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代宰相何栗积极主战,提出很多正确建议却被人斥为误国

史海撷英 2024-01-15 11:29:37

宰相,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皇帝之下第一人,对皇帝负责、总揽政务,“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作为北宋最后一位宰相,不到四十岁的何粟无疑是年轻的,然而在他担任宰相仅仅十余天内,徽宗、钦宗被俘,北宋灭亡,他本人也被冠以“误国”之名,这是为何呢?

乱世既定,生不逢时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时年二十七岁的何栗名列进士第一,高中状元的他还在畅享着自己未来能一展抱负才华,位列三公之一,然而此时的他还没能领教宋廷官场的腐败,他也没能意料到自己十年后会成为北宋最后一位宰相,并在北宋灭亡,受俘入金时绝食而亡。

作为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是少有的艺术天赋拉满的皇帝,要是当个画家、书法家都可以说是绰绰有余,然而他不仅不是闲散王爷,而且还是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身处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心,既无帝王之术,又缺识人善任的慧眼,以至于让蔡京等“六贼”为非作歹,使得自己的统治越发腐朽。当年在选择宋徽宗当皇帝的时候,章惇就直接反对,表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脱脱也感叹:“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张端义《贵耳集》有记载:“神宗幸秘书省,阅李后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而徽宗生。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彩风流,过李主百倍。及北狩,女真用江南李主见艺祖故事。”明代的《良斋杂说》中也有一个故事记载:“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宋徽宗其后身也。宋神宗一日幸秘书省,见江南国主像,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适后宫有娠者,梦李后主来谒,而生端王。及北狩时,金人用李后主见宋太祖故事,亦异矣!”

何栗

还未见识到朝廷究竟昏暗到何种程度的何栗一迁再迁,仅在中状元的第二年便升为中书舍人兼侍讲,有了接近宋徽宗的机会,“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热血是青年的“通病”,无论是何栗还是赵佶都正值壮年,自然有满腔热血,正直敢言的他很对赵佶的胃口,打算任命他为谏官。

在宋朝,谏官的地位很高,他们也敢于、擅长谏言,“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这些刚正不阿的谏官的职位写照。然而此时担任宰相的正是被称为奸臣的蔡京,蔡京上一次倒台就是被谏官弹劾导致的,为了减少一个未来的敌人,蔡京与其同党自然不愿意何栗成为谏官之一,于是进谗言称何栗与苏轼乃是同乡,是元祐守旧派蜀党之一,于是何栗被外放为四川遂宁知府。

勇斗奸臣,文人主战

蔡京及其同党掌握朝政,借王安石变法之名结党营私,终徽宗一朝,蔡京势力始终不倒,哪怕短暂辞官,也会很快回归宰相之位。就在何粟老老实实在地方任职时,中央权力又发生了更替,蔡京再度被罢相,接替他的王黼一上台便废除蔡京此前颁布政策,“四方翕然称贤相”,何栗因此重回中央,任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

很快,何栗便发现了王黼的真面目,比起蔡京,王黼不仅没有才能,而且道德低下,曾逼邻居门下侍郎许将全家搬离,为的是占据房产,还流放徽猷阁待制邓之纲,为的是抢走邓之纲的妾,还动用各种手段疯狂搜刮民脂民膏,种种罪行,可以说是罄竹难书。于是何栗上疏列举王黼罪状十五条,最终扳倒了王黼及其同党,可他却再度遭到流放。“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为御史中丞,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栗继上七章,黼及其党胡松年、胡益等皆罢,栗亦以徽猷阁待制知泰州。”

宣和七年(1125年),金国在消灭了辽国之后继续攻打宋朝,兵峰直逼宋都开封,惊恐万分的宋徽宗为了避免亡国骂名,竟然直接将皇位禅让给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就在这番风雨飘摇之际,何栗接到了朝廷的任命,他义无反顾回到开封,从御史中丞升为尚书右丞兼中书侍郎,但不是所有人都似他一般视死如归。

赵桓‍

宋钦宗和其父一般懦弱无能,不是想着如何抗金保国,而是只知“求和”,宗正少卿宗泽、太常少卿李纲皆是主战派,“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于是派出何栗出使金营谈判,何栗不仅严词拒绝金国割地赔款的要求,还希望宋钦宗能够增设四道元帅,保卫京师,“钦宗立,复以中丞召。阅月,为翰林学士,进尚书右丞、中书侍郎。会王云使金帅斡离不军还,言金人怒割三镇缓,却礼币弗纳曰,兼旬使不至,则再举兵。于是百官议从其请。栗曰:‘三镇,国之根本,奈何一旦弃之。况金人变诈罔测,安能保必信?割亦来,不割亦来。’宰相主割议,栗论辨不已,曰:‘河北之民,皆吾赤子。弃地则并其民弃之,岂为父母意哉?’帝颇悟。”宋钦宗虽然答应了赠设元帅,但也同意了金国的议和条件。

宰相一梦,君辱臣死

眼见宋朝勤王之师将至,已经得到许诺的金国退兵,何栗以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尹,负责治理京都。可没想到的是,金人背盟,再度包围开封,宰相唐恪请求迁都长安,由于之前唐恪坚持割地赔款并解散勤王之师,此时金军卷土重来,开封上下的愤怒可想而知,于是唐恪被罢免,何栗拜相。

为了保卫开封,何栗建议宋钦宗任命此前同自己一同出使金营的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想让赵构起兵回京勤王。然而看到赵构在金营有多豪迈的何栗却傻眼了,因为赵构根本不想救援汴京,除了宗泽、张叔夜外,竟然再无勤王之师前来。眼见汴京城门告破,何栗以文人之身,与张叔夜共同与金人血战,并再次换来金军求和的条件。

何栗

然而金人此次的条件更过分了,不仅继续要求割地赔款,而且还想要面见宋徽宗,“宰相何㮚出使,见粘罕,粘罕问之曰:‘汝为宰相,知吾提兵将至,何不投拜而乃拒战,又不能守城,何也?’㮚无以对,又曰:‘闻劝宋主与我战者,岂非汝耶?’曰:‘然。’粘罕曰:‘汝有何学术与我战邪?’曰:‘㮚无学术,为国为民当如是耳。’粘罕曰:‘我欲洗城,如何?’㮚从容曰:‘率兵洗城,元帅一时之威也。爱民施徳,元帅万世之恩也。’粘罕语曰:‘古有南,即有北,不可无也。今之所期在割地而已。’㮚再拜谢,粘罕曰:‘相公回奏皇帝,欲请上皇出郊相见,不可辞也。’㮚无辞以对,应命而还。”为了能够顺利达成议和,宋钦宗最终答应亲自出城,“㮚回,具道粘罕议和之语,上意稍安,又闻欲邀上皇出城,上曰:‘上皇惊忧已病,不可出。必不可辞,朕不惜一往。’㮚曰:‘陛下不可不一见之。’乃复遣㮚诣军前。”可没想到的是金人直接拘徽、钦二帝于金营之中,以此强命何栗草写降表,还将汴京内的财宝搜刮一空。

可没想到的是,金人再一次背盟,以何栗为首的大臣们只得怂恿钦宗再次入金营,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金人灭亡宋朝之心不死,这次可不再谈议和了,金国元帅完颜宗翰想要的是立异姓皇帝,这一下点燃了宋臣们的怒火,不过除了李若水宁死不从,被割舌、挖目、断手后凌迟处死,也仅有何栗在被掳往金国的路上绝食而死。“栗解政事,俄以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尹。金兵长驱傅城下,帝罢恪相,而拜栗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始复三省旧制。时康王在河北,信使不通,栗建议请以为元帅,密草诏稿上之。乃以康王充天下兵马大元帅,陈遘充兵马元帅,宗泽、汪伯彦充副元帅。京城失守,从幸金帅营,遂留不返。既而议立异姓,金人曰:‘唯何栗、李若水毋得预议。’既陷朔庭,栗仰天大恸,不食而死,年三十九。建炎初,诏以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玉局观使,禄其家。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议者指其误国,不行。秦桧自北还,具道其死时状,乃改赠大学士,官其家七人。”

北宋亡国之祸,在宋徽宗、钦宗的软弱昏庸,在蔡京、童贯等“六贼”的荒政误国,若赵佶知人善用,可能还有挽回北宋的机会;若赵桓临危不乱,汴京也不会城破遭辱,两位皇帝皆是屈辱求和派,哪怕何栗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可能忤逆皇帝,于是担任宰相十余天的他只得考虑求和。何栗担任开封府尹和宰相总共只有十三四天的时间,如何能有所作为;何况他担任宰相之后,主张起用康王、汪伯彦、宗泽等回师勤王;主张坚守城池待援,应该说都是正确的。甚至说这些意见对于保持赵宋半壁江山,偏安江南将近150年,也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至于说他赴金营求和时跨不上马背,何栗毕竟只是一位文人,有些惊慌是可以理解的。但却背上“宰相误我父子”的黑锅,最终成为唯二以死殉国的北宋大臣,何其悲也。

1 阅读:140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