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句很小众却很惊艳的诗词,读罢有不可名状的快乐,实在难以自持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5-16 09:25:25

01

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元·徐再思《殿前欢•钓台》

清澈溪流之上,半轮明月悠然倾泻银光;而室内,一缕清风悄然透过窗格,携着丝丝凉意,轻拂枕畔。在这样的夏夜,不仅身体感到格外清爽,连梦境也似乎染上了几分诗意的清凉。

02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

超越尘嚣,蝉蜕凡俗之外;梦逐清波,蝶舞水云之乡。

试想一番,彻底挣脱世俗的枷锁,遁入一个恍如梦境的避世桃源,让心灵与身体沉浸于无拘无束的松弛之中。恰似那蝴蝶,在明净的水面上翩翩起舞,穿行于轻盈云朵之间,享受着自由翱翔的无限欢畅。

03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清·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在静谧的夜晚,我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新来的忧虑与深夜里弥漫的花香、盈满楼宇的皎洁月光交织在一起,似乎整个宇宙都浸润在一种柔和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息中。恰如心绪繁复之际,外界的景致也变得格外引人深思,充满了深层次的意蕴。

04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元·白朴《驻马听·吹》

当世界归于沉寂,一抹笛音划破夜空,悠悠扬扬,仿佛是它,轻轻地吹散了江边楼头的那轮明月。此情此景,夜色愈显幽深,静谧中透着一抹不可言喻的奇幻与祥和。

05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清·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雨后黄昏时分,轻启窗扉,外界景致宛若一幅水墨晕染的画卷,柔和而深邃。我独自伫立,身影与这份静谧的潇湘之美悄然融合,心中涌动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孤独与淡淡愁绪。

06

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宋·柳永《戚氏·晚秋天》

熬夜到天亮,关掉最后一盏灯,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虽然身体疲惫,但思绪万千,就这样静静坐着,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07

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

——明·王守仁《因雨和杜韵》

辽阔的江面在万里的旅途中染上了缕缕银丝,又有几人在黄昏的灯火下静坐,共度这悠悠时光?

背井离乡,历尽世态炎凉,不经意间,岁月已在身上刻下了它的印记。念及那些同样身处异土,在黄昏的余晖中点亮一盏灯,独自细品生活酸甜的人们,内心不禁泛起深深的共鸣。

08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宋·寇准《纸鸢》

假使清风能承载梦想,我愿与白云共舞天际。如同宋代寇准在《纸鸢》中所述,渴望挣脱束缚,让心灵随风轻扬,飘逸如云,把一切尘世忧虑遗落身后,沉浸于那份纯然的宁静与自由之中。

09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唐·无可《秋寄从兄贾岛》

在静谧的深夜,雨滴轻敲窗棂,其声透骨清冷,直入人心。及至晨光熹微,启门而出,只见庭院小径上,落叶堆积厚重,仿佛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绒毯。这一刻,秋天的气息浓烈而鲜明,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孤寂与深远。

10

凉笛声兼风叶下,归鸦影带夕阳来。

——清·李松圃《秋思》

当夕阳西下,一抹温柔的暮色中,悠扬的笛音乘着轻风而来,与缓缓坠落的秋叶交织成曲。乌鸦的身影,在那抹金红的余辉映衬下,列队归巢,为这宁静的傍晚添上一抹生动与祥和。此情此景,无不洋溢着归家的温暖情愫,以及白日落幕后的宁谧美好,恰如清代李松圃所吟诵的《秋思》一般,引人无限遐想。

11

夜夜华灯万树,年年碧海三山。

——元·王庭筠《清平乐·应制》

夜晚降临,灯火辉煌犹如万树花开,岁岁年年,心怀碧海,眼前展现的无异于仙山琼阁的奇幻景致。

12

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

微风轻拂,绿叶翩翩起舞,宛如大自然的温柔细语;云彩悠然自得,随风轻扬,构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生动景致。这是宋代词人姜夔在其作品《念奴娇·闹红一舸》中描绘的诗意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13

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

——元·段成己《江城子》

皎洁月光下,渔翁闲适地在水边垂钓;微雨蒙蒙中,农人耐心地挥锄耕作。花丛深处,轻风拂过,携带花瓣的香气,偷偷潜入书房,扰乱了沉浸在断简残篇中的读者,让他的心思随着书页被轻轻吹开,飘向了遥远的遐想。

14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元·乔吉乔吉《水仙子·寻梅》

当寒夜的酒意悄然退去,梦被冰冷的现实打断,春天的笛音里夹杂着无尽的忧伤,如同断裂的心肠。朦胧的月色,晕染着淡淡的黄,虽柔和地铺展在每一寸土地,却也无形中勾勒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清冷之感。

15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

——清·纳兰性德《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雨后的天空放晴,空气中弥漫着温暖而朦胧的轻烟,小院里残存的雨滴闪烁着晶莹。虽然繁花已经历了盛极而衰,它们的凋谢反而为这方幽静的空间平添了几分深邃与文雅的气息。

16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宋·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宋代杨徽之所作《寒食寄郑起侍郎》中描绘:古寺隐于轻烟萦绕的翠竹深处,水面仿佛隔离了世间的喧嚣;途径之处,细雨朦胧,洒落于静谧村庄,花瓣随雨轻舞,铺满了蜿蜒小路,每一步皆踏出韵律优美的诗行。

17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

——元·杨果《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

月光柔和而迷离,薄雾笼罩着整座城市,映衬出微微闪烁的波光。一位游人依偎在雅致的兰舟之畔,轻轻哼唱,那旋律悠扬,伴随着水波缓缓扩散,与这如梦似幻的月夜景色融为一体。

18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当灯火悄然隐去,窗前更显明朗,皎洁月华洒满长空,拥抱著无垠的雪景。十二月十五之夜,袁枚笔下的清寒,化作眼前这一片祥和而神圣的画卷,银装素裹,万物皆沐浴在温婉的月光之中,宁静致远,纯粹如初。

19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清·王夫之《雨余小步》

在柳塘之西,莲花与莲叶悠然共栖,细雨轻风交织成一幅恬淡景致,夕阳温柔地垂暮于水面,映照出一番平和而幽雅的风光,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丹青。

20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宋·秦观《点绛唇·醉漾轻舟》

驾驭着微醉的轻盈,我让小舟随意漂流,随着水流的引领,意外地抵达了花朵繁盛的秘境。

沉浸于朦胧酒意之中,我顺从着潺潺水流,引领我的小舟悠然前行,不知不觉中,已置身于绚烂花丛的最深处。四周环绕的是无边的芳香与色彩斑斓,恍若步入了一个脱离尘世、充满梦幻的仙境。

21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明·唐寅《菊花》

无数流浪异乡的旅人,无法踏上归途,只能依靠篱笆缝隙,默默凝视秋风的轻抚与落叶的舞动,以此抒发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每一缕秋风的吹拂,都撩动着他们心底那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

22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唐·贯休《献钱尚父》

在盛大的宴集里,百花盛开,艳丽无匹,其芬芳醉人心脾,引得三千宾客纷至沓来,沉浸于这场视觉与嗅觉的盛宴;与此同时,那一道冷冽如霜的剑光,不仅是主人身份的象征,更是他威势的延伸,其影响力横跨广阔的十四州土地,令人敬畏。

23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清·朱景素《樵夫词》

一位樵夫,肩负重柴而行,未曾留意衣襟上已不经意地沾挂了几朵山野之花。行走在归家的下坡路上,那些芬芳的花朵意外地吸引了众多蝴蝶随行,舞动着绚烂的翅膀,环绕四周。这不经意的一幕,描绘出一幅温馨和谐的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界的美妙共融,正如同清代朱景素《樵夫词》中所吟:“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24

风月平生意,江湖自在身。

——宋·朱熹《观西山怀岳麓以为莫能相上下也聊赋此云》

一位樵夫负薪而归,未曾留意衣襟上挂着几朵朴素的野花。行走在下山的小径上,那不经意间的芬芳悄然吸引了纷飞的蝴蝶,跟随左右,舞动着绚烂的翅膀。这意外的情景,描绘出一幅温馨和谐的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界的不解之缘和相互映衬之美。

25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唐·韩偓《醉著》

渔翁在醉梦中悠然自得,无人唤醒他的闲逸,及至午后睁眼,只见轻舟已被厚厚的积雪装扮。这不期而遇的纯净美景,仿佛隔绝了俗世的一切纷扰,令人沉醉不已。

26

远水无边天作岸,乱帆一散影如鸦。

——清·陈浦《游法华寺望洪泽湖》

远方的水域浩瀚无际,与天相接,仿佛是苍穹之下的一道边界。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纷乱的帆影散落其间,从远处看去,它们的轮廓宛如一群黑鸦,在天幕下翩翩起舞,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自然画卷。

27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在那稀疏林木的彼端,树木摇曳生姿,传来阵阵秋声,远山被夕阳分割成阴阳两面,一半沉浸在金色的余晖中,如诗如画,让人心旷神怡,整个秋天的韵味都凝聚在这半山夕阳之下。

28

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宋·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茫茫夜色中,清冽的风携带露珠的沁凉,山川河谷的剪影在皎洁月辉的轻拂下缓缓变幻。自古至今,这一幕幕光影的流转,不仅映现出时间的深远与哀愁之美,更激荡起内心无限的感慨,引领着我们的思绪穿越时空,回溯那悠远的历史长河。

29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宋·苏轼苏轼《阮郎归·初夏》

细雨过后,空气中仍氤氲着淡淡的湿润,小荷叶于池塘中翩翩轻翻,犹如跳着欢快的舞蹈。与此同时,石榴花绚烂盛放,红艳似火,仿佛即将点燃整个季节,将初夏的蓬勃与盎然生命力,演绎得分外鲜明与生动。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在其作品《阮郎归·初夏》中描绘的情景,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展现了夏日之初的勃勃生机。

30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宋·孙觌《吴门道中·其一》

渡口旁,一人独立,身披蓑衣,静静地等待着摆渡的船只。黄昏时分,烟雨蒙蒙,将他的身影与这水墨画般的景色融为一体,雨丝细细地浸湿了他的蓑衣,也润湿了这即将消逝的黄昏时光。

31

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 宋·曹组《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当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之时,唯有轻风细语,悠然掠过院落,带动满庭花影婆娑,宛如自然界中最细腻的夜之旋律,在宁静中缓缓流淌,展现出一种无言而浩瀚的美丽。

32

花香满院,花阴满地, 夜静月明风细。

——元·许有壬《鹊桥仙·赠可行弟》

春夜时分,我家院子沉浸在花朵的拥抱中,每一寸空气都浸透着花香,轻柔而馥郁。皎洁月光倾洒一地,与花影交织成一幅幽雅画卷,细腻的月色更添几分宁静。微风细语,轻柔地穿梭于花瓣之间,带来一丝丝凉爽,这样的景致仿佛在邀请人们放缓节奏,于宁静之中体会生活里那些微妙而真挚的幸福感。

33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宋·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春意初醒,万物待绿,而我已感岁月流转,鬓发斑白。长久的离别后,心伤渐愈,习惯了世事无常,人终将要学着长大,学会承受一切的发生。

34

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宋·柳永《诉衷情近·二之一·林钟商》

眺望那遥远的断桥旁,一条曲折幽深的小路婉转而行,引领着视线探入隐蔽的渔家村落。黄昏时分,一缕孤独的炊烟缓缓升腾,与落日余晖交相辉映,共同绘制出一幅恬静祥和的暮色画卷。此情此景,怎能不触动人心,让人为之倾倒,渴望那份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质朴与宁静生活?

35

桥上水光浮雪,桥下柳阴遮月。

——宋·李石《如梦令》

在宋代诗人李石的《如梦令》中描绘的场景是:桥面之上,潺潺流水泛着银色光辉,仿佛覆盖着一层轻盈的雪绒,为这夜色平添了一抹奇幻与凉爽。而桥下,翠绿的柳丝轻轻摇曳,它们密集的树荫遮蔽了月亮的大部分光芒,仅容一丝柔和的月色穿透,映照出一片宁静而协调的画面,引人深深陶醉于这份宁静之美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2 阅读: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