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大吼大叫,低声教育,孩子可能更愿意倾听和接受

滔滔麻麻 2024-04-04 09:31:27

曾记得有一回,孩子刷牙时极为磨蹭,我不耐烦地催促数次,他却毫无反应。

之后我着实没能忍住,提高音量训斥他道:“现在就去刷牙,我已讲了好多遍了!”出乎意料的是,他突然对我说:“妈妈,不要这么大声啦,要小声说。”这时的他,被我的情绪所惊吓,期望我能给予一个拥抱。于是我抱起他,尝试用温和的声音与他沟通:“妈妈知道你很想玩,但是现在是睡觉时间,该去刷牙睡觉了,刷完牙我给你讲新的故事。”说完,孩子便乖乖照做,心甘情愿地刷牙去了。原来,在亲子沟通里,声音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声训斥不一定能让孩子长记性,而低声教育,孩子可能会更乐意倾听和接受。

后来还有一次,他想吃饼干就大声吵闹着说:“妈妈,我要吃饼干!”我温和地引导他,他很快便听进去且顺利地跟着做:“妈妈知道,但你不必这么大声,你可以小声跟妈妈说,妈妈我想吃饼干。”接着他轻轻地说:“妈妈,我想吃饼干。”

其实,孩子的需求只要没有触及规则和安全,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他。明明最终会妥协,又何必在一开始就拒绝呢?孩子通过哭闹获得的满足,会让他误认为只要哭闹就能达成所愿,将来容易稍有不满足就哭闹,脾气也会越来越差。声音是带有温度的,当我们失去耐心时,请用温和的声音赋予自己能量,真正被尊重和满足的孩子,无需与我们进行无休止的纠缠和较劲。

0 阅读:15

滔滔麻麻

简介:愿所有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