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万年前讲起,3分钟让你快速了解肇庆历史

肇庆文旅 2024-02-29 15:21:31

肇庆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

主要发祥地之一,

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化

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

肇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十四万年前区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逾二千二百年的建制史,春秋战国时期为百越地,秦建四会,汉置高要、统属交趾刺史部,隋立端州,宋徽宗再赐书易名为“肇庆府”,明清两代历时182年,更为两广总督府署驻地,成为岭南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地。

聂伟健 摄

史前

距今14万年左右,肇庆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约5千年前,肇庆先民已有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编织业及较先进的制陶业。

春秋战国

属百越地。境内的春秋晚期至战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影响的痕迹,也有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定百越,设南海郡、桂林郡及象郡。今肇庆地域分属桂林郡、南海郡。秦置四会县,是广东省四个最早的建制县之一,辖区包括今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隶南海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高要县,包括今肇庆市端州区、高要区、鼎湖区,佛山市高明区和三水区西部、云浮市东部等地,隶属苍梧郡;四会县隶属南海郡。统属交趾刺史部。

南北朝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分封阳县置开建县;元嘉十三年(436年)置怀集县,梁天监六年(507年)9月,高要由县升郡,置广州都督府于高要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端州,降高要郡为高要县,端州辖高要、端溪等县;开皇十八年(598年),设封川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端州为信安郡,时肇庆境域设十七县,分隶五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信安郡,复置端州,辖高要、平兴二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端州为高要郡;唐至德三年(758年),废高要郡,复置端州,仍以高要为治所。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为兴庆军;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兴庆军升为兴庆府;政和八年(1118年),宋徽宗升兴庆府为“大藩”,并赐“肇庆府”额,意为“喜庆吉祥之始”,肇庆之名自此沿用至今。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肇庆府改为肇庆路,辖高要、四会二县。

明清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称肇庆府;自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肇庆为两广总督府署驻地;清顺治三年(1646年),明宗室桂王朱由榔曾以肇庆府署为行宫,即位称帝,改元永历,在肇庆组织军民抗清。

中华民国

1912年,撤肇庆府,保留高要县治;1913年,在肇庆设肇罗绥靖处;1936年,置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肇庆一直是高要县、肇庆市人民政府和肇庆地区政府驻地;1952年,封川县和开建县合并称封开县;1988年,肇庆市升为地级市;2015年4月,国务院批准高要撤市设区;至此,肇庆市辖端州、鼎湖、高要三区和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县,代管四会市(县级)。

文章参考:广府文化肇庆历史知识知多少?(一)——源自肇庆发布公众号

0 阅读:108

肇庆文旅

简介:肇庆旅游全资讯,欢迎来品味肇庆文化,享受山水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