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企业排行榜,这些头部企业你认识几家?

重组胶原蛋白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各方势力竞相追逐的焦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的数据,按零售额计,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

重组胶原蛋白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各方势力竞相追逐的焦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的数据,按零售额计,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85亿元跃升至2027年的1083亿元,市场渗透率也将从46.6%提升至62.3%。在这一高速成长的赛道中,一批技术领先、产品出众的本土企业已崭露头角。它们不仅是市场的参与者,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五家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头部企业,看看你认识几家?

丸美生物:锚定抗衰赛道的胶原大厂

技术优势:丸美生物作为中国首个实现全种胶原、全类蛋白、全自研自产自迭代的胶原大厂,早早就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展开布局。其独家专利成分“I型+III型+C-Pro扣环”嵌合型全人源胶原蛋白,结合翻译暂停专利技术和毕赤酵母发酵系统,实现重组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的稳定表达,活性与人体同源度达100%,有效解决了传统胶原蛋白吸收率低和易失活的问题。2024年8月,丸美联合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成立了“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打造出国内领先的重组功能蛋白领域的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平台。目前,丸美已完成全部28种胶原蛋白亚型全长基因序列基因库以及对应的酵母表达细胞库的建设,奠定了合成生物技术全面产业化的基础。

技术成果:丸美生物在重组功能蛋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过360项,其中重组功能蛋白相关专利达47项。这些专利覆盖了重组胶原蛋白、重组弹性蛋白、重组纤连蛋白、重组Gas6蛋白以及3D打印皮肤模型等多个前沿领域,充分展示了丸美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实力。

产品表现:2021年推出的“小金针”次抛精华上市后快速售罄,如今该系列产品累计销量已突破6000万支。胶原小金针面霜作为首款重组双胶原轮廓管理面霜,上市首月GMV即破千万。2025年推出的“小金针超级面膜”再度升级,凭借院线级PDRN充能技术,实现十大胶原蛋白一次性注入,市场表现亮眼。

华熙生物:从透明质酸拓展至胶原蛋白领域

技术优势:作为在功能糖、蛋白质等多类生物活性物上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的科技企业,华熙生物近年也强势切入胶原蛋白赛道。其推出的Bloomcolla®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COL3-MD,拥有独特专利蛋白序列,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

产品表现:2023年,华熙生物成功推出四款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原料新品,分别采用酵母和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具备高安全性,覆盖医疗器械与化妆品两大领域,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巨子生物:以“类人胶原蛋白”技术立身

技术优势:自2000年成立以来,巨子生物始终专注重组胶原蛋白的研发与创新。其自主研发的“类人胶原蛋白”技术,成功突破传统动物源胶原的局限,实现了更安全、更稳定的大规模生产。

产品表现: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丽金、可复美在功效护肤领域深入人心。可复美推出的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获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中国首款该类医用敷料产品。

锦波生物:走“医用级抗衰”差异化路线

技术优势:作为山西生物医药领域的代表企业,锦波生物长期深耕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研发与产业化。通过原始创新,企业首次发现人类III型胶原蛋白中的“功能区”,并在原子层面解析其164.88°柔性三螺旋结构,为高活性、无免疫原性胶原蛋白的合成奠定基础。

产品表现:其主打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专注于改善眼周、眉间、额头皱纹,自主品牌“薇旖美”已进入超4000家医疗机构。

聚源生物:仿生重组蛋白的产业实践者

技术优势:聚源生物是国内较早实现毕赤酵母体系吨级产业化生产重组胶原蛋白的企业之一。凭借基因重组、微生物发酵、蛋白纯化等关键技术,单位表达量高达28g/L,并建成年产20吨的工业级生产体系,产能与型别覆盖位居全球前列。

产品表现:自2024年推出首款重组V型胶原蛋白以来,聚源已形成覆盖多类型胶原和功能蛋白的产品矩阵,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疗器械、食品等领域,成为全球型别体系最全、产能最大的重组胶原供应商之一。

重组胶原蛋白的科技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中国护肤与生物医药产业。从185亿元到千亿市场的跨越,不仅预示着一个细分赛道的高速成长,更折射出中国企业从科研攻坚到产业化的全面突破。丸美、华熙、巨子、锦波、聚源等企业,正以各自的技术路径与产业化实践,共同推动胶原蛋白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

我们期待这些立足研发、手握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持续拓展生物制造的边界,不仅在市场规模上迈向新阶段,更在全球胶原蛋白技术的竞争中,代表中国发出更强音。