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幼儿园“午休被”质量如何?这场质量分析会通报有关情况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1-12 08:10:47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子轶 通讯员 周谦

近年来,由幼儿园统一发放的幼儿用床上用品的质量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月11日,2023年度全省幼儿园用纤维制品质量分析会在汉召开,省纤维检验局通报了湖北幼儿园的“午休被”“床单”等纤维制品的质量情况。

标识不规范问题亟待解决

会上发布的《2023年全省幼儿园用纤维制品执法专项行动情况通报》显示,从2023年8月开始,省纤检局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检查幼儿园(含公立、民办)51家,共抽查幼儿园用纤维制品样品57批次,产品包含服装、床单、被套、垫(盖)被、枕芯、毛巾等多个品类。未发现甲醛含量超标、违禁使用可能致癌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严重质量问题。

省纤检局执法三科科长喻瑶倩介绍,不合格项目涉及纤维成分含量、织物断裂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接缝强力、耐干洗色牢度等5项指标。其中,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主要原因是企业质量意识不强,也有个别企业故意标高高性能纤维的含量,欺骗消费者。标识合格率较低,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纺织品和服装的标识中应明确标注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型号或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方法、执行的产品标准、安全类别这几项。

参会企业湖北昊霞家纺有限公司是一家儿童床品生产企业,每年交付将近400万元的幼儿纤维制品省内订单,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娟表示,今后将继续增强质量意识,守好质量第一关。

幼儿园应把好质量关

如今,“家委会”承担起了绝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的校服、学生用纤维制品的采购任务,但校方、园方依然承担着重要的“质量把关人”角色。

在专项执法行动中,执法人员发现,部分幼儿园未落实相关责任。部分幼儿园没有建立规范的采购制度,不少幼儿园以“家委会”名义采购,而“家委会”及学校后勤办对幼儿园用纤维制品的相关质量要求不清楚、不了解,也没有实行“双送检”制度;对采购的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对供应商的管理仅限于提供合格的检验报告,对检验报告的检验项目,企业的质量保障能力、社会信誉度都没有严格核实。

何为“双送检”?

校服不仅生产厂家要送检,学校也同样有责任送检。对同一批次校服,实行两次检测制度。厂家在进行校服生产前,按照厂家主动、自愿的原则,由厂家先把生产校服的面料抽样送检,面料抽检合格后再进行生产。学生校服生产完成后,对正式的校服成品再次进行抽样检测,校服成品检测合格后,才可以发放给学生使用。该制度能最大程度保障校服质量安全,给学生校服等用品质量上了双保险。

来凤县民族幼儿园园长向霞透露,2023年,该园共采购近300条“午休被”。听了省纤检局专家徐小方的授课和分析,今后将会严格落实“双送检”制度,确保学生用上放心的纤维制品。

不合格企业将被“追踪抽检”

省纤检局介绍,下一步,该局将加强技术帮扶,深入企业,进一步了解企业需求,听取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纤检机构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产品标准及检测技术培训指导,加强检测合作,实施精准帮扶,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加强对全省幼儿园用纤维制品企业日常检查力度和覆盖面,对抽查合格率低的产品品类和区域开展专项抽查,对抽查不合格企业开展跟踪抽查,重点查处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产品、“三无”产品及伪劣产品。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幼儿园用纤维制品的行为;对幼儿园用纤维制品质量安全进行监测,并实时发布质量预警,为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学校、企业等多方面提供信息参考,共同防范质量安全风险。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