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欲出动大军灭蜀,邓艾多次上书反对,在强大压力下最终灭蜀

史海撷英 2024-02-23 09:19:17

曹魏后期,饱经战乱的中国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并逐渐繁盛,经多年的休养整饬,军队也变得空前强大。执政的权臣司马昭曾经自豪地对大臣们说:“昔黥布叛逆,汉祖亲征;隗嚣违戾,光武西伐;烈祖明皇帝乘舆仍出:皆所以奋扬赫斯,震耀威武也。陛下宜暂临戎司马昭简介,使将士得凭天威。今诸军可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

到景元四年(263年)夏天,司马昭觉得出军伐蜀时机已成熟,准备攻灭西蜀,逐步实现统一天下的终极目标。某日,他召集群臣商讨灭蜀大事,并当堂详细论述了自己初步拟定的作战方案:“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彼若婴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离绝。举大众以屠城,散锐卒以略野,剑阁不暇守险,关头不能自存。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

司马昭说完用兵计划后,群臣皆认为不可,群起反对,大伙七嘴八舌,无非是说蜀道艰难,伐蜀更要从长计议,加上姜维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此时出军必困难重重,还没到最佳灭蜀时机云云。只有封爵关内侯的司隶校尉钟会赞同司马昭之主张,并且竭力帮助他整饬军队、筹划战术、斟度地形、讨论兵势,还帮司马昭说服反对出兵的文武群臣。“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惟会亦以为蜀可取,豫共筹度地形,考论事势。”

善于出奇制胜的宿将邓艾反对出军伐蜀

率军驻守陇西、与姜维鏖战多年的老将邓艾认为伐蜀时机还没成熟,接连上表反对用兵。邓艾长期与蜀军周旋,对蜀作战经验丰富,他认为蜀汉实力尚存,国势并未衰落,加上姜维骁勇善战,兵精粮足,遂屡次兴兵北伐遇挫,但蜀军士气尚未衰竭,因此伐蜀之事要往后推推。“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为此,司马昭特地派主簿师纂赴陇右为邓艾军司马,并向邓艾详细说明此时伐蜀的理由,同时对邓部进行监督,邓艾这才不得已接受了作战任务,率三万兵马攻沓中,以拖住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人马从祁山南下,攻击武都和阴平桥头(四川文县东),以截断姜维退路。

司马昭的权谋与手腕

魏国伐蜀大军临出征前,有个叫邵悌的大臣请求单独面见司马昭:“初,文王欲遣会伐蜀,西曹属邵悌求见曰:‘今遣钟会率十余万众伐蜀,愚谓会单身无重任,不若使余人行。’文王笑曰:‘我宁当复不知此耶?蜀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我今伐之如指掌耳,而众人皆言蜀不可伐。夫人心豫怯则智勇并竭,智勇并竭而强使之,适为敌禽耳。惟钟会与人意同,今遣会伐蜀,必可灭蜀。灭蜀之后,就如卿所虑,当何所能一办耶?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以破故也。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祗自灭族耳。卿不须忧此,慎莫使人闻也。’”

司马昭

曹魏大军誓师出征之日,司马昭举行并主持了盛大的阅兵与宣誓仪式,并且对出征将士大加赏赐。有个叫邓敦的将军不识时务,仍然站出来絮叨不可出军,“秋八月,军发洛阳,大赉将士,陈师誓众。将军邓敦谓蜀未可讨,帝斩以徇。”

后来伐蜀战争进行得相当顺利,老将邓艾涉险出奇,立下头功,刘禅被迫献国投降,钟会、姜维策动的叛乱也遭到魏国远征将士的强烈反对,以至于双双死于乱军中。

这场声势浩大的灭国之战,前后事态的变化都和司马昭事前的预料不差毫厘,钟会、邓艾等人的一举一动尽在司马昭的掌控之中,可见他深得乃父司马懿真传,熟谙权谋,腹藏韬略,胸有成竹,虽行事狠辣,但也称得上是三国后期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0 阅读:30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