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学不来,在华几乎清零的Stellantis,狂赚1400亿超大众

DearAuto 2024-04-19 20:10:27

01,Stellantis财大气粗,直怼意大利政府、中国车企

“引入中国竞争对Stellantis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我们会战斗,当你战斗时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但不要指望我们会毫无伤痕地取得胜利”。

日前,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表示,如果允许中国竞争对手在意大利生产汽车,Stellantis将可能不得不关闭其部分意大利工厂。

听闻此言,计划在意大利建厂的奇瑞汽车赶紧逃离,跑去西班牙谈判了。

直怼意大利当地政府,Stellantis确实有财大气粗,因为其拥有遥遥领先的赚钱能力。

由于赚钱有方,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2023财年获得了3650万欧元(合3880万美元)的薪酬,同比增长了56%。

2023年以240亿欧元的营业利润和186亿欧元(约1400亿人民币)的净利润,Stellantis超过大众、奔驰、宝马、通用、特斯拉,成为欧美最赚钱的汽车集团。

可能大家对Stellantis还有点陌生,该集团是由菲亚特克莱斯勒和PSA集团于2021年合并后创建的,可以说意大利是其发家之地,集团旗下拥有阿尔法罗密欧、雪铁龙、DS、菲亚特、吉普、蓝旗亚、欧宝、沃克斯豪尔、克莱斯勒、标致等众多品牌。

02,依靠欧美市场,Stellantis盈利能力水涨船高

唐唯实自2014年起担任PSA负责人以来,就制定了在疫情大流行之前实现每辆车利润最大化、同时削减成本(比如裁员)的战略,担任Stellantis一把手之后,也把这套策略用在了Stellantis上,效果更加显著。

股东们日前爽快地批准了向该最高管理层支付的薪酬,其中包括CEO唐唯实高达3650万欧元(合3880万美元)的薪酬,同比增长了56%。

唐唯实其实对去年的业绩并不“完全满意”,他表示,该集团成功的“价值高于产量”的战略不能无限期地持续下去;他还称,2024年将是又一个充满挑战的一年,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不利因素,原材料成本下降是有利因素。

2023年,Stellantis以640万辆的销量位居全球第四,却是世界上最赚钱的汽车制造商之一,除了尚未公布2023财报的丰田汽车集团,超过任何一家对手。

根据2022年的业绩,丰田的净利润为177亿欧元,而Stellantis则为168亿欧元,宝马以186亿欧元的净利润排名第一。

事实上,不仅是Stellantis,整个欧美、日韩车企在2023年都赚得盆满钵满。欧洲六大汽车制造商2023年净利润总计达到创纪录的667亿欧元,比2022年的662亿欧元略有增长;丰田预计2023财年净利润将达到294亿美元,是通用汽车的三倍。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占收入的百分比)也水涨船高。六家欧洲汽车制造商的数据2019年为5.5%,在2020年下降到4.8%,2021年上升到10%,接下来的两年都保持在两位数,其中2023年为10.3%。

Stellantis 是唯一一家按地区划分业绩的公司,在2023年度243亿欧元的营业利润中,北美地区贡献了一半以上,1/4多的利润来自东欧和土耳其,至于中国市场几乎忽略不计。

相比之下,德国车企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高得多。根据伯恩斯坦分析公司2020年报告,2019年德国汽车业50%以上的税后收入来自中国。尽管最近几年这一比重有所降低,但中国仍然是德国主要车企的第一大市场。

03,Stellantis中国业务少得可怜,但入股了零跑

Stellantis的财务报表都懒得单独列出中国市场,因为实在少得可怜,只能与印度和亚太区合在一起。

这三大市场加在一起,Stellantis2023年的销量才15.4万辆,不及其全球640万辆的一个零头。

中国市场实在有点可怜,在广汽菲克退出后,Stellantis在华业务几乎仅剩与东风合资的神龙汽车了。

神龙在中国市场也没什么存在感。2020年-2023年,神龙的销量分别约为5万、10万、12万、7.2万辆,而在鼎盛时期,神龙年销量超过70万辆。

没有得力的新能源产品,神龙今后在华更加举步维艰,根据公开资料,今年一季度其销量约为1万辆,外方股东Stellantis也给不到什么支持。

打不过中国的新能源车,Stellantis就选择了加入。

去年10月,Stellantis斥资约15亿欧元(约115亿元),收购了中国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的20%股权。此外,Stellantis和零跑汽车将以51:49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除大中华地区以外,该合资公司独家拥有向全球其他市场开展出口和销售业务,以及独家拥有在当地制造零跑汽车产品的权利。

唐唯实表示,现在是Stellantis支持零跑汽车并担任引领性角色的最佳时机,Stellantis也将通过零跑汽车的竞争力在中国和其他市场获利。

04,中国汽车利润率不足5%,最大汽车集团仅盈利141亿

15亿欧元对Stellantis是小菜一碟,对零跑而言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保证了其活下去的可能。

中国车市之卷已经声名远扬,在产能、车型、品牌严重过剩的情况,大家纷纷拿起价格战的武器,结果就是利润微薄,不少车企已经岌岌可危。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利润是比销量更重要的指标。只有获取足够的盈利,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开发出更好的产品,保证长远的竞争力。

我们以领头羊比亚迪为例,去年全球卖出了302万辆,接近Stellantis的一半,但利润仅为300亿元,约为后者的1/5。

比亚迪的“吸金”能力在国内已经数一数二;之前利润率一度笑傲全球的长城汽车去年卖了123万辆,相当于Stellantis的1/5;但70亿元的净利润,仅相当于Stellantis的1/20。

国内最大汽车集团上汽去年销量为502万辆,但只有区区141亿元的利润,相当于Stellantis的1/10。

再看看可怜的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去年交付了约16万辆新车,亏损额达到211亿元;小鹏汽车去年交付14万辆,亏损104亿元。对了,两者只卖纯电动车。

雪上加霜的是,2024年龙年一开始,比亚迪以“荣耀版”开局,将整个车市带进了更惨烈的价格战,价格基准线又往下移了2万元,行业的盈利能力更加岌岌可危。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汽车制造业的总产值超过10万亿元,利润为5086.3亿元,利润率约5%,低于整个制造业水平;今年1-2月,汽车行业实现利润总额568.9亿元,行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到4.3%。

就在2015年,汽车行业利润率还有8.7%,现在相当于跌去了一半。

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基本只维持在5%的低水平。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乘联会在3月销量分析中称:“由于竞争压力过大,利润主要来源于出口和高端豪华,其它大部分企业盈利下滑剧烈,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当前燃油车业务仍有盈利,但却是微利,且市场规模萎缩较快;新能源车维持中高速增长,但亏损较大,矛盾与压力较大。”(文|DA彬)

39 阅读:33241
评论列表
  • 2024-04-20 14:40

    乖,别扯了。都被挤出大陆市场了,还搁这儿狂吹呐……[滑稽笑]

    祥龙 回复:
    挤出中国又怎么样呢?三星世界老二和现代起亚世界第四五位
  • 2024-04-20 17:33

    你猜它为什么是几个车企抱团组成

    新世界 回复:
    不抱的话,PSA依然很强悍的。
  • momo 33
    2024-04-20 12:53

    这些车和现代起亚一样,在中国属于月销个位数快退出的,看来不是经营不善而是不和你玩了[鼓掌][鼓掌]

  • 2024-04-20 12:20

    燃油车也不是你想的这么一帆风顺,现在油车家庭更新缓慢了,跟手机一样这是一笔快钱,而且新世纪以来重大技术革新几乎没有了,中国小步快跑的在追赶,新能源和油车谁能笑到最后是显而易见的事,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 wlqcq 20
    2024-04-20 09:02

    你现在开始关注利润率,你有那个实力嘛?首先你得活下去,把其他车企卷死,然后你再考虑高端,利润率这些~

  • 2024-04-20 08:53

    利用政治把中国企业排除出去,绑架各国政府,这就是这个企业的赚钱秘密,企独大,不,就是和西方几个大企业一起刮分欧美市场,把中国排除出去赚钱

  • 未央 18
    2024-04-20 18:09

    这么厉害居然怕中国同行?

  • 2024-04-20 18:39

    这些牌子在中国都是小众品牌,根本没人买[笑着哭]

  • 2024-04-20 18:16

    不垄断能卖高价

  • 2024-04-21 20:33

    零跑靠性价比和差异化竞争有一定销量,但装配质量提升缓慢,智驾完全垃圾。最大卖点长续航插混车马上迎来价格更便宜配置更高的哪吒l竞争,传统大厂还没发力,不看好未来零跑的发展。

  • zyr17 12
    2024-04-20 13:17

    德企的利润来源于中国,但这个利润只是账面数字,如果想要带离中国,剥掉40%税不过分吧?世界上任何国家其实都一样。企业利润并不是股东随便支配的,想跨国转移更难。

    takeTEN 回复:
    全部都给你得了好不好?
    zyr17 回复: takeTEN
    难道你还想偷税漏税?
  • 2024-04-21 10:00

    吹个毛线,你要放开市场和中国车企来进行公平竞争的话几年叫你连稀饭都喝不上

  • SKY! 10
    2024-04-20 20:54

    PSA倒是一直不错,克莱斯勒前几年不怎么地啊,怎么合一起就超级盈利了?[捂脸哭]

  • 2024-04-20 09:32

    全是在中国市场干消失的品牌,在国外成了最赚钱的

  • 2024-04-20 18:46

    国内半死不活的品牌,还是咱市场不行啊,国外人家盆满钵满的[呲牙笑]

    黑骏马 回复:
    在中国半死不活,出了中国,那可就是神,中国太卷了。。。
  • 2024-04-21 09:59

    被赶出大陆市场还好意思吹

  • 2024-04-20 18:16

    不垄断能卖高价

  • 2024-04-21 10:16

    不欢迎就不去呗,生意又不是只能跟你一家做,就这样妒忌别人,害怕竞争,坐等你破产

  • 2024-04-20 13:50

    这种制造业成本大头是材料,如果利润过于高的话,就有偷工减料的嫌疑

  • 2024-04-20 10:13

    国外车企注重利润,国内车企注重占有率(2C除外)。

  • 2024-04-21 11:03

    蔚来,一辆亏13万,白送吗[笑着哭]

  • 2024-04-21 10:16

    这是什么公司?史丹利踢死?

  • 2024-04-20 14:33

    垃圾集團,不是食歐美保護主意的飯,等倒閉吧!

  • 2024-04-20 18:59

    国内合资企业多,自主品牌去它们根据地造车就不行了?

  • 2024-04-20 21:35

    不要再夜郎自大了

  • 2024-04-20 20:26

    。。。竟然没有交集,这是真不想和中国打交道了

  • 2024-04-20 14:27

    上汽完全是效率问题,不比比亚迪便宜,赚的少多了

    Terminator 回复:
    没比亚迪那么不要脸罢了,材料上偷工减料,环保上降低标准,然后再血汗工厂一把,再加上骗点补贴逃点税,利润就这么来了。
  • 2024-04-20 20:23

    现阶段中国不需要这种奢侈品牌的车子。中国需要的是大众能够用得起的车子。

  • 2024-04-22 08:33

    不不不不,我看见上个月帝艾仕还有个位数销量呢~不错噢~你可以自傲的宣布:你在庞大的中国市场上分了一杯羹,[鼓掌]

  • 2024-04-21 10:02

    记住:西方国家的产业都是以超高利润压榨消费者的,零跑是外国车!也只有支持国产,国产才能竞争得过万恶的外国资本

  • 2024-04-20 19:26

    [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4-20 15:54

    投资零跑就错了😭

  • 2024-04-20 16:44

    文字内容看着很累

  • 2024-04-20 11:45

    学不来,根本学不来!

  • 2024-04-20 15:21

    欧宝原来不是通用旗下的吗

  • 2024-04-20 05:07

    旗下都是些日落西山的品牌

  • 2024-04-21 13:59

    这么大块蛋糕[哈哈笑],国内车企流口水了,蠢蠢欲动[呲牙笑],积极拼搏,干掉对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