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心态大崩!中巴“枭龙”再次出口,光辉战机只能强卖给自己

霏霏说趣事 2024-05-15 16:28:38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文|霏霏侃

编辑|霏霏侃

引言

在这个格局纷乱的国际舞台上,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的军事实力较量,围绕一款特殊的战机产品展开较量。一场看似单薄却充满争议的军备竞赛,折射出几个国家在战略上截然不同的追求,隐藏其中的实则是对未来的各自憧憬。

在这一过程中,有人将迎来新的辉煌,亦有人将陷入痛苦的反思。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只需冷静思考,就能从这场别有意味的角力中看见人性的全貌。

枭龙翱翔蓝天,寓意何在?

自2007年首飞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发的JF-17"枭龙"战机已经接连获得缅甸、尼日利亚、伊拉克等国的订单,累计出口量超过150架。

这绝不仅仅是一笔笔军售大单带来的经济效益,更象征着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正渐入佳境。

"枭龙"的每一次出口,都是两国友谊的生动写照。

对巴基斯坦来说,"枭龙"不仅提供了先进的战机装备,更通过参与研发和生产赢得了提升自身航空工业能力的宝贵机遇。对中国而言,能与"铁哥们"并肩作战,共同打入国际市场,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互利共赢。

光辉之路为何黯然?

然而事物总有另一面,在"枭龙"引领风潮之时,印度自主研发的"光辉"(LCA)战机却出口绝迹,自首飞之日起至今未能染指任何一个国家。

作为曾被寄予厚望的民族重器,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实在太过失利,令人唏嘘不已。

"光辉"自身技术缺陷的确是主因,但归根究底还在于印度方面的战略缺失。

技术缺陷令性价比低下

"光辉"的飞行性能、航程、有效载荷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与同级战机相抗衡。更糟糕的是,它的制造和维护成本高昂,高得令人咋舌。

公开数据显示,单架"光辉"战机的价格竟高达4000万美元,是"枭龙"的1.6倍。

在廉价即为王道的国际军火市场,如此糟糕的性价比注定难有出路。

战略失误阻碍出口步伐

更令人痛心的是,印度方面在"光辉"出口进程中做了太多的错误决策。对国际市场的机遇缺乏敏锐意识,销售模式老旧复杂、推广营销乏善可陈,这无疑是对一款战机产品的发展予以了沉重打击。

据分析人士称,印度政府对"光辉"的国际化推广工作"着眼过于狭隘、做得过于被动"。

不仅于此,来自国内外的口碑都令人忧虑。

争议漩涡难以自拔

从国际市场来看,性能一般、价格偏高的"光辉"确实缺少竞争力,除了印度之外无他国认购,遭到了全方位的冷遇。

一位国际军事专家评论称,想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谋求立足之地,"光辉"形同"纸上谈兵"。

而在国内,印度空军曾多次公开对"光辉"性能提出质疑。为补足空中力量的缺口,他们不得不继续从法国购买阵风战机。

这场双向夹击,令"光辉"的信心受到极大动摇,陷入了痛苦的争议漩涡之中。

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

所谓"浩气铄金石",时至今日,这款一度饱受非议的国产战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是应当坚持下去,孜孜不倦地加以改良和升级,最终迎来出口机遇与救赎?抑或彻底放弃并转向其他新型号,从头再来,摆脱阴霾?

这是一个需要印度政府和航空工业界在未来几年内慎重权衡的重大课题。

无论印度如何选择,从"光辉"的教训中吸取经验都是当务之急。它昭示一个事实,即单纯技术自主远远不够,还需提升市场意识、国际视野、销售营销水平,打造出全方位的航空工业核心竞争力。

换句话说,只有将重心从追求纯技术向更高层次的软实力转移,印度才能重拾在国际航空舞台上的地位。

至此,我们不得不反思:"光辉"之所以落后,实则折射出整个印度民族在什么方面存在短板?这个亟待提升的领域是否也制约了印度崛起的脚步?我们能从中汲取哪些宝贵启迪,助力中华民族完成自身伟大复兴?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认为:"光辉"之所以在国际市场表现这么糟糕,根本原因在于印度本身的军事工业实力太弱,只是将外国技术局部消化而已,远远不如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发展"枭龙"这种自主研发的模式。

印度如果想发展强大军工产业,必须从基础研发、科研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大文章,千万不能再重蹈"光辉"的覆辙,只学皮毛不求甚解。

还有网友认为:印度对"光辉"的营销和推广做得实在太差劲了。就算技术确实有缺陷,也应该及时调整策略,主动出击开拓国际市场。可惜他们视野狭隘,只盯着眼前的小利益,导致"光辉"一直遭到国际市场的冷遇。

相比之下,中国和巴基斯坦在"枭龙"营销上就做得很到位,既注重打造性价比,又精心设计合作模式,赢得了许多国家的信任和青睐,这就是营销智慧的真正体现。

有网友则持批评态度:印度对"光辉"的信心实在太过于自大和盲目了。别人说它不行就是不行,自家空军都对它毫不买账,还乌纱帽一般往头上强压?要是印度不及时打消这种民族自尊心过剩的情绪,今后的"光辉"后继有望新款型号也将陷入同样的困境中。

还有网友观点比较客观:印度此番经历虽然痛苦,但也让他们正视了自身在航空工业发展道路上的系统性缺陷,从长远来看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只要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基础研究、战略意识、国际视野等方面多下功夫,定能重新夺回在这个领域的主动权。我们中国人也要时刻保持谦逊和戒骄的态度,与有志于自强的印度等国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来不应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总的来说,中巴"枭龙"与印度"光辉"之间的较量,只是国际舞台上激烈竞争的一个缩影。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这场角力中都将赢得属于自己的教训,而这正是通向腾飞的绝佳动力源泉。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新兴大国,都应当从中汲取经验,真正把航空工业这个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以支撑国家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更重要的是,要从 :"光辉"的遭遇中深思何种体质和理念制约了一个民族走向伟大的步伐。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正视缺陷,才能让民族真正强盛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款战机项目都不应被狭隘地视作单纯技术层面的产品,更应被视为民族思维模式和发展智慧的载体。我们都当虚心学习、共同进步,珍惜这份世间难能可贵的发展机会。正所谓:

大浪淘沙,方见英雄本色。

磨砺永无止境,追求永无止境。

9 阅读:2442
评论列表
  • 2024-05-15 22:33

    太小看三哥了,连蜥蜴都能下得去手,还有什么事情能把心态崩了

  • 2024-05-16 08:56

    一个没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造飞机[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5-16 21:01

    阿三干嘛都不靠谱,唯一例外的是牛粪灯,全球第一

  • 2024-05-16 05:55

    人家阿三生产的靶机而已

霏霏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