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掏粪工能当劳模,当全国人大代表,还曾受到两任主席接见

旧匣子 2024-04-09 22:20:05

他是一个纯洁的人,一个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高尚的人!

他叫时传祥,是一个掏粪工人,上面这句话,就是对他的评价。因为掏粪业务娴熟、掏粪工作突出、掏粪贡献巨大,时传祥作为工人代表,先后受到了两任国家主席的接见,还被评为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荣获第一届“中国雷锋”荣誉称号、入选“最美奋斗者”以及“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

时传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的殊荣呢?

时传祥出生在旧社会,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生活十分清苦。才14岁时,因为活不下去,时传祥从山东老家逃荒来到了北京城郊。

因为没有文化,年纪又小,时传祥没找到什么像样的工作,只能在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厂里打工,干着掏粪的工作。这份工作,又累又脏又臭,很少有人愿意干。在旧社会,这在“三教九流”中,是属于不入流的工作,被人瞧不起。

刚到北京的时传祥,无依无靠的,只能干这种脏活累活来养活自己。他穿梭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起早贪黑的掏粪,只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

粪厂的老板,是个地痞流氓,经常打骂工人,还克扣工资,时传祥受尽了他的剥削。工作中,时传祥也是经常遭遇别人的白眼和轻视。即使是这样,时传祥也热爱这份工作,毕竟工作解决了他起码的温饱,在动不动就饿死人的旧社会,时传祥感到很知足了,他在粪厂一干就是20年,直到解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日子来了,粪霸的厂子也开不下去了。但是大粪还得掏,那时候不像现在,公共厕所和每家每户产生的粪便,都需要时传祥这样的人去掏去背。

1952年,北京崇文区清洁队成立,时传祥是其中一员。在这个大家庭里,时传祥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尊重,他体会到了“做人”的感觉。虽然同样是掏粪,但人们看他的眼光,没有了轻视和傲慢,有的是平等与温和。

时传祥的工资比以前高了,也没有人会克扣了,每个月都会准时发到他的手里,他感到幸福极了,干活也更有动力了。

说起掏粪,时传祥可是老工人了,这活他干起来是又快又好。那时的老北京,有很多四合院,里面一家连着一家,住的人非常多,那时的茅坑挖得很浅,粪便经常溢出来。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传祥都不怕脏不怕臭,主动去给人把粪便掏干净,还帮人把粪坑修得深一点。

有时粪坑里掉进去一些石头砖块之类的东西,时传祥都是用手直接掏出来。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要一人嫌脏,就会千人受脏,咱一人嫌臭,就会百家闻臭。俺脏脏一人,俺怕脏就得脏一街。”

正是这种高尚的情操,让时传祥收获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因为工作突出,他很快就当上了清洁队的队长,还被选为1958年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后来又当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还受到过两任国家主席的接见,十分光荣。

1959年,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传祥参加“群英会”,在会上受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接见。当时刘主席握着他的手,亲切地问道:“你就是老时吧?”

这让时传祥受宠若惊,他心想,主席平时工作这么忙,居然知道我这样的小人物?他激动地连声说道:“我是时传祥,我是时传祥。”

刘主席接着又询问了他的工作和生活,时传祥一一作了回答。这次接见,在时传祥的人生里,意义非凡,直到去世,时传祥都对这次会见念念不忘。

荣誉并没有使时传祥膨胀,在工作中,他依然身先士卒,脏活累活抢着干。在他的带领下,时传祥所在班集体更是士气高涨,本来每人每班只能背50桶粪的,时传祥的班集体,加到了80桶,而时传祥自己,则加到了90桶。他们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是一层厚厚的老茧,这是长期背粪形成的。

1966年的国庆节,对于时传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一年,时传祥接到了毛主席的邀请,来到了中南海小住,并在国庆当天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与国家领导人们一起观礼。宴会上,周总理还亲自为其敬酒。

这次经历,足以让时传祥骄傲一生了。

耳濡目染之下,时传祥的四个子女,也全部在环卫部门工作。他们以自己父亲为荣,时刻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成为了时传祥的接班人。

像时传祥这样的人,现在还有多少呢?

0 阅读:14

旧匣子

简介:历史是面大镜子,历史是严肃的,也是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