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西瓜”危害有多大?年营收达20多亿元的硒砂瓜,为什么会被局部禁种?

周业娟 2024-04-08 20:08:16

在我国西北大漠腹地,有一种被称为"硒砂瓜"、"戈壁西瓜"的神奇瓜果,它不同寻常地在石头缝里生长,竟然能在干旱恶劣的戈壁环境中茁壮成长。这种奇特的西瓜究竟有何魅力,让人们趋之若鹜?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猫腻",以至于最终还被局部地区禁止种植?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有趣而又引人深思的"戈壁西瓜"之谜。

戈壁沙漠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终年干旱,年均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土地贫瘠,农作物很难在此生长。然而,在这片看似无法耕种的荒漠之中,却有一种来历不明的"药西瓜"植物随处可见。尽管外形酷似西瓜,但它们实际上属于葫芦科,含有剧毒,并不能食用。面对这一怪现象,当地智慧的农民们灵机一动,经过不懈探索,竟然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压砂种瓜法",成功在戈壁戈壁种植出了一种全新的西瓜品种——"硒砂瓜"。

这种"硒砂瓜"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首先,它的生长环境是在石缝中,而非传统的土壤之上。农民在耕作层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不仅减少了水分蒸发,还提高了地温,为西瓜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这种西瓜个头硕大,甜度极高,且保鲜期长达50天以上,无疑成为了荒漠地区农民的"致富良方"。据统计,每亩地能种800-1000株硒砂瓜,亩产高达3000-5000斤,最高曾达73924.5千克/公顷,远超普通西瓜。加上每斤1.5-4元的较高价格,西瓜收益可高达120元一个。

以宁夏中卫市为例,这里是"硒砂瓜"的主产区之一,拥有近百万亩种植面积,2019年产量高达180万吨,创收超过20亿元。可以说,这种"沙漠甜心"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种看似完美的"戈壁西瓜"最终还是被局部地区禁止种植呢?

仔细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它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问题。长期大规模种植"硒砂瓜",不仅会导致压砂地"老化",土壤肥力下降,而且为了开垦更多种植用地,农民们还会大肆采挖当地的砂石资源,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地貌和植被。二是它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高耗水作物,硒砂瓜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灌溉,而宁夏本就缺乏水资源,这无疑加重了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尽管"戈壁西瓜"在短期内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但从长远来看,它所带来的环境代价却不容忽视。面对这一棘手的矛盾,相关部门最终不得不作出艰难的选择,宁可牺牲部分经济效益,也要为了保护脆弱的戈壁生态而禁止这一特殊品种的种植。

这无疑再一次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以更加负责任和长远的眼光,权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为子孙后代谋求可持续的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呵护好这片"沙漠甜心",让这种奇特的自然奇观世代传承下去。

1 阅读:33

周业娟

简介: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