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藏着中国AI产业的关键优势

观察者网独家视频 2024-04-02 01:50:54

► 文 观察者网 张广凯

生成式AI时代,中国落后了吗?

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有声音认为中国不具备领先优势,国内一度悲观氛围弥漫。

但AI不是炫技,如果不能让AI技术落地产业,将技术转化为大规模的新质生产力,那么所谓领先优势也只是空中楼阁。

AI产业化,中国走到哪一步了?国内AI企业正在给出答案。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商汤,近日公布了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去年生成式AI给商汤创造的收入同比大增200%,一跃成为公司核心业务。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在金融、医疗、企业办公等领域都开启了产业化落地,商汤“绝影”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收入也快速增长。

“大模型+大装置”的AI新基建,正成为AI产业化的重要支撑,而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这次要在AI2.0时代发力了。

AI产业化,中国凭什么领先?

2023年底,两位AI数字员工入职了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的AI数字员工“海小智”和“海小慧”

支持语音对话的AI机器人,在国内很多服务性场所已经有不少部署,但是往往只能识别固定的词语指令,这与传统的平面操作系统并没有本质区别。

而“商汤如影SenseAvatar”AI数字人生成平台所赋能的上海银行数字员工,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自然语言对话。

要知道,上海银行是上海地区最大的养老金代发机构,60岁以上老年客户对业务术语、数字技术的不熟悉,会给AI对话带来更的挑战。能够帮助银发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无疑是对数字人能力的最佳证明。

基于商汤“商量”语言大模型和商汤“如影”数字人视频生成技术,“海小智”和“海小慧”完成了2000条问答数据和10万条语料数据的知识库训练,可灵活应对各种知识互动和寒暄交流。在AI数字员工渐进式、问答式引导操作下,用户只需通过与数字人自然聊天,就能实现查询余额和明细、转账、缴费、业务介绍等服务功能。

数字人上线后,上海银行客户问题的准确回复比例大幅持续提升,随时随地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在不增加服务部门人数前提下实现了更高频的客户服务量。

AI数字员工在上海银行元宇宙银行迎宾

以数字人为代表,商汤的大模型在多个专业领域已经拥有了不逊于ChatGPT的应用落地能力。其中,商汤的“日日新”大模型功不可没。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自去年推出以来,能力每隔三个月就会显著提升,到2024年2月升级至4.0版本后,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个场景中,已经达到与GPT-4相匹配的能力水平。

相应地,商汤大模型在相关领域也逐步落地。

在医疗领域,商汤科技打造的医疗健康大语言模型“大医”,内嵌医学“场景集市”,可应用于智能自诊、体检咨询、健康问答、导诊、预问诊、用药咨询、诊后随访管理、智慧病历、智慧医助、影像报告结构化等细分医疗场景,目前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瑞金医院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机构得到应用。

在企业Copilot助手领域,商汤大模型在例如表格处理等数据分析场景的能力领先业界,被金山办公、海通证券、招商局集团等头部客户采用。

AI大模型的加持,也让商汤的汽车智能化业务快速发展。2023年,商汤智能汽车业务实现收入3.8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了31.1%,全年新增交付129万辆汽车,同比大幅增长163%。

商汤推出的“模型即服务”创新商业模式,让客户能够轻松地在大装置微调和调用各类生成式AI能力,从而推动AI技术快速应用于市场。中国消费者享受到新技术的福利,又产生了大量用户数据促进技术进步,成为中国AI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从AI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跃

如果AI只是被少数人使用的先进技术,并不能真正帮助全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每一次革命性跨越,都是因为新的生产要素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产业。

至少在两千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在开采使用煤炭,但是直到蒸汽机出现,煤炭中蕴藏的能量才能大规模转化为动力,从而带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而在AI时代,尽管大模型的能力已经毋庸置疑,但是极高的技术门槛、高昂的算力成本,正在成为下一次技术革命到来的关键赛点。

对于现阶段的AI应用而言,通用大模型本身往往难以满足落地场景的专业性需求,企业需要在大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更多训练。AI时代的领导者,不仅要能够提供优秀的基础模型,更需要提供便捷的开发工具和普惠性的算力服务。

AI开发平台,才是大模型真正转化为普惠、好用的“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跃。

商汤早早意识到AI开发平台的重要性,提出了“大装置+大模型”深度协同的发展路径,前瞻性打造了“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

2022年投入使用的上海临港商汤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目前全亚洲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一,算力规模达到8100 petaFLOPS(1 petaFLOPS相当于每秒可以进行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成为国内AIDC建设的“样板房”。

如今,商汤的计算节点已经布局上海、深圳、广州、福州、济南、重庆等地,可实现全国联网的统一算力调度,总运营算力达到12000 petaFLOPS,上线GPU数量达到四万五千张,可适配华为升腾、寒武纪等主流国产芯片。

小米、阅文、微博等行业领军企业,都成为商汤大装置上的开发者,HiDream.AI、澜舟科技、Tiamat等AI初创公司也借助商汤大装置的能力快速涌现。在大装置的算力保障下,商汤自身的日日新大模型也能够惠及更多普通用户,C端调用量呈现出近120倍的增长。

国际知名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最新报告指出,商汤大装置已成为中国AI开发平台云计算基础设施供应商的领军者,综合竞争表现位列国内第一。

事实上,“大装置+大模型”,也恰恰契合了高层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判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首次使用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报告强调,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与人工智能相关,报告还提到,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所谓“人工智能+”,也就是人工智能与产业的结合,而算力基础设施则是两者结合的重要支撑。

商汤在财报中也指出,我们所见证的大装置和大模型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仅仅标志着这一旅程的开始。

着眼未来,在大模型领域,商汤致力于实现大模型推理效率提升的尺度定律,让模型推理成本迅速降低,从而打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用户提供具有最优性价比的生成式AI解决方案。

伴随着国家战略的明确支持,以及国产芯片能力的快速突破,“大装置+大模型”深度协同效应正在显现出巨大的成长性,有望成为中国在AI时代的关键竞争优势。

来源|观察者网

1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