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在清末民初宦海沉浮中长袖善舞,被称为“水晶狐狸”

史海撷英 2024-02-09 18:34:28

徐世昌生于河南卫辉府,是袁世凯的乡党。同时徐世昌祖籍浙江省宁波府鄞县,到了明朝末年,徐世昌祖上又成了天津寿岂堂徐氏。所以,徐世昌见到浙江省宁波,直隶省天津,河南卫辉,都会认老乡,年轻时就是一个长袖善舞的社会活动家。

徐世昌小时候家里困难,在准宁县知事治理文牍,见到了袁世凯。袁世凯当时正好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不菲的遗产,无从挥霍。徐世昌受到了袁世凯的接济,参加科举考试,中举为官。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一文一武,互为同道;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深谋远虑,颇得袁世凯的器重;但他又能与袁保持距离,进退有度,在袁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民国五年(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年号,起用他为国务卿。

那么很多人会问,为何徐世昌被人叫做“水晶狐狸”呢?因为徐世昌本人社交能力非常强,无论是对旧派人物还是新派人物都能左右逢源,收放自如,所以由此雅号。“水晶”指八面玲珑的性格,“狐狸”当然是狡猾、阴沉。

徐世昌翰林出身的一介文弱书生,依靠和袁世凯从小的交情,获得小站练兵时“总文案”的头衔,由此在北洋诸将眼中他成了“老前辈”。

戊戌年间,徐世昌和康有为等人订交,但又不是走得很近。在晚清朝廷中,拜李鸿藻、张之洞等人为师,有了强大靠山。清朝最后几年,相比袁世凯,他和载沣、良弼等死硬派满族权贵的关系尚可,因此袁世凯下放时,他却仍旧在中枢工作——但同时他又将朝廷动态偷偷汇报给老家的袁世凯。

徐世昌

辛亥革命后,徐世昌表面宣称“心系旧主”,不任民国官职,实际上暗中在替袁世凯出谋划策。袁世凯称帝时,他却又换一副面孔——表面任职国务卿,实际不为袁世凯策划任何事,反而暗中与段祺瑞联合拆袁世凯的台。在袁世凯死后的四年里,徐世昌出面力挽狂澜,担任四年的民国大总统。

府院之争中徐世昌也是隐居,但对黎、段都有接洽。张勋复辟时,他不肯轻易出山,号称只有宣统帝答应娶他女儿并立为皇后才会出来;暗中又在天津支持段祺瑞组织讨逆军。气得很多清朝遗老遗少大骂他“活曹操”。 后来的直系、皖系分裂,虽然与冯国璋、段祺瑞本人野心有关,但徐世昌的居中挑拨也是重要因素。

徐世昌自己当总统后,就更不得了——在皖系、直系、奉系、西南各派别中左右逢源,播弄是非,造成战火遍地,手无寸铁的他却稳坐钓鱼台。以上不难看出徐世昌的狡猾阴险、八面玲珑。

吴佩孚

至于“水晶狐狸”的绰号谁取的,一说是袁克定,一说是吴佩孚,一说是后来的陶菊隐,但不论谁取的,都恰到好处地点出了徐世昌的处世风格。纵观徐世昌的一生,他在夹缝中谋取生存空间,在各个政治势力之间纵横捭阖,所以他能行稳致远,所以他被称为“水晶狐狸”。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退出政坛十几年后,以80多岁高龄,不断呼吁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当日寇入侵时,又想请他出来主持华北事务,甚至还带来了溥仪的“诏书”,徐世昌厉声呵斥,严词拒绝。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徐世昌因膀胱癌病逝,死后并没有修墓,而是竖一块“水竹邨人之墓”碑。水晶狐狸之称的民国大佬就此结束自己辉煌的一生,享年八十五岁。

1 阅读:35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