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人间一点尘,满堂尽是学仙人。10句顶级禅意诗词:启迪心智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5-14 12:08:08

01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唐·鸟窠《无题》

无需赘言探问世间百态,浮生若梦,恰似梦中境遇。

'一切有为法,皆如幻象泡沫,瞬息即逝,如同朝露电光。应以如此洞察世相。‘我们常祈拜于如来之名下,而如来超越凡尘,无来亦无去,仿佛显现又似乎未曾降临。在这宛如梦境的浮生里,过度追问显得多余,因为红尘世界本就是一场辽阔深邃的梦。你眼前所见,手中所握,终将消散于无形。唯有心静如水,方能洞悉这背后的奥秘与深远。

02

知君欲问人间事,始与浮云共一过。

——唐·灵一《归岑山过惟审上人别业》

如果你渴望深入了解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何不与漂浮不定的云彩作伴,共同经历一次人间的巡游?唐朝灵一和尚在《归岑山过惟审上人别业》中的这句诗,寓意深刻:浮云悠悠,恰似世态炎凉,万事万物皆为暂时的过客。这提醒我们,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遭遇持有一份豁达之心,即便是面对金钱、财富、名声、亲情这些看似稳固的事物,也应认识到它们终将如浮云般聚散无常。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手,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堂必修课,即便内心充满依恋,也要勇敢地迈向成长的下一步。

03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唐·杜荀鹤《赠质上人》

遇见他人时,不言世间烦忧,仿佛置身于凡尘之外,成为了一位超然物外、不为俗事所累的智者,深谙“无为而治”的生活哲学。登舟不念岸畔事,离舟不议舟中话。故友无需探听当下,新知无须追溯往昔,只愿余生专注于自我成长与修行。

04

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

——唐·岑参《太白胡僧歌》

让心境伴随着清澈溪流一同净化,身体宛如悠游天际的浮云,不拘泥于世俗的纷扰与对错。这是追求一种心境如水、超越凡俗的理想状态,正如唐代岑参在《太白胡僧歌》中所描绘的那般。

佛教修行的极致在于实现“无我”,即完全超脱个人私念的束缚;道教追求的顶点则是“无为”,顺应自然,不强求作为;儒家崇尚的至高理想为“无恶”,倡导人心向善,行为无咎;而在为人处世的艺术中,“无名”被视作巅峰,意指不为名声所累,行事低调而深远;至于人生的最高境界,则是达到“无欲”的状态,舍弃贪恋,心灵自由。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摒弃庸俗之念,无所执求,便仿佛蝉蜕壳体,超然物外,实现了真正的精神升华。

05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唐·李嘉祐《题道虔上人竹房》

诗情禅意共竹韵,随那潺湲入世流。在这首诗中,禅师通过冥想达到了与自然合为一体的高度,其心境与周遭的翠竹无间,共享一份超脱的宁静。这种物我两忘的境地,意味着他已经超越了世俗尘埃的困扰,故而能够淡然处之,让世俗的纷扰如流水般自由淌过人间。真正的修行,并非仅仅向外寻求解脱,而是内在地领悟禅的真谛——它是一种跨越物质与自我界限的精神觉醒,一种洞悉生命本质、活出真实自我的途径,也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清澈与全面的洞察力的体现。

06

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宋·苏轼《渔父》

在醉与醒的往复中,人生恍若穿越了千年的光阴,一抹浅笑看尽世间古今沧桑。正如宋代诗人苏轼在其《渔父》诗中所述,生活宛如梦境,舞台上的戏剧一幕幕上演,聚散离合,不外乎是生命的寻常章回。对事物过分执着,只会引来无尽的辛劳,而学会放手,则是灵魂获得新生的钥匙。顺应命运的流转,以平和之心修养自身,内心宁静之人,自会吸引福祉降临。

07

世事劳心非富贵,人间实事是欢娱。

——唐·白居易《老夫》

世间烦忧未必引向显赫富贵,尘世中的真谛实为在日常中发掘并珍惜纯粹的乐趣与欢笑。

世俗的忙碌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富足,生活的核心意义,在于从平淡的日子里寻找并体会那份纯朴的喜悦与快乐。人生短暂,往往欲求越多,失去亦随之增加。学会放手那些不值得铭记的人与事,将往昔的阴霾悄悄折叠,藏于心底无人触及的角落,提醒自己:完美虽好,真诚更可贵;财富虽诱人,幸福才是根本。

08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摒弃繁复的语言阐述,直接领悟那份静谧的喜悦,让心灵自得其乐,这便是禅宗修行的至高境界,实现心灵与宇宙的和谐共生。人生的极致体现于内心的充盈与平和,在个人的精神领地内修身养性,在他人的世界中随遇而安,怀揣着独有的自豪感,展现出独立不群的人格风骨。

09

书上无名心忘却,人间聚散似浮云。

——唐·皎然《荅胡处士》

心中若无名利牵绊,世间聚散便如空中浮云,了无痕迹。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名利之欲渐行渐远。人间的相聚与别离,犹如天边浮云,变幻莫测,展现出一种风不定、人无常的生活常态。人生恍如水上浮萍,聚散皆是茫然未知。凡尘诸事,非我所属者,终将逝去,不为人力所强留。唯有顺应天道,行事有方,得失皆由命定,一切随缘,方能心境平和,万事顺遂。

10

不著人间一点尘,满堂尽是学仙人。

——宋·白玉蟾《华阳堂二咏》

不受凡尘俗世一丝牵绊,座中人皆致力于修仙问道。此情此景,源自宋代白玉蟾之《华阳堂二咏》,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心灵纯净的求道图景。

世间万般纷扰如浮云苍狗,劝君莫让名缰利锁缠心间。日常里,以清茶淡饭自适,随遇而安,不苛求荣华显贵。青竹为篱,茅屋作舍,如此简朴之境亦有别样风情,何须艳羡那高楼大厦中的繁华。与世无争,常怀知足之心,心境如水,自然远离忧虑,清凉自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2 阅读:297
评论列表
  • 2024-05-16 11:40

    枉为坐井观天兽,黄梁未熟是芦生。 仙缘迫近直需取,那容哀劳发叹声。 愿枕松涛会吕翁,淮安国里一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