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风-17
什么叫工业死刑?中日一旦开战,很多人还在拿着二战的旧剧本,幻想什么舰队决战。错!
什么叫工业死刑?中日一旦开战,很多人还在拿着二战的旧剧本,幻想什么舰队决战。错!现代战争的逻辑早已被火箭军的射程彻底改写。日本列岛狭长,战略纵深几乎为零,全境都在东风快递的火力覆盖半径之内。(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所谓工业死刑,就是把支撑对手打仗的工厂、能源、交通全敲碎,让他们想造炮弹没机床,想运物资没港口,想调兵力没电力,从工业国直接打回“手工业时代”。现代战争的逻辑,早不是“谁的船多炮大”,是“我的导弹能不能够到你,够到了能不能砸准”。那些幻想舰队决战的,怕是忘了日本列岛最致命的短板,从头到尾宽不过300公里,最长的本州岛也才1300公里,这种“面条式”的地形,连躲导弹的地方都没有。而我们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用的是钱学森弹道,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速度飙到10马赫,日本那点“宙斯盾”“爱国者”反导系统,连它的轨迹都算不准,更别说拦截了。它2500公里的射程,从中国东南沿海发射,覆盖日本全境跟玩似的,今年9月3日的阅兵式上,这型导弹跟着鹰击-21、东风-26D一起亮相,就是明着告诉世界,咱的“快递”不仅快,还能精准投送。还有号称“航母杀手”的东风-21D,日本那4艘准航母刚出港,怕是就被锁定了,055大驱上的鹰击-21更狠,1000公里射程,一发就能击沉10万吨级舰船,八发就能送航母喂鱼。这种情况下,日本舰队敢出海,就是移动的靶船,光有导弹够狠还不够,得戳中对方的死穴,日本的工业命门,早就暴露在了东风的火力网里。日本经济产业省自己都承认,五大核心工业区承载了全国90%以上的工业产值,全挤在太平洋沿岸5公里范围内,东京湾、大阪湾、名古屋这三角地带,简直是“工业集中营”。东京湾沿岸聚着丰田、本田的研发中心,横滨港年吞吐量超3亿吨,是工业运输的大动脉;大阪湾的阪神工业区,3.2万家零部件供应商撑起全球最完整的机械制造链,机床产量占全球四分之一。九州北部的熊本县,藏着全球最先进的12英寸晶圆厂,占了日本60%的芯片产能。这些地方看着是日本制造的骄傲,其实是一戳就破的泡沫,东风-17的精度能做到落点距离目标只有几米,2017年试射时就精准命中新疆靶场的模拟目标,要是对着东京湾的丰田工厂、九州的晶圆厂来几发,日本的汽车产业、半导体产业直接停摆。更要命的是,这些工业区全靠港口和电网撑着,横滨港的集装箱码头、大阪的火力发电站,都是优先级最高的打击目标,一旦被摧毁,原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机器没电力,再牛的“日本制造”也得歇菜。日本那套“反导防御网”的鬼话,其实就是纸糊的盾牌,日本陆上自卫队也就200枚爱国者PAC-3导弹,射程才20公里,只能等导弹快落地时才敢出手,面对东风-17这种能变轨的“打水漂”弹头,拦截成功率连30%都不到,跟蒙眼子弹没区别。没有美国撑腰,日本的反导系统就是摆设,东风导弹的饱和攻击一来,所谓的“防御网”瞬间就能被撕开大口子。而且“工业死刑”不仅要砸烂工厂,还要切断他们的“续命线”,日本是资源匮乏国,石油、铁矿石全靠进口,横滨、神户这些港口一被封锁,能源和原材料就断了供。他们的电网也脆弱,关西电力的主力发电站全在沿海,一旦被打击,大阪、京都这些工业重镇直接陷入黑暗。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时,福岛核泄漏就让日本工业停摆了半个月,现在要是换成东风导弹的精准打击,后果只会更严重。现在中国的歼-35A性能全面碾压日本的F-35,隐身性能更优,作战半径多190公里,携带的霹雳-15导弹射程比日本的AIM120远40公里,制空权一到手,日本的救援飞机、运输车辆根本不敢动,受损的工厂和港口连修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情况下,日本别说组织反击,能不能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都成问题。那些拿二战剧本说事的,怕是忘了时代变了,战争的形态早从“面对面”变成了“点对面”。二战时日本靠舰队横行太平洋,现在东风导弹的射程直接改写了战场规则,他们的舰队连出港的机会都没有;那时日本靠工业产能支撑战争,现在他们的工业集群全在咱的打击范围内。我们的喊话不是威胁,是基于实力的警告,高市早苗要是真敢赌上日本的国运,火箭军的东风快递就会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工业死刑”。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中方军方终于出手了,终于亮剑了! 11月23号开始到下个月7号,一场海上演习
中方军方终于出手了,终于亮剑了!11月23号开始到下个月7号,一场海上演习将持续展开,15天的时长、覆盖渤海海峡黄海北部的规模,在近年实属罕见。辽航警495/25已经发布,从十六点开始到十六点结束,期间禁止一切船只驶入相关海域,规模和持续时间近年都极为罕见。这次是福建舰首次实兵亮相,055型万吨大驱、054A护卫舰集体出动,形成强大海空联合打击群。此次封控区域地处战略要冲,直接覆盖日本可能介入台海的关键海道,展现出强烈的威慑意味。这次演习似乎也有点“诱敌深入”的意思,如果日本真的孤注一掷,要来一场“珍珠港”,那么这次是最好的时机,所以如果真的要出事,估计也就这几天了。这场演习背后,日方的挑衅动作不断升级,日本高层威胁介入台海,计划在与那国岛部署导弹,海上自卫队还发布实弹射击视频,甚至暗示可对中国航母“先发制人”。如今福建舰已经来了,要“先发”吗?要发赶紧发,不发以后就闭嘴。美日今年以来频繁军演,把钓鱼岛纳入“防卫承诺”范围,试图构建对华包围圈,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反复横跳,也加剧了区域紧张局势,为这次中方亮剑埋下伏笔。面对这些挑衅,中国的反制链条清晰有力。11月初,外交部直接用中日英三语发布六张海报,明确警告日本勿轻举妄动,否则必将“迎头痛击”。驻日使馆还援引《联合国宪章》敌国条款,警示二战战败国日本不得有侵略行为,否则中方无需安理会授权即可采取军事措施。11月16日,海警1307编队驶入钓鱼岛领海,进行常态化巡航,宣示主权,中方还发布赴日留学预警,提醒国人警惕风险,形成多维度的战略施压。11月17日至19日,黄海中部72小时实弹射击刚落幕,11月18日至25日南部又展开8天高强度演练。福建舰首次出现在黄海,歼-35舰载机、空警-600预警机完成跨昼夜起降,055型大驱展示编队作战能力。这场大演习,长达500小时的封控管控,几乎实现了对黄海北部战略水域的完全掌控,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区域拒止”屏障,这不仅是实战化训练,更是明确的战略信号。渤海海峡最窄处仅105公里,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黄海北部直接涉及中日韩渔业协定区和朝鲜半岛西海岸,地缘价值极高,此次禁航,等于对日本西南诸岛及美军基地形成实质威慑。主力参演编队极具亮点,福建舰航母战斗群首次实战化演练,054A护卫舰、055型驱逐舰协同作战,歼-35舰载机、空警-600预警机常态化出动。无人装备如“暗剑”无人机、“海鹰”反潜无人机、武装机器狗等悉数登场,显示出中国海军装备智能化、体系化的巨大进步。山东半岛方向还部署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覆盖半岛和黄海方向,形成“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屏障。岸基导弹与海上编队形成互补,极大提升了区域控制力。但迄今为止,日本自卫队只是加大了巡逻力度,发发视频而已,并没有当面锣对面鼓的来对峙,美韩日三国也表示将密切关注,便没了下文。专家分析指出,这次演习不仅是对外部压力的强硬回应,更是对登陆作战、电磁压制、无人化协同等现代战法的实战化检验。新型气垫登陆艇与直升机协同突击,模拟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多兵种联合行动,为可能的区域冲突做足了准备。演习还强化了中国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权。禁航区的设立不仅有军事意义,同时也是对海洋权益的有力宣示,构建“文武双轨”管控模式,提升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实际能力。从历史角度看,与1994年、2016年黄海演习相比,现在中国海军无论装备还是体系作战能力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福建舰的亮相,标志着中国三航母时代正式开启,海空一体化作战能力大幅提升。演习区域直接覆盖日本可能介入台海的通道,一旦冲突爆发,解放军具备阻断日本支援、威慑本土的能力。日本所谓“以琉球为跳板”干预台海的方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美刚刚结束海上安全机制磋商,中方就以实际行动表明,亚太事务不是美国独家说了算,中国有能力在关键海域长期、高强度部署部队,牵制美军战略重心。韩国、朝鲜等周边国家也密切关注此次演习。中国展示了全区域作战能力和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巩固了对东海、黄海、南海的主权主张。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公开批评高市早苗“玩火自焚”,部分民众担忧区域冲突风险上升,两国经贸合作遭遇冲击,国际组织中的博弈也愈发激烈。中方此次行动体现了非对抗、保主权的战略逻辑。精准反制针对日本个别政客,避免激化中日人民矛盾。通过外交、经济、军事三管齐下,建立起立体施压与威慑格局,展现了大国智慧和责任。总的来看,这场演习是中国应对地区局势变化、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主动之举,它不仅是对日本挑衅的有力回应,更是向全球展示中国军队现代化、实战化的崭新形象。参考信源:航行警告连发!闪电新闻2025-11-23
朝鲜再次展示了一款高超音速导弹,它的外形与东风-17越来越相似,这背后暗示着同
朝鲜再次展示了一款高超音速导弹,它的外形与东风-17 越来越相似,这背后暗示着同一种可能性,即东风-17 导弹在高超武器设计潮流方面的引领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朝鲜首次公开并试射了新型高超音速导弹。开源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