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寿公主:清朝最彪悍的公主?她只是个格格,却连慈禧都要让她三分

闻学天史 2024-01-11 21:26:38

她是咸丰帝最疼爱的大格格;一个被载入《清史稿》中的最后一位公主;她貌不出众,却连强悍的慈禧都要让她三分。这是为何?

荣寿公主是奕訢的女儿。在清朝,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可被赐“固伦公主”的称号,其他妃嫔所生之女为“和硕公主”。而她,身份只是个格格,亲王的女儿,却获得了“固伦公主”这个至高无上的封号,这在整个清代,都少见。

大格格虽然年纪小,却极沉稳安静,因此深受咸丰帝和后宫妃嫔的宠爱。

咸丰十一年,大格格被送入宫中交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抚养,时年八岁。说白了,她就是以一名“人质”的身份进入紫禁城的。但她不在意。

从前在恭亲王府怎样过活,现在在紫禁城中依然怎样过活;从前在恭亲王府怎样行事,现在在紫禁城中依然怎样行事,只不过身份从曾经的“大格格”变成了“荣寿固伦公主”而已。

就是这样一位貌不出众的公主,拥有这荣耀的身份,而且终其一生。

八岁大格格被当人质而进宫

咸丰四年,道光第六子奕訢的长女出生,生母为奕嫡福晋瓜尔佳氏。因此,她从小便被称为“大格格”。

因为她是咸丰后辈中的第一个孩子,咸丰对她很是疼爱。彼时咸丰帝尚无所出,因此经常派人把大格格接到宫里小住,以享天伦之乐;同时,也希望大格格的到来能够“招弟”。

毫无疑问,大格格是有福分的,且不说生在地位显赫的亲王之家,并且由嫡福晋所出;她经常出入皇宫,也真的给咸丰帝带来了儿女福气。

不久,咸丰帝的懿贵妃生下载淳,丽嫔生下荣安公主,再后来咸丰帝又得了二阿哥。

咸丰十一年,咸丰临终前任命八大臣辅佐年幼的载淳,为同治皇帝,而自己的胞弟奕并未在其中。

对于这个安排,咸丰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奕訢与自己一起长大,共同玩耍,关系曾经十分亲密;而最后自己做了皇帝,奕訢做了亲王。咸丰知道,反之,自己也会心有不甘。

同理,同样具有治国能力的奕訢又怎会服气?如果让其以皇叔的名义辅佐当时只有六岁的同治皇帝,虽然名正言顺,也可以让大清国危木独撑,但未来皇权归处,便难以预料了。

因为有过先例。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就是先例。若不是孝庄皇太后暗中操控,委曲求全,年幼顺治的江山,早已成了多尔衮子孙的江山,也就没有咸丰这个皇帝的存在了。

咸丰病重之时,奕訢正在紫禁城主持和局。听说皇兄的身体越来越坏,奕訢几次上奏欲前往热河看望咸丰。但都被咸丰回拒:你此时前来探望,实在徒增心间伤感,待朕将养几日回銮后,你我再叙兄弟之情。

对于奕訢的举动,咸丰帝心知肚明。

其一,作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虽然如今君臣有别,但兄弟之情仍在。

其二,当年奕訢与自己竞争皇储之位时,彼此之间难免有猜疑,他也许想趁此机会消除兄弟间的隔阂与误会。

其三,奕訢此举,更是有想探明未来时局之意。

所以,咸丰当即决定,选出奕訢在外的八大臣,辅佐年幼的载淳。

不久,咸丰病逝,留下慈禧、慈安与载淳孤儿寡母面对宫中复杂莫测的政局。

咸丰帝病逝时,肃顺等人建议他仿照汉武帝除母留子的做法,免得日后皇太后专权。但咸丰帝并未听从,而是授命顾命大臣由此来制衡。

咸丰帝此举,令两宫太后与八大臣之间矛盾重重。慈禧深知,只有下手早,将权力完全转移到自己手中,才可以打破这种平衡,但她需要帮手,于是她想到了一直不被咸丰信任的奕訢。

慈禧一方面暂时向八大臣妥协,一方面命心腹与奕訢联系,请他来热河相助。

咸丰十一年,经多次申请,奕訢才得以以“奔丧”的名义赶往热河。他在咸丰灵前哭祭之后,谒见了两宫皇太后。

奕訢在热河滞留六天,在肃顺面前谦和平顺,暗地里与两宫皇太后制定计划,破釜沉舟,准备抢夺先机,死中求生。两宫太后外柔内刚,奕睿智果断,终于一举打倒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夺回了政权。

恭亲王奕訢成了帮助两宫皇太后处理朝政的最重要的一个亲王。之后,奕訢被封为议政王,并入主军机,掌握了朝政、外交、军事大权。他的地位虽然是亲王,但权力,远在两宫皇太后之上。

于是,慈禧以同治皇帝的名义下旨,将奕訢的女儿大格格接进皇宫抚养,并晋封其为“荣寿固伦公主”。

聪明的奕訢怎会不知慈禧此举意图,无非是怕自己权力过大,想用自己的女儿来牵制自己。奕訢在女儿大格格进宫前,与年仅八岁的女儿烛下长谈。

大格格却不放在心上,安慰起奕訢:请阿玛和额娘放心,女儿不怕。”

民间都说“三岁看老”,这个女儿,从小便极为端庄镇静,谨遵礼节,待人周全,从无疏漏与偏差。

只有八岁的大格格知道,此次进宫与以往不同,她是作为人质进宫的,但她心里不慌,亦不怕。

八岁的大格格在宫中与慈禧相伴

荣寿公主自小便经常出入皇宫,她对皇宫里的生活十分熟悉。虽然两宫皇太后如往常一样疼爱她,但她仍处处谨慎小心,安稳低调。

初到宫中,每日里,荣寿公主都会向慈禧请安,只要有空,便陪在慈禧身边,与她说话聊天,帮她捶背敲腿,慈禧心中大慰。在慈禧眼中,这个小女孩真的太乖巧懂事了。

作为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慈禧也孤独的,她从荣寿公主身上得到了女儿的温情不假,但她对荣寿公主的父亲奕訢从来没有放心过,也是真。

因为无论是文治还是武略,奕訢在众王爷中都很突出。慈禧一边委以重委,让他为自己以及大清效劳;一边又对他多加猜忌,恐他权大谋反。

同治四年,慈禧以目无君上之罪名,免去了奕訢一切职务和议政王称号。

恭亲王无丝毫违抗,因为自己的女儿荣寿公主是慈禧打压他最有利的人质。聪明的奕訢,向两宫太后请旨褫夺女儿固伦公主的称号,以表臣服。因为只有他们父女都安分降格,才可安抚慈禧那颗多疑敏感之心。

奕訢的这个请求,令慈禧深感意外,她只是想打击惩戒奕訢,没想过牵怒荣寿公主,只是奕訢既然提出,若自己拒绝,反而显得矫情,于是将计就计,撤掉了“固伦”的封号。

如此,奕訢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被撤掉封号后,荣寿公主依然每天来给慈禧请安,陪她说话,给她捶腿,丝毫不提父亲和封号之事。慈禧觉得她居然能够抛却亲情关系,如此通透淡泊,如此宠辱不惊,深感意外。

此时荣寿公主年仅十二岁。

慈禧为大格格张罗婚事

荣寿公主十二岁时,慈禧开始为她张罗婚姻大事。慈禧对荣寿公主婚事的安排,彰显了她对荣寿公主的宠爱。

慈禧给荣寿公主安排三个少年,让荣寿公主挑选。荣寿公主知道,这是慈禧给她的最高的恩赐。

历史上有几个公主不是被皇上指婚,又有几个公主能逃脱政治婚姻的宿命!而她,一个亲王的女儿,竟然有挑选额驸的权力,这不是能够用“幸运”二字解释的。

荣寿公主为自己选的丈夫是富察·志端,他的父亲是富察·景寿,也是位额驸。

荣寿公主知道,额驸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额娘选的候选人,怎么都好。

慈禧对荣寿公主的选择十分满意,富察·志端性情温和,斯文好学,且为一等荫生。他父亲本就是额驸,额驸的儿子又为额驸,皇亲国戚亲上加亲,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一年之后,一生少施粉黛的荣寿公主,正式下嫁额驸富察·志端。

婚后,荣寿公主本就是性情敛厚不事情爱的人,加之规制烦琐,尽管志端是她亲自所选,两人感情也平平淡淡,无甚依恋与缠绵。以礼相待,相敬如宾,就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出降未及五年,志端便因病去世。彼时,荣寿公主十八岁。

十八岁便开始守寡的荣寿公主,生活更加寂寥,日子更加漫长。除去偶尔回到宫中探望慈禧太后,荣寿公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房间里作画,或者在院子里一圈又一圈地骑着马。

同样早年守寡的慈禧很是心疼无儿无女的荣寿公主,便派人把她接回宫中居住。

再次回来宫中陪伴慈禧

荣寿公主的长相本就十分普通,少女时代既不好穿戴,孀居之后朴素清俭,不施粉黛。当她再次回到宫中,她的容颜已与中年人无异了。

对太多太多的女人来说,皇宫无疑是金笼,是禁锢。但对荣寿公主来说,皇宫是她最熟悉的地方。

荣寿公主比任何人都安于宫中的时光。她读书,自学花鸟画,赋予沉闷的后宫生活以情趣;每天早晚给慈禧问安,陪慈禧说话吃饭,给予慈禧难以得到的温情。

慈禧对荣寿公主百般信任,不仅在生活中离不开她,连王公大臣的夫人拜见都要经她安排,外国使节的太太进宫,也需要她接待。也只有她,敢当面劝解慈禧,慈禧多半会听从。

同治十三年,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即光绪皇帝。载湉其母是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的亲妹妹。为此,荣寿公主的父亲恭亲王奕訢十分嫉妒。

但荣寿公主待光绪皇帝十分好,甚至在不喜欢光绪皇帝的慈禧面前为他说好话,处处维护。

光绪皇帝对荣寿公主很是敬重,虽然荣寿公主是慈禧那边的人,但她的为人处世,光绪是看在眼里的。

变法失败后,盛怒之下的慈禧甚至放言要在乾清门前宣读祖训,废掉光绪皇帝,将之乱棒打死。珍妃听说后,便去向慈禧求情,慈禧欲下旨将珍妃一同赐死。

此时,荣寿公主正在去热河省亲的路上,听人报告这个消息后,立刻连夜赶回西苑。一向沉稳的大公主,似乎从来没有这样急过。她跪在慈禧面前,从大局出发,从母子之情出发,力劝慈禧太后息怒。

在这皇宫中,除了荣寿公主,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劝住慈禧太后。于是慈禧将光绪帝软禁在瀛台,同时,命隆裕皇后到瀛台照顾光绪帝的生活起居。这个建议,也是荣寿公主提出来的。

不得不说,这是荣寿公主的人格魅力。就这样,她陪伴慈禧生活长达半个世纪,直至为慈禧送终。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崩逝;第二天,慈禧去世。安葬光绪帝与慈禧下葬之后。荣寿公主便退出皇宫,隐居安度晚年。

此后虽然皇族没落,大清不再,荣寿公主依然受到众人尊重。由此可见,其身份之尊贵,余威之盛烈。

1924年,荣寿公主——这位清朝的最后一位公主去世了,时年71岁。如压秤之砣,其貌不扬的荣寿公主,活出了作为一位皇家公主应该有的体面。

写到最后

荣寿公主是不幸的,年幼以人质身份进宫陪伴慈禧身边,处处谨言慎行,年纪稍大点,有机会逃离皇宫,却又早早丧夫,以寡妇之身独居紫禁城;但她又是十足幸运的,皇宫便是她的家,名副其实的家。在皇宫里,她有地位,有身份,有慈禧的信任,有众人的敬重,也因此有了其他女人所没有的自由。

1 阅读:82

闻学天史

简介:放他三千裘马去,不寄俗生,唯贪我三枕黄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