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工作70个小时?印度年轻人选择涌进农村,进厂的工资不如种田

董荣串 2024-01-14 15:15:28

印度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和我国当年的一样,印度现在正是人口红利期,即国家大部分的民众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正是发展制造业的大好时机。

为此,莫迪上台之后也一直在强调发展印度制造业,去年还喊出了让印度成为半导体制造大国的梦想。

毫无疑问,莫迪的想法是非常美好的,和印度的实际情况其实也很契合,但是现在的印度年轻人却更喜欢回家种田,而不是去工厂上班。这种情况,似乎和现在我国年轻人的状况截然相反。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尽管现在印度看起来人口众多,机会无限,但是制造业的岗位却招不到足够多的人,很多年轻人都被困在了农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其实还要从新冠疫情时期开始说起。

尽管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了,但是在过去的短短4年时间里,印度农业劳动者的数量却增加了足足6000万。这是因为,印度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推出了一项覆盖了印度8亿人的粮食福利规划,即印度政府每个月都会向那些受封控影响的穷人提供10斤的大米或小麦。

这项规划,当时被莫迪宣传成了全球最大的福利项目之一。从短期的角度来看,这一点确实如此。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十分不利于印度发展半导体的,因为印度政府为民众提供的大米和小麦总需要向印度农民那边采购,而且不能够让农民亏钱,所以这笔费用就十分惊人。

据统计,仅仅是刚刚过去的2023年,印度政府光是向农民采购粮食这一项就花费了2万亿卢比(折合人民币约为1730.06亿元)。

不仅如此,2024年年初就是印度全国大选,为了吸引选民,莫迪在2023年11月的时候宣布将这个粮食福利规划延长5年。

也就是说,只要安心留在家乡种地,印度政府就会以高出预期的价格去收购粮食,这就直接导致印度年轻人不愿意进城。毕竟,进厂的工资还不如在家里种地。

据时代周报报道,一位21岁的印度大学生库玛尔从农村老家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就是为了去印度孟买投靠姐夫。库玛尔希望进城并去工厂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库玛尔表示,在他的老家,还有很多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但是他们宁愿留在老家也不愿去城市打工,因为城市里找不到好工作,而且待遇也不好。

据印度媒体《The Wire》报道,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印度就业人数几乎一直停滞在4亿人。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执行长维亚斯表示,虽然印度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保持增长,但是劳动力并没有增加。印度15岁-64岁的劳动参与率为51%,远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

印度年轻人为什么不愿去城市上班,去建设印度制造业?

去年10月底,印度亿万富翁纳拉亚纳·穆尔蒂公开表示,印度是世界上工作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如果不提高效率,那么很难和中国、德国、日本竞争。为此,这位富豪提倡每位印度年轻人每周工作70个小时才行。

值得一提的是,纳拉亚纳·穆尔蒂是英国现任首相苏纳克的老丈人,他的女儿名叫阿克沙塔·穆尔蒂。

每周工作70个小时,也就是一周无休,每天工作10个小时。这种情况在印度其实已经很常见了。但是,靠无休止的加班就能够解决印度制造业问题吗?并不能。

印度人口基金会执行董事穆特瑞加表示,印度必须为农村人口创造工作岗位,但是印度并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重组的电力设施,更没有好的工业中心。

所以说,并不是人口红利加上资本充足就能够解决印度现有发展经济问题的。

莫迪自2014年上台之后就一直承诺会创造数千万的工作岗位,而且印度也确实发出了多项激励措施,鼓励本国企业和外资前往印度建立工厂。但是,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显示,印度目前一共只有6500万个制造业岗位,比2014年莫迪首次当选时仅仅只增加了500万个。

0 阅读:175

董荣串

简介:大家好,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