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皇妃:一朝临幸怀龙种,超预产期未生,被明熹宗下令活活饿死

树巷少年 2022-10-23 00:45:39

1623年,明熹宗朱由校临幸了个18岁的小宫女。小宫女怀胎满十月,肚子却迟迟没有动静。这时,宫中一个叫客氏的老妈子说了八个字,明熹宗便下令将宫女幽禁并断绝其一切饮食,14天后,小宫女连同肚中的胎儿就被活活饿死了。

这个小宫女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张裕妃。

如果不是因为有如此凄惨的遭遇,这位只当了明熹宗不到一年妃子的小宫女,估计都不会在史书上留下名字。

根据《熹庙悼顺裕妃圹志》记载,裕妃张氏是顺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万历四十年(1610年)被选进宫里,当了一名宫女。

在清朝以前,女人一旦入了宫,就得一辈子都待在深宫里。大部分宫女的命运就是侍侯人到侍侯不动了,然后被到安乐堂直到老死。

宫女们唯一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就是得到皇帝的临幸,飞上枝头变凤凰,但能获得这样机会的却只有极少数人。

张氏就是这极少数人当中的一员,如果宠幸她的不是天启皇帝明熹宗,而是在明熹宗之前的任何一个皇帝,那么她就会是宫中女人最羡慕的那个幸运儿。

天启二年(1622年),在宫中苦熬了12年的张氏,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玉的大姑娘。

一次,19岁的明熹宗朱由校从木工房回到寝宫准备就寝,看到姿色俏丽的张氏正在帮他铺床,一时兴起便临幸了她。没过多久,张氏就怀孕了。

所以在得知张氏怀了龙种后,明喜宗非常高兴,便册封她为裕妃,并派专人照顾她。

然而就在张裕妃辛苦怀胎满十月时,她的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女子怀孕早产和晚几天分娩都是十分正常不过的事。

没想到却被有心之人的人抓住了把柄,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对明熹宗说:

“张裕妃怀的不是龙种。”

明熹宗一点都没有怀疑客氏的话,便将张裕妃幽于别宫。

所谓的“别宫”就是几个宫墙间的过道,是比冷宫条件要差很多的场所。冷宫条件再差好歹还有几间屋子,可以遮风避雨,而别宫却是风吹日晒雨淋。

张裕妃被幽于别宫后,客氏还下令断绝裕妃的一切饮食,断其水火。

堂堂一个皇帝的妃子,竟然被一个宫中的老妈子迫害到如此地步。

没吃没喝几天后,张裕妃已经奄奄一息。愉逢天降暴雨,饥渴难耐的张裕妃挺着大肚子,强撑着极度虚弱的身体,挣扎着爬到屋檐下,想要喝雨水止渴。

然而,在她喝下几口不干净的雨水后,却再也没有力气返回寝室躲雨,最终和肚中的胎儿饿死在冷冷的冰雨中。

看守的门卫将张裕妃的死讯告知朱由校时,他不仅没有感到悲伤,反而下谕,革去张裕妃封号,以宫女身份送至西直门外的净乐堂火化。

客氏与张裕妃究竟有什么恩怨,要致其于死地?堂堂的大明天子明熹宗又为何会如此相信一个老妈子的话?

一切都要从明熹宗朱由校的出身开始说起。

从小缺少父母疼爱,造就明熹宗冷血的性格

明熹宗的父亲就是创下明朝在位时间最短,只有29天的皇帝泰昌帝朱常洛。

万历九年(1581年),18岁的万历皇帝临幸了一个姓王的宫女,没想到只一次,王宫女就怀孕了。

这个王宫女不仅身份低贱,长得也不好看,万历帝原本想翻脸不认人的,但其生母李太后盼孙心切,把人证(记录皇帝每日行事历的官员)和物证(万历临幸完送给王宫女的信物)摆在万历帝面前,万历帝只能硬着头皮认了。

没过多久,王宫女就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

但对于万历帝来讲,朱常洛的存在就是他人生的一个污点,所以这个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个不受人待见的孩子,从小不仅得不到父亲的疼爱,作为皇子,万历帝竟然连书都不让读,一直到12岁,大臣们强烈要求才让他出阁读书。

可惜只读了1年,又因为万历与朝臣的“国本之争”中断了。

“国本之争”就是大臣们认为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既然皇后无子,那么就应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万历帝只想立自己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帝。

“国本之争”整整持续了十几年,朱常洛才终于在20岁时当上了太子。

但当上太子后,朱常洛的日子并没有因此变得好过,万历仍然不喜欢他,他也因此成为郑贵妃的眼中钉,多次想要害死他。

朱常洛生下皇长子朱由校时,还担心万历皇帝会不高兴,都不敢自己去报喜。

由于万历不喜欢太子朱常洛,对于朱常洛生的子女自然也不喜欢。

朱常洛本身就自身难保,朝不保夕,也就顾不上自己的儿子;而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在生下朱由校不久后,就被朱常洛的宠妾李选侍打死了。

离谱的是,李选侍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成了朱由校名义上的养母。

作为皇子皇孙,一般五六岁时就要请老师教他们读书了,但因为万历皇帝不喜欢泰昌帝朱常洛,自然也不会给他的儿子安排老师,所以这个未来的天子其实就是一个文盲皇帝。

从小生活在如此复杂又畸形的家庭中,又见惯了宫中的各种争斗,造就了朱由校冷血的性格。

从他16岁登基皇位到23岁驾崩的7年里,其9个嫔妃包括皇后都被其乳母客氏、奸臣魏忠贤迫害甚至丧命,三子二女也被二人所害,朱由校即使知道真相后,都丝毫没有悲切之情,这也是客氏、魏忠贤之所以能够在宫中横行霸道的原因。

沉迷木工无心理政,少年天子纵容“客魏之乱”

从小没有父母疼爱的朱由校,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是他的乳母客 (qiě)氏。

客氏原是河北一个叫侯二的农民之妻,18岁时生下儿子侯国兴后,就进了宫当了朱由校的乳母。两年后,侯二病逝,客氏就留在了宫中。

明朝后期,宫中有一种风气,几乎每个宦官都会交结一个在宫内服役的宫女,一起开伙吃饭,叫“对食”。

客氏这个人颇有几分姿色,生性放荡,很快就与一个叫魏朝的太监勾搭上了。但不久之后,魏忠贤进入了客氏的视野里。

魏忠贤是二十几岁入宫的,他原本是河北沧州的一个小混混,成日里就知道吃喝嫖赌。因为欠了一屁股赌债,竟狠心自宫去当了太监。

一般来讲,太监都是从小就净身入宫的,像魏忠贤这样二十几岁才进宫当太监的,一般很难受到重用。

魏忠贤此人虽然不识字,脑子却很灵活,人又狠(二十几岁敢自宫就知道了),很会给自己创造机会。

当初他自宫后,因为年纪太大了没办法入宫当太监,差点流落街头,后来幸得司礼监的刘太监收留。

知道刘太监是司礼监的人,又极力各种讨好,刘太监就动用自己的关系把他弄进宫。

魏忠贤入宫后,被安排在魏朝的门下工作。得知魏朝的相好是朱由校的乳母后,魏忠贤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只要接近客氏就能接近朱由校,从而接近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常洛。

因为魏忠贤比较英武、壮健,又巧舌如簧,客氏在他的猛烈攻势下,抛弃了魏朝,选择了魏忠贤,从此魏忠贤开始了自己的腾飞之路。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帝朱翊钧、泰昌帝朱常洛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年仅16岁的明熹宗朱由校即位。

朱由校由于从小是被客氏带大的,对她十分信任,即位后就将客氏封为奉圣夫人,因为客氏的关系,又将魏忠贤提拔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一个大字不识的太监,竟然能当上执笔太监,真是十分荒唐了。但是一旦想到朱由校本身也是个不识字的皇帝,似乎又觉得情有可原了。

不久后,朱由校大婚,在2000人的海选中,选了一后二妃。

皇帝都大婚了,就是个大人了,也就不需要乳母了,御史们上书让朱由校将客氏遣出宫外。朱由校却依依不舍,对大臣们说:

皇后年幼,尚需老媪护理,等皇祖大葬后再谈。

虽然后来客氏出宫了一阵子,但因为皇帝太过想念她,又将她召入宫。

因着朱由校畸形的偏爱,客氏和魏忠贤二人,一个淫毒凶狠,一个残忍阴毒,两人狼狈为奸,仗着朱由校对两人的信任,在前朝和后宫兴风作浪。

由于朱由校对朝政不敢兴趣,每天沉迷于做木工,朝廷大政一半由魏忠贤作主,另一半则由客氏主持,一个在外人称九千岁,一个称为九千岁夫人,俨然一个是太上皇,一个是皇太后。客氏每次从宫外私邸入宫,其排场远甚于后宫太妃、嫔妃们。

如此主仆不分,中国封建历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例了。

客魏当道,后宫嫔妃奇冤数毙命

客氏能够获得朱由校独宠主要靠两样。

一是她很好地满足了朱由校的恋母情节。

朱由校由于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自幼除了客氏相伴,就是成天与木头在一起,用现在的话来讲,是有点社恐的。

在刚登基时,看到满朝都是不认识的文武大臣时,居然害怕得手足无措,一直喊着要乳母,历朝历代还没人听说过哪个乳母能够坐在前朝的。但朱由校一直哭闹,朝会无法进行,只得让客氏也进入前朝,临朝听政。

二是客氏的烹饪手艺极好,也可能不是多好,只是朱由校从小习惯了吃客氏煮的东西,如果不是客氏煮的饭菜,他就吃得不香,朱由校的一日三餐全都要客氏为他调制。

凭着这两样,朱由校对客氏的宠幸一直非常专一,后宫中还没有一个女人能够代替她的地位。

而且客氏与朱由校还有不可告人的关系,客氏“每日清晨入乾清暖阁侍帝,甲夜后回咸安宫”,朱由校的寝宫,皇后都没办法随便进入,客氏却来去自如。

客魏两人非常清楚,他们之所以可以只手遮天,在朝中和后宫兴风作浪,完全是得益于朱由校对两人的信任,尤其是对客氏的依赖和宠信。一旦客氏失宠,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客氏害怕朱由校的妃子产下皇子,母凭子贵而使自己失宠,所以就用各种狠毒的手段来残害嫔妃。

张裕妃被害并不是个例,事实上朱由校有记录在册的1后8妃都受到客魏二人的迫害甚至毒手,只不过张裕妃是最惨的那个。

天启三年(1623年),皇后张嫣怀有身孕,突然腰痛,需要找一个会按摩的宫女来按摩。

客氏担心皇后产下皇子,就让魏忠贤安排自己的人冒充,在给张皇后按摩时故意重手捶打,导致张皇后生下死胎(即怀冲太子朱慈燃),也失去了生育能力。

元启四年(1624年),慧妃范氏生下皇次子朱兹焴,结果还没满月就被内操(明朝时选太监在宫中授甲操练)活活吓死,慧妃就苦劝朱由校停止内操。因为内操是由客魏二人倡导并主持的,二人就诬告范氏诽谤圣躬,并下矫旨赐范氏自缢。

曾生育过皇二女的李成妃也看不惯二人行径,便在侍寝时,向朱由校为慧妃鸣冤,客魏二人得知后,就矫诏夺去李成妃的贵妃封号,还将她幽禁别室,想让她像张裕妃一样活活饿死。

幸好李成妃已有了张裕妃的前车之鉴,平时就在壁间和檐瓦砖缝中藏下食物。李成妃被关了半个月之久,朱由校突然想起这个妃子来,这才将她放了出来,出来时人已经是憔悴不堪了。

也因此,天启一朝的朱由校,虽然生下过三子二女,却都没有一个活到成年,最后只能把皇位传给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

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祯皇帝继位后,就是这两人的末日了。魏客二人的罪状罄竹难书,魏忠贤甚至想要像当年给泰昌宗献药(chun药)那样,让崇祯皇帝沉迷女色,好受其控制;客氏还安排了8名怀孕的婢女入宫当宫女,生下孩子就说是熹宗的,想学吕不韦那样,觊觎皇位。

这些种种行径都被崇祯皇帝查出来,自然不会放过二人。

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便上吊自杀了,崇祯皇帝便下令将他肢解,悬头于河间府。魏氏死后,客氏在浣衣局被活活打死。

而当年冤死的张裕妃,崇祯皇帝也为她恢复了名誉,谥号为“悼顺”,以妃礼迁葬于金山,与段纯妃、李成妃葬在一起。

0 阅读:124

树巷少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