把往来的汉朝使节放在眼里,甚至贪图钱财遮杀汉使。龟兹,西域大国,该国曾多次杀害汉朝使节,犯下滔天大罪。由于天高皇帝远,龟兹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但是常惠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汉朝以乌孙为支撑,不断向西域派兵。在甘肃发掘的《悬泉汉简》中,常常能发现常惠往来的痕迹。根据汉简记载,常惠于公元前70年带领500名持弩吏士到达乌孙。当他了解到龟兹的罪行后,于是立即致书于霍光,希望征集西域属国兵,消灭龟兹。

在霍光的首肯下,常惠带领500战士加上西域诸国派遣的5万士兵,从三面围攻龟兹。在重兵围困下,龟兹王赶忙为自己辩护说:杀汉校尉之事与己无关,是已故的父王听信贵人姑翼唆使之结果。

常惠深知处理胡人事务,宜粗不宜细,要学会网开一面。于是他顺坡下驴,声明只要交出姑翼,便放过龟兹。龟兹王从命后,常惠当着所有在场西域诸王侯的面,砍下了姑翼的脑袋,并放在了汉使的坟墓前。血淋淋的头颅,让西域诸王战栗不已,不敢再造次。此战后,龟兹背弃匈奴,开始从属于汉朝。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进一步升高。

元康二年(公元前 64年)常惠亲率张掖、酒泉骑士进攻匈奴在西域的最后盟友——车师,并一举而破之。公元前60年,车师彻底向汉朝降服,汉军正式入驻当地,置戊己校尉屯田。

在后来的岁月里,常惠又奉汉宣帝之命,平定了乌孙的内乱。随后,他率领三名校尉驻扎在赤谷,将乌孙分为两个部分,大小两个昆弥划分各自的人口和地界,大昆弥分得六万多户,小昆弥分得四万多户。

为了监控乌孙,常惠奏请设立第二个屯田兵团——赤谷城屯田。常惠亲自带领300士兵镇守此城,一面监护乌孙,一面防备匈奴的侵袭。

就这样,乌孙从一个独立国家,正式成为了受汉朝监控的属国。西域诸国以及乌孙的平定,真正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匈奴的右臂也就此斩断。失去了西域这只“奶牛”,匈奴的经济水平一落千丈,甚至一场雪灾,就能让匈奴断送半条性命。由此,匈奴在北亚的霸权分崩离析,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内战。最终,匈奴终于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天之骄子终于向汉朝投降。绵延百年的汉匈战争就此结束。而在这方面,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常惠这个名字。

苏武去世后,常惠回到了汉朝,接替其典属国的职位,主管周边各国事务。在他的指挥之下,西域都护府终于建立,而这也标志着新疆这块热土正式归于祖国的怀抱,从此一刻也不能分割。

公元前46年,常惠去世,赐谥号为壮武侯。封爵传到曾孙,到东汉时才中断。常惠,不愧为我华夏民族的大英雄。

0 阅读:5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