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化的开拓者,他的贡献和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历史亭 2023-06-11 03:09:33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一句铿锵有力的话,便是出自梁启超的著名作品《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当时戊戌变法失败后,八国联军又入侵,国家内忧外患,全世界都在弥漫着一种声音:“东亚病夫” “一盘散沙”。

整个中国都充满着悲观的气息,一些爱国人士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人们鼓舞士气,梁启超挥笔写下了这篇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少年中国说》。

1890年,17岁的梁启超赴北京参加会试,但没有考中。回家的途中偶然看到《瀛环志略》等一批翻译过来的西方文学,这些内容和自己学的传统教育相比,他顿时大开眼界。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结识康有为,开始接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

1895年,他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并且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变法。在这期间,他的许多争论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百日维新失败后,他逃到日本,直到1912年才回国。

1918年,由于各种原因,他转向学术和教育事业,主持清华国学研究院,指导了诸多学科。诸子百家、中国哲学、中国历史、西方文学等等,都是信手拈来,学术功底可见一斑。

开学的第一堂课,开场白以兄弟相称,让在场的学生都惊诧万分。

梁启超不仅自信,说话也是挺直接坦荡。比如学生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时,请梁启超做证婚人。

在发表证婚词时,梁启超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先生的演讲,情绪可以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有次在讲《桃花扇》中,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他竟痛苦到不能自已。随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他先是涕泪相交,然后张口大笑。

曾在清华就读的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感叹:“像先生这样,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梁启超不仅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他在生活中也是很有趣的人。他特别喜欢打麻将,他曾经说过:“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

有一次,朋友邀请梁启超去做演讲,他听了摇摇头,连忙说道:“你们约的时间不合适,我正好有‘四人功课’要做,原来他说的四人是打麻将刚好拼一桌”。

蒋百里写《欧洲文化复兴史》的时候,邀请梁启超作序,梁启超觉得蒋百里写得很好,结果不知不觉间,他写了五万多字,而蒋百里的《欧洲文化复兴史》也就五万多字而已。

最后,梁启超又写了篇短的序文交给蒋百里,而他的长序直接出版了,就是现在的《清代学术概论》,反过来,蒋百里又为他这部著作作序。

写序还能无意间写成书的,可谓是世间奇才。

梁启超是中国维新运动的先驱,用他尖锐的笔尖撕裂了封建王朝,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变革。

梁启超的文章风格被称为“新文体”,深受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他的文风被誉为开创性的创造,轻松易懂。

《少年中国说》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发表后便引起轰动。

他并没有拿着枪炮到战场上和敌人拼命,就像鲁迅当年弃医从文一样,从精神上慢慢改变传统封建的国民思想,他们都做得很成功,梁启超虽然刚开始推崇的是维新改革,但并不影响他在其他方面的贡献。

他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他所提出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理论和观点,更在于他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推动和发展。

可以说,梁启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思想和贡献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考。

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说中国话的人,也都离不开梁启超先生当年的贡献,“中华民族”这个词语就是梁启超在写文章的时候第一次用的。

此外,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很多新的词。比如“经济”、“组织”、“干部”等,这些常用的词汇都是他第一次使用的,甚至连科幻小说也是梁启超引进中国的。

1926年,梁启超因尿血到协和医院治疗,当时这所医院采用西医的方式,为梁启超做了检查,并最终确诊为梁启超的右肾有肿瘤。经过手术之后,梁启超的症状却似乎没有太大的好转,依旧尿血。

谁知当时就有舆论认为,协和医院对梁启超的病情的判断属于典型的误判。这件事情不仅轰动了整个报界,更引发了西医和中医的大讨论。

当时,西医虽然已经在中国出现,但是千百年来一直靠中医看病的这个民族,对于西医还是待观望,很多人对西医都是持否定的态度。

加上梁启超的这次事件,更有反对西医的人拿笔当枪,觉得不把西医打成筛子心里不痛快。

舆论一出,各个报社争相对协和医院口诛笔伐,梁启超是大师级别的人物,关心他的人自然是为他讨公道,反对西医的人借梁启超这次事件进行讨伐。

但是梁启超却高瞻远瞩,他认为西医的作用远远比当时的大部分中国人所想象的要大的多。他写了《我的病和协和医院》一文,发表在《晨报》上,为西医进行了维护,并一再说明自己的病并不怪协和医院。

“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医学文化源远流长,西医的发展比中国的中医要短,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西医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西医相对中国医学的优越性,不仅仅在于治病效果,更在于它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西医的发展,对于将来的医学发展,以及对于国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梁启超,一个伟大至此的人物。他的思想和贡献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今天,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于自己信念和追求的坚定。

0 阅读:13

历史亭

简介:温故知新,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