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工院院士到贵州大学校长,一流学者宋宝安带领贵大屡创新高

未名林 2023-12-06 10:42:42

由于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贵州大学经常会面临经费短缺、人才流失、尖端科研设备不足等难题。然而,近些年来,在校长宋宝安的带领下,贵大踌躇满志,

一位好校长,能给学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句话在宋宝安和贵大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宋宝安毕业于贵州大学,后来又长时间服务于母校,一边从事农药科研工作,一边从事教学管理,成为国内农药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被委任为贵大校长后,宋宝安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管理中,不遗余力进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使贵大的综合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如今,借着“双一流”的契机,宋宝安要带领贵大创建“中国一流,世界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他究竟有何本领,能否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呢?

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

学术:顶天立地做科研

上世纪60年代的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宋宝安出生在宝安的一个边防军营里,后来才跟随家长搬迁到贵州。1979年,16岁的宋宝安考上了贵州大学,学习分析化学专业,毕业后在沈阳化工研究院深造,开始接触农药学,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学有所成的宋宝安,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贵大,一边从事学术研究,一边教书育人。除了期间到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那一年之外,宋宝安在贵大从事科研工作三十多年,全心全意投身于农药创新研究和应用工作中去。

贵州大学东校区

作为一名工程师,宋宝安身上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作风,这是他多年从事学术研究形成的优良品质。他做研究顶天立地,脚踏实地,不畏艰险:攻读研究生时,他就常常点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刚回到贵大工作的时候,学校的学科基础薄弱,他就动手制作研究设备,从简陋的实验室起步;为了验证产品功效,他不顾严寒酷暑,跑到田间一待就是一整天;为了获取最新的资料和第一手数据,他经常到全国各地有农产品病害严重的区域去考察……

凭借这样的精神,宋宝安一次次获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开发出甲基立枯磷等新工艺,自主研发出多种防治土传病害的重要药剂,提出了全程防控新方法等。他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被多家农药头部企业采用,解决了农产品种植过程的多种病害,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安全性。

多个重大科研成果,使宋宝安成为国内农药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当选中国工程院农学部院士。他因此屡获多个大奖,其中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这样的重量级大奖。

宋宝安在工作中

教育:义无反顾育新人

1986年,宋宝安回到贵大化学系任教的时候,学校的科研基础还比较薄弱,而他擅长的农药学在贵大还是一片空白。他凭借一身本领,从零开始创立了农药学科,亲手组建了一个仅9平方米的实验室。

然而,正是在这样简单的条件下,宋宝安开设课程,搭建团队,培养学生。三十多年来,宋宝安搭建的农药学科,从最初的3个人,几件仪器,发展成为贵州大学第一个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宋宝安领衔的“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是贵州学术性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有了这样的学科建设条件和科研环境,以及宋宝安领衔的科研团队,贵大就有了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基础。作为一名老师,宋宝安对待学生和蔼可亲,谆谆善诱,经常用自身的成才经历去告诫学生,从事科研工作要“顶天立地”——脚踏实地,勇攀高峰。

宋宝安和学生

2022年,宋宝安主持的《植物保护专业“农生化交叉、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荣获当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是20年来贵大首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对贵大意义重大。

2011年,宋宝安被授予“黔灵科技贡献奖”,而他所获得的100万元奖金则悉数捐赠给贵州大学并设立“卓越基金”,每年奖励在科研中取得创新成果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

如今,宋宝安不仅在科研上硕果累累,在教书育人上也是“桃李满天下”。迄今为止,他已经培养了百余名硕士与博士,他的团队和实验室累计获得三个国家级先进集体荣誉,为贵州省各大高校培养了70余名正副教授,同时还培养出数位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宋宝安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贵大农药学、有机化学、植物保护相关学科,使这些学科在国内强势学科有了一席之地。

宋宝安在讲课

管理:勇往直前创一流

由于他在科研和教育上的突出成绩,担任副校长长达15年之久的宋保安,终于在2018年被委任为贵大的校长。他个人能力突出,学术影响力高,并且对贵大有很深刻的了解,成为学校掌门人,可谓是众望所归。

担任校长之后,宋宝安就对贵大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且以目标为导向,提出了多项针对性改革措施。2017年第一轮“双一流”中,贵大依托宋宝安及其团队的力量,获得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入场券”,此后,贵大便借着“双一流”的东风,提出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一流大学办学定位,加速创办高水平大学。

一方面,学校持续优化学科结构,以“植物保护”学科为引领,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除了宋宝安主导的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之外,全国唯一一个大数据战略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成功获批建设;学校的优势学科数量持续增长,“双万计划”总数达75个,排名全国第12位;

另一方面,贵大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搭建了“人才干事创业”的一体化平台,营造一个“近悦远来”人才新生态。单2022年,贵大新增国家级人才十余人,宋宝安团队的国家级人才达到12位。

贵州大学西校区

在宋宝安看来,“西部地区要想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教育是基石,关键在人才”,因此,贵大的发展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宋宝安带领贵大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服务贵州,在“农业现代化”上持续发力,在“新型工业化”上集合优势推动西部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今日的贵大,在宋宝安和全体贵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昂首走向“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祝福贵大!

1 阅读:45

未名林

简介:专注,严谨,丰富,趣味。不求一鸣惊人,或许一语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